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脱敏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0-10-10蔡永明谢维李景青张文渊郑海平江朝勇殷亚磊

环球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脱敏变应性鼻塞

蔡永明 谢维 李景青 张文渊 郑海平 江朝勇 殷亚磊

变应性鼻炎是种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非感染性鼻黏膜病变,其发病与遗传、变应原暴露等因素有关,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1]。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以对症治疗为主,虽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降低鼻黏膜炎症介质的释放,但停药后易复发[2]。有研究结果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在提高疗效、减轻症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的根本病机为肺气虚寒,患者卫表不固,外邪乘虚而入,发为此症,当以益气固表、散寒祛邪为治疗原则[4]。本研究对4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脱敏方治疗,探讨其对肺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8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49岁,平均(27.59±6.14)岁,病程1~8年,平均(5.17±1.36)年,体重(62.14±4.09)kg,病情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2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47岁,平均(27.18±6.32)岁,病程1~8年,平均(5.09±1.42)年,体重(62.03±4.20)kg,病情程度分为轻度16例,中度2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措施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1.2 纳入标准

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西医诊断标准[5];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肺气虚寒证的诊断标准[6],包括鼻痒、鼻塞、喷嚏频频、嗅觉减退、畏风怕冷、清涕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虚弱。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依从性较好,可配合完成研究;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近15天内未进行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咳嗽等其他因素引起通气功能障碍;自身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病变;机体主要器官功能严重病变;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哺乳、妊娠、备孕的妇女;参与其他相关研究者;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Schering-Plough Labo N.V.;比利时;规格:50 μg;生产批号:20180714,20190508)治疗,每日早晚两次,每次每侧1喷;口服氯雷他定片(拜耳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规格:10 mg,生产批号:20180720,20190418),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脱敏方治疗,处方:黄芪30 g、白术15 g、当归10 g、防风10 g、乌梅15 g、桂枝15 g、辛夷10 g、白芷10 g、柴胡6 g、甘草3 g。随症加减:鼻塞甚者加苍耳子10 g、辛夷15 g,食欲不良者加炒麦芽15 g、陈皮10 g,自汗者加山楂15 g、煅牡蛎30 g,血瘀者加川芎15 g、桃仁10 g。每日1剂,每次浓缩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150 mL,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根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中相关标准[7],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包括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五个项目,分为0~4级评分法记为0、2、4、8分,分值越大则症状越严重,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的总和为症状积分,规定:(1)显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65%;(2)有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5%,但≤65%;(3)无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5%。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的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百分比。

运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的水平。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时的肘正中的外周血4 mL,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总有效率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FEV1、FEV1/FVC、PEF比较

2.3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比较分)

2.4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神经递质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SP、VIP、NGF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SP、VIP、NGF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P、VIP、NGF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P、VIP、NGF比较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多由于个体接触特异性变应原后引起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常见的变应原包括花粉、屋尘螨、皮毛等[8]。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9]。变应性鼻炎的典型临床特征为鼻塞、鼻痒、鼻涕、阵发性喷嚏,鼻黏膜苍白、水样分泌物、水肿等,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睡眠等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以抗组胺药物、激素、脱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为主,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整体疗效欠佳[10]。

中医将变应性鼻炎归为“鼻鼽”“鼽嚏”等范畴,与肺、脾、肾的关系密切。肺气虚,开窍于鼻,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肺气不通,鼻窍不利,导致鼻痒阵发、喷嚏、流涕等症状[11]。本研究采用益气脱敏方,方中黄芪能健脾益气,卫外固表,扶正固本;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当归能活血补血,通经止痛;防风能祛风解表,祛湿止痛;乌梅能敛肺生津,涩肠;桂枝能温阳化气,散寒解表;辛夷能发散风寒,通痹通窍;白芷能祛风止痛,散寒解表,消肿排脓,止痒通窍;柴胡能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和解表里;甘草能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以益气固本、补肺气治其本,散寒祛邪、止痒通窍治其标,发挥标本兼治的效果[12]。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疗效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比对照组低。结果提示,益气脱敏方可提高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鼻黏膜神经支配功能密切相关,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其中病理进程。SP主要存在于鼻腔无髓鞘伤害性感觉神经纤维中,能促进组胺的分泌,激活肥大细胞,促使炎症细胞趋化,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加重水肿、腺体分泌等症状[13]。VIP能促进血管舒张,促使腺体的分泌功能,调节鼻黏膜局部的分泌功能[14]。NGF是种神经细胞的调节因子,可促进神经元生长、再生,还能作用于鼻黏膜上的神经细胞,增强气道高反应性,还能促进气道重塑[15]。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SP、VIP、NGF比对照组低,FEV1、FEV1/FVC、PEF比对照组高。结果表明,益气脱敏方可调节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神经递质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益气脱敏方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的机制为调节神经递质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脱敏变应性鼻塞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