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贝康治疗单纯性肥胖并糖耐量减低临床研究*

2020-10-10贾遇文蓝文菡

光明中医 2020年18期
关键词:糖耐量空腹显著性

毛 阳 贾遇文 蓝文菡 陈 钢

肥胖是由于遗传、环境等特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使体质量超常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1],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在肥胖人数中约占95.00%。近年来我国的超重及肥胖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2]。肥胖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今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一种特殊代谢状态,对糖耐量减低的防治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糖尿病三级预防的热点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常采用行为、饮食、运动或加用食欲抑制剂、脂肪酶抑制剂甚至手术治疗;治疗糖耐量减低常采用饮食、运动或加用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但不良作用较大且易反弹。遂本研究旨在观察糖贝康防治肥胖症并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糖尿病门诊及体检时发现的糖耐量减低并单纯性肥胖患者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8±7.5)岁;体质量指数(28.7±0.5)kg/m2。对照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3±6.5)岁;体质量指数(29.3±0.7)kg/m2。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 hOGTT)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①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耐量减低诊断标准[4]和2003年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诊断标准[5]。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符合消渴病中医肝郁脾虚型辨证标准:参考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6]。①主症:胸闷脘痞纳呆、形体肥胖、头胀肢沉、全身困倦、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具备2项可诊断。②次症:神疲懒言、气短乏力、便溏。③舌脉:舌红,苔白或腻,脉滑或弦。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耐量减低、超重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消渴病中医肝郁脾虚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年龄25~65岁;④心、肝、肾功能正常;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血糖升高;②6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③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及计划妊娠妇女;④甲亢、急慢性胰腺炎;⑤对受试药过敏者;⑥不愿意合作者或精神疾病患者;⑦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7]。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2组均接受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饮食和运动疗法[3]。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糖贝康水丸口服(黄芪、黄连、薏苡仁、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丹参各1份,炙甘草0.5份,生姜、薄荷各0.3份,共研末为水丸),每次6 g,2次/d,连续服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全部病例随访观察时限3年。观察2组患者每3个月的BMI、FPG、2 h OGTT指标。

1.5.2 观察指标①人体测量指标:询问病史,测定体质量与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BMI采用体质量/身高2(kg/m2)计算。②生化指标:患者在禁食8~16 h后,从早晨8:00点开始,先测空腹血糖(FPG),再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 ml水中,然后在5 min内饮完。服后2 h测定血糖。③安全性评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

1.6 疗效标准参照1989年11月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标准;痊愈:体质量已达到标准体质量或超重范围,糖耐量正常;显效:体质量下降5 kg以上,糖耐量向正常值靠拢;有效:体质量下降3 kg以上,糖耐量无明显变化或发展成为糖尿病[8]。

1.7 转归判断每3个月复查OGTT,若2次OGTT结果为糖尿病者,则视为已转化为糖尿病,按糖尿病处理,退出试验不再随访;血糖正常,原药量减至半量,续服3个月后退出试验;如血糖稳定在IGT阶段,继续原方案治疗,直至3年研究结束。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2 h OGTT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2 h OG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2 h OGTT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例,

2.2 2组患者糖尿病转化率比较治疗组糖尿病转化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逆转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71%,对照组为22.86%。见表2。

表2 2组患者糖尿病转化率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例,%)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及BMI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及BM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对比 (例,

3 讨论

本研究中,治疗组给予糖贝康水丸6 g,2次/d,口服,配合饮食、运动治疗,观察3年。2组空腹血糖、2 hOGTT、体重及BMI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22.86%(P<0.05)。此外,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糖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 2 hOG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2 h OGTT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及BMI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及BM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显著降低,但治疗组降低BM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自拟方糖贝康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治疗可显著降低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及BMI。

中医学认为“肥胖”病机为阳气虚弱,痰湿偏盛。与年老体弱,生活水平提高,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不及,聚湿生痰,及劳动强度下降,活动量不够有关。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人包括肥胖病人都面临着新的机遇、竞争与挑战,从而面临种种压力,往往出现肝气不舒,郁结不畅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及劳欲过度,禀赋不足,从而并发“消渴”。“肥胖”并“消渴”,总的病机为脾胃气虚,肝郁化火耗损阴血为本,燥热为标。而糖贝康中功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和营,主治肝郁脾虚之症。在此配合饮食、运动治疗,故效果满意[9]。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预防思想,与现代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防止肥胖症的出现及并发糖尿病比例增加不谋而合。“肥胖”乃脾胃虚弱为本,属“土”弱,又思虑过极,肝气郁结,属“木”旺,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则“土虚木乘”与“木旺乘土”,治疗上应“抑木扶土”,方选自拟方糖贝康正合病机。方中黄芪益气健脾,柴胡疏肝解郁为君;黄连、薏苡仁清热利湿,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为臣;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柔肝,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生姜温胃和中,薄荷助柴胡散肝郁为佐。又方中白术《珍珠囊》“除湿益气、补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白术又有降低血糖、抗血凝的作用,白芍《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 《名医别录》首先记载黄连“止消渴”。诸药合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从而调整五脏六腑功能,起到调脂调糖、清除痰瘀等作用,故效果满意。

糖贝康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治疗糖耐量减低并单纯性肥胖患者可明显降低体质量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提示糖贝康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干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整内分泌代谢功能有关,从而起到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该疗法操作简单,减少了肥胖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且经费开支少,安全有效,无一系列使用西药干预治疗的毒副作用。因此,对肥胖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建议糖贝康口服配合健康饮食及运动治疗。

猜你喜欢

糖耐量空腹显著性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空腹喝水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