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理念与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转型

2020-10-10于德君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于德君 陈 虹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19)

一、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与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的重要指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是当时提出的扶贫理念。2015年习总书记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将“精准扶贫”作为未来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来。精准扶贫的内涵发展至今主要聚焦于“六个精准”,即对象精准、措施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派人精准、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诠释了精准扶贫从扶贫对象到措施到成效的整体性内涵,精准扶贫理念是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与指导,是对当前扶贫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志,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①(23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扶贫”与“扶志”要结合起来,扶贫工作的核心是解决经济困难,扶志工作的要义是改变精神贫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指示,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②从十九大报告对精准扶贫的解读可以看到,“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就是将精准扶贫的理念融入教育中。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对当前扶贫工作实际进展的准确把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举措,又在精准扶贫基础上提出“扶贫必扶志”的理念,进一步将精准扶贫内涵进行发展和延伸,预示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以“扶志、扶智”为核心的提质增效阶段。

综上所述,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精准”,二是“扶志/扶智”,这两个关键词运用到高校资助工作实践中可以解读为在精准资助基础上实现资助育人,精准扶贫理念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强调精准,即更加科学化、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将育人这一资助最终目标摆在突出位置,“扶志”对应到高校资助工作中就是强调育人成效。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工作体系

(一)资助额度大幅提升。

高校资助工作发展最明显、最直接的特点是各类资助额度不断攀升,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家加大对学生资助工作投入的体现。

就普惠性质的国家助学金来说,2005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增设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2007年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到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将平均资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3000元;2019年6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9年开始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提高至3300元,并同步提高本科院校学生补助标准。

在勤工助学方面,2005年教育部规定:“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8元/每小时。”③2018年由每小时不低于8元提高至不低于12元。

此外,学生资助资金连续十二年保持增长,2018年资助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资助总金额突破2040亿,资助总额中1150.3亿用于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与2017年相比,资助金额增加99.56亿元,增幅9.48%。

(二)资助主体逐渐多元

高校学生资助经历了新中国初期的学生供给制、人民助学金、贷学金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再到2007年开始试点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资助的举措越来越多,资助单位不断延伸,资助主体逐渐突破了原来单一的政府资助,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主、学校奖助为辅、社会捐助再补充的资助格局。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定主要由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完成,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除政府资助以外的各类学校自主拨款资助慢慢纳入高校资助体系。199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绿色通道”。此外,很多高校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校级奖助学金,有针对性地资助、奖助在校生。同一时期,资助教育公益事业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中介组织教育基金会应运而生,拉动了社会捐资助学的事业,形成了一批批代表性强、辐射面广、影响持久的捐资助学项目,例如宝钢教育奖、华夏学子奖助学金、伯藜助学金等。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资助种类早已不再是单纯依赖国家财政部门,学校自主奖助学金的设立、社会捐资助学的加入大大丰富了高校学生资助的主体。

(三)资助范围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学生供给制主要资助对象是军政干部学校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烈士子女学生等;人民助学金的覆盖范围面向研究生、体育生、师范生等。由此可见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在起步阶段是有特定的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并不是资助范围划分的唯一依据。除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可覆盖有需要的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外,又逐步增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残疾学生补助等,资助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9年开始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000人增至15000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至3.3%,国家助学金覆盖范围扩大。全国资助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05年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3.3万名,近三年即2016年至2018年分别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81.82万、4275.69万、4387.89万人次,十几年间实现了资助人次的高指数倍增长。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在保证覆盖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情况下,又有针对性地资助特殊群体学生,可以说资助范围和对象既全面又具体。

(四)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体系。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雏形形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人民助学金的基础上,增设政府奖学金、引进助学贷款、尝试勤工助学、开辟绿色通道,基本形成“奖、助、贷、勤”的资助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务院于2007年5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学生资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建立高校本专科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新起点。2007年至2019年是我国学生资助新体系建立健全的时期,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时期。学生资助政策从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力度到资助内涵,均实现质的飞跃,基本上形成“奖、贷、助、勤、补、减”六位一体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资助工作体系如下图所示:

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生资助之路。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发展趋势和建设体系可以看到,我国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基本实现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贫困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当前资助工作体系主要通过经济资助解决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力度大,基本保障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定义为以保障型为主的资助体系,保障型资助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经济保障、普惠性资助等方面。

三、精准扶贫理念下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面临新的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胜利离不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建设也不例外,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转型,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的大资助格局是未来资助工作的方向与重难点。

笔者展示了资助工作体系转型结构图,我们通过结构图探究发展型资助的几个突出特征:

1.提档升级趋完善。发展型资助是建立在保障型资助基础上的,资助育人体系的转型并不是将保障型资助摒弃,重新建立发展型资助,而是在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挖掘资助的本质特征,延伸育人内涵,实现资助育人的真正意义,因此发展型资助就外延而言包含保障型资助的内容,是对保障型资助的发展与完善。

2.能力建构重发展。高校资助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是:重资助,轻育人,将解决学生生活困难作为资助工作目标,这是对资助育人理念的误解。发展型资助将经济解困机制作为资助体系的一部分,在助学解困的基础上将资助聚焦于学业帮扶、视野开阔、三创指导与自主教育等方面,也就是说发展型资助更加注重贫困生能力的建构,发展性资助体系以物质性的经济基础为保障,通过观念、方法和制度建设,帮助困难学生强化能力,确立自我认同感,彰显资助育人的精神性和价值功能,最终达到育人模式的全面发展④。

