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20-10-10葛丹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葛丹

摘 要: 在“互联网+”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加强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大力培养“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已经是当务之急。以温州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专业建设经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产教融合 跨境电商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在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李克强总理曾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1]。为了适应和服务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部在2016年增设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简称“中小创”)。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新形势下,本文以温州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化产教融合,以期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一、温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壮大,与教育、医疗、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各个领域不断创新融合,催生出了许多新兴业态,并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2]。温州是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热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近年来,温州市聚焦数字经济“一号产业”,坚持梯次培育和精准服务并举,通过电商平台发力、农村电商蓄力、跨境电商增力“三力齐发”,推动电商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3]。2019年,温州市网络零售额21522亿元,增长185%;居民网络消费额13407亿元,增长199%。互联网创新创业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断赋能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一是优势再造,“平台”发力强引领。以推进“电商换市”为导向,大力推动平台企业建设,培育形成了一批有技术支撑、创新能力强的代表性平台,帮助传统制造业转型“触网”,推动电商龙头品牌发挥带动效应。二是裂变扩散,“农村”蓄力促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通过将当地资源和产业特色与“互联网+”融合,裂变式扩散“淘宝村”,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借助电商升级转型的新路子。2018年,温州瑞安、鹿城、瓯海、龙湾四地,均晋级全省各县(市、区)网络零售榜的前20位。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8年温州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打造了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温州样本。三是接轨全球,“跨境”增力育動能。充分发挥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深挖潜力,破立并举,积极向海外市场探路辐射,持续推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2018年,温州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525亿元,同比增长31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11%。

二、温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调研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小创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本专业团队于2020年3月至5月期间对温州市20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就中小创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专门设计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由表1可知,市场在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素质的期望上,更加侧重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应变创新、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与素质。

由表2可知,创业规划与创业管理、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企业管理(含人力、物流等)、市场营销(含网络营销)、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相关专业技能是此次调研过程中市场对中小创学生期望较多的。另外,有受访者在“其他”一项中填写了“设计专业技能以及广告类相关知识”。

由表3可知,774%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创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应该为自主创业(含个体工商户),这与本专业的最初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近60%的受访者(5962%)认为本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应该为企业新项目开发、运营、执行者,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高层管理者(CEO、部门经理)(3846%)、家族企业接班人(3510%)也可以作为本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

另外,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温州的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达400万,经营管理类人员约占20%,总数达到80多万人。每年增长的岗位数约为5%,即4万左右。在原来的队伍中,自然减员和企业有计划地进行岗位的人员更新,也达到5%,亦有4万个岗位。这些新增或更新的岗位中就有相当比例是对经营与创业人员的需求。在中小企业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2%、42%、102%、262%和591%。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68%、320%和612%,由此可见,当前温州的中小企业正处在发展提升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这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温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围绕产业需求,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温州产业发展新形势与新需求,依托温商优势,秉承温商精神与创业基因,培养具有创新开拓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家精神,掌握企业经营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商业机会识别、融资投资、团队领导、风险防范、市场营销等创业能力,既懂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进行自主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自主创业以及企业营销、经营、人事等非生产部门的中基层管理岗位。基于上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素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4]:1中小企业初创能力;2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能力;3市场调研和创业机会识别能力;4创业组织筹建和股权分配、股份激励能力;5中小企业管理与经营能力;6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市场拓展能力;7具备较强的商务谈判与市场营销能力;8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与客户管理能力;9具有熟练的操作信息化办公设备的能力;10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自主创业,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11具备较强的团队协助和调和能力。

(二)立足区域特色,构建“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

立足温州区域产业,加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养成、专业技能形成,建立“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并灵活运用温州地方社会、学院、兄弟系部及教师个人等多方资源,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中小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成长规律,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侧重于知识应用、职业能力、实践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具有专业意识、前沿意识、市场意识的课程内容,即“通识教育模块”、“职业基础与能力教育模块”、“职业知识与能力教育模块”、“综合实践教育模块”及温商精神、情商管理和创新创业管理类课程模块,实现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培养、职业精神养成、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辅以设置“校内课外”技能训练课程,通过综合训练和技能考核后,颁发“校内课外”技能训练证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三)结合内外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一要根据中小创专业发展需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资源整合、产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办创新创业特长试点班和订单班,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同培养学生,从而推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加紧密,更加对口。加强校内外双教师协调育人功能,进一步完善育人架构,扩大教育覆盖面,从而推进全员、全方位、全学程育人工作。深化“校企双元一体化”育人战略,在新生入学时分配校内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导师伴随学生三年,以“全学程”育人模式实施“双创”特色人才培养。加强学生专业、学业、创业、就业等四业引导,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寻访行业名师、企业参观、师生下午茶、创享会等活动。

二要联合行业企业,建设与完善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温商创业体验中心。通过“做中训”、“训中研”、“研中创”形成“训研创”一体化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训研创”一体化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程综合实训项目、暑期实践、毕业综合实践项目等“做中训”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通过研发服务平台,以“导师+项目+团队”模式,进行“训中研”,服务地方经济;通过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实施“研中创”,孵育小微企业,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将人才培养与学生高质量就业零距离对接。

(四)依托“互联网+”发展,实践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一要建设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创业基地。基地要依托区域经济特色,符合创新创业发展方向,真正把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体现各方功能。引入阿里巴巴系列企业资源与项目,引导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生态合作伙伴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参与。阿里巴巴平台企业可以提供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等),将企业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高校进行课程体系对接。生态合作伙伴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践项目和创业机会,实现就业对接。第三方服务商则负责衔接企业与高校,协助院校完善创业实训基地,派出创业导师负责创业课程的教学;并组织人才对接会,协助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与对接。

二要创新“互联网+产教融合”教学环境,积极引入真实企业业务场景,将实践能力培养延伸至学生职业生涯全过程,真实展现跨境电商服务业态[5]。结合学校创业园与学生工作室承接真实订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对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会和校友资源,引入温商项目,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研究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实行新老学员的“传帮带”,由校内外导师以及学生导师进行理论和实操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由成功创业的老学员带着新学员,并结合公司店铺进行创业平台实战操作,开发新项目,承接真实业务,并从实践结果当中总结研究成果。现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例,如图1所示,挑选大一学生进入跨境电商兴趣俱乐部,联合行业企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经过将近两个学期的俱乐部学习实训,其中优秀学生进入创业工作室,由创业成功的学生领导管理,融入在校企业,承接企业真实业务,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资源之后,指导具备一定条件的精英学生进入创客空间进行自主创业。同时,具备一定规模的学生自创企业将企业项目投入于创业工作室,再通过“传帮带”的教学形式,对俱乐部的新学员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从而建立专业人才梯队,形成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跨境电商俱乐部为刚刚接触跨境电商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主要体现的是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的功能;创业工作室则积极营造企业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主要体现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功能;创客空间则为具备相应条件的学生提供校内外创业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主要体现的是孵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功能。如下图1所示。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要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迎合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新趋势,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努力研究新模式、新路径、新技術,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创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屈静“互联网+”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2]石娟“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3]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EB/OL].http://wzjxjwenzhougov [BF]cn/art/2019/5/28/art_1358082_24156html,2019-05-28[BFQ]

[4]吴亚丽创新创业模式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6).

[5]葛丹,吴黎新形势下温州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9(11).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SCG170);2019年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数字经济驱动温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9jd57)阶段性成果〕

(葛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