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自拟通络汤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2020-10-10林逢春
林逢春
运动性失语在临床上又称表达性失语以及Broca运动性失语,是由患者额叶下回的Broca区后部发生病变所引起的[1]。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口语表达障碍。患者谈话不流利,呈类似电报性语言,患者很难说话,也很难找到语言表达自己意思。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可完全不语或只能说简单的中文单词。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相对保留,对单词以及简单语句的理解能力正常,但对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则无法理解。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复述能力、命名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采取针刺联合自拟通络汤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进行治疗,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病房的8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72.3±3.9)岁;病程1~22 d,平均病程(11.7±1.3)d。试验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72.5±4.7)岁;病程2~23 d,平均病程(13.5±2.1)d。2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既往没有器质性脑病病史;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明显记忆或者智力障碍,患者母语为普通话且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首次因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并经《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BC法)确诊;言语不流利,复述差,但听、理解能力相对较好,常表现电报式言语;患者80岁以下自愿参加测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严重听力以及视力障碍的患者;影像学检查(CT或MRI)临床均未发现脑血管病患者,经汉语运动性失语检查,患者属于非运动性失语,患者无心、肺、肝、肾以及脑功能衰竭和骨关节病、抑郁症或者精神病;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或30岁以下,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针刺晕厥现象,以及目前正在参与其他药物的研究和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西医治疗。并且均采取语言功能训练,具体操作如下: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其中涉及到鼓腮、圆唇、噘嘴、弹舌等,每次5 min;口语表达训练,让患者命名、复述、自发语、系列语等,每次10 min,给予理解训练,认知和辨认、记忆跨度训练等,每次训练5 min;阅读理解训练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针刺联合自拟通络汤治疗,针刺:百会、四神聪、头维穴,口角斜加地仓、颊车;上肢不遂加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不遂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解溪。留针30 min,采取平补平泻法。自拟通络汤治疗:僵蚕5 g,防风20 g,天麻20 g,附片5 g,羚羊角10 g,羌活10 g,甘草20 g。以上水煎服,日2次口服。
1.4.2 观察指标语言功能: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价语言功能情况,分值越高代表语言功能越好。运动性失语程度:参照ABC法将运动性失语分为缄默性失语和非缄默性失语。运动性失语严重程度为缄默性>非流利性>中间性>流利性>正常。
1.4.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断[2]。痊愈: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2级,功能评分提高≥90%;显效: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2级功能评分提高≥60%;有效: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1级,功能评分提高≥30%;无效:失语症严重程度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功能评分提高<30%。
1.4.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为常见并发症,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比例高达7%~23.2%[3],高发于脑梗死患者、脑出血以及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状可引起Broca区损害。此外,患者除了有明显的运动性失语外,62%的中风患者仍存在有沟通问题。因为中风导致运动性失语患者不仅给患者家庭、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中风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因此,临床继续深入开展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研究,并寻找一种见效快以及疗程短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社会意义。脑梗死,归于中医“中风”范畴,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可以归于“中风失语”范畴,主要是由于风、火、痰、瘀等邪上扰清窍,出现“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从而引起口舌不利,治疗上主要采取针刺治疗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机理可能包括3个方面。首先,通过针刺,刺激对丘脑皮层的调节来改善平衡特定传导系统与非特定传导系统的相互作用,并重建患者语言活动的神经回路[5]。其次,针刺可以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建立侧支循环来促进患者受损部位血流增加,改善患者脑血管循环功能不全。三是激活了语言中枢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数量,促进和加强了患者脑功能的代偿作用。中医治疗能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特别是患者口语表达、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社会。同时配合自拟通络汤治疗,方中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防风,取其止痉功能;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附片回阳求逆,补火助阳;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来说,采取针刺联合自拟通络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