3.精神关怀更暖心。发展型资助体系注入更多的精神关怀,资助工作不是机械性的助学金发放,不是单纯解决学生生活困难,而是关心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例如发展型资助体系中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资助,笔者在调研访谈中发现困难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简单粗暴的资助方式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心理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比经济贫困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更大,心理资助与心理育人是发展型资助的重中之重。

四、精准扶贫理念贯穿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全过程

(一)识别精准——依托家校协同,突出个人诚信。

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识别工作是开展资助工作的第一步,当前高校贫困生的识别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申请,学生所在院系进行审核和民主评议等程序。学生的自主申请即学生自行判断家庭经济情况并将家庭困难情况通过书面材料的形式提交所在院系,由学院资助辅导员进行审核等。可以说所有家庭情况均来源于学生的个人陈述,资助工作者的精准识别主要是考量申请者家庭情况的真实性,我们的识别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申请和陈述,各高校的资助工作实施办法中都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该依据是资助工作者精准识别的标尺,学生的个人申请难免掺杂主观情绪,精准的识别与判断要突破只在个人申请的评判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开展家校协同的情况调查。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资助工作者只有理性、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家庭经济真实状况,包括家庭所在地、人均收入、成员结构等方方面面,才能做出精准识别。

《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规定从2019年起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盖章”,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一规定出台后,大多数高校都将这一要求纳入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因此,在2019年度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过程中,部分同学的认定材料单薄到只有一份带有个人诚信承诺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表》,一方面是对资助工作者精准识别工作的考验,另一方面更是对学生诚信的考量。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家庭经济困难生一年一认定的要求下,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贫困生申请人数逐年递增。(以江苏某高校为例)

表1江苏某高校各年级贫困生人数及占比情况

每学年新增的贫困生大多因为家庭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家庭经济情况的重新认识及个人自卑心理的克服等,也不排除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利益刺激让少数学生出现了“争当贫困生”的现象。将无偿的资助用于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资助工作要守住的底线。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个人诚信被强调,这也是新时代对新青年的使命要求。因此,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认定精准——立足于大数据,更强调科学化。

习近平向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⑤。精准扶贫理念要求扶贫工作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实践证明,大数据的特点便是科学、精准和高效,二者在核心要义上是内在统一的。

大数据的核心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大数据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实时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数据的关联分析,对学生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了解、分析和预测,以便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管理、帮扶工作。通过大数据“帮助我们认识到客观存在但是传统方法不能认识的规律,是大学生自在状态下自我行为的对象性反应”⑥,赋予资助工作者认识的崭新维度,深入探索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各高校“智慧校园”的开发与建设,为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贫困生的认定与资助工作创造了条件。不少高校通过家庭信息的采集和量化完成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例如综合衡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致贫原因,对其家庭成员结构、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欠债情况、家庭所在地消费水平、家庭重大伤残疾病等综合因素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值认定困难等级并给予相应资助,这也是大数据运用的体现之一。此外,近几年高校校园一卡通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被关注,成为高校学生行为轨迹分析的主要载体,智慧校园下的一卡通使用覆盖了教学区、宿舍、食堂、超市图书馆等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区域,一卡通数据的集成既能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轨迹,又能展现学生校园内的行为状态。假设对某一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数据加以分析,对该生的消费状态进行量化,从大数据角度来说量化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学生的贫困指数,该项指数是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参考。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开启了大数据时代,但总体而言依然以静态管理为主,根据环境变化、学生自身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的管理策略略显不足。大数据助力精准资助是大趋势,如何挖掘数据价值,通过大数据建立健全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依然是值得每一个资助工作者探索的课题。

(三)帮扶精准——基于学生所需,实现助学成才。

研究发现,大多数贫困生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闭塞的交通通信条件、拮据的家庭环境都使得他们在视野开阔、社交能力、个体发展等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贫困”不仅是经济的贫困、物质的贫乏,更是信息、观念、文化、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欠缺。实际资助工作中,我们判断的标准是贫困与非贫困,帮扶措施是站在资助方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帮扶理念要求我们“换位思考”,站在资助对象的角度考量帮扶举措。

同一化的经济资助模式忽视个体需求差异,落实精准帮扶要求我们突破“大锅饭”式的普惠型资助,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实现资助帮扶动态精准。例如某高校(全国资助单位先进高校)的优势专业是交通类专业,比如车辆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等,他们在困难生的调研工作中发现,学生最需要的资助是驾照的习得,可能跟他们的专业相关,后来学校专门针对困难生设立这方面的资助学习机会。

又如,我们的发展型资助尤其强调心理资助的重要性,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状态趋于成熟,急剧变化,又不够成熟,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矛盾,过度自尊就是青年学生心理矛盾的表现。每一个资助工作者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工作矛盾,总有一些真实贫困的学生没有提出任何资助申请,建档立卡等特殊群体是我们重点资助的对象,要全部纳入国家资助范围,可以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总有一部分省市库里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没有提出贫困生的认定申请。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非贫困,而是过度自尊让他们宁愿错过无偿性资助也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境,甚至有贫困生故意通过高额消费掩盖、逃避贫困的现实。

精准资助的关键在于“精”和“准”,精准帮扶的导向应当立足于困难生的实际需要,在助学解困的基础上实现助学成才,发展型资助中的心理资助、三创指导、视野开阔等帮扶措施恰好是多数贫困生的现实所需,是精准帮扶的体现。

(四)成效精准——化输血为造血,落实造血工程。

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民生投入,有投入就会追求回报,当前资助绩效评价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家每年投入千亿的资金用于学生资助,这笔钱花的效果怎么样?学生资助工作者要树立绩效意识,我们的绩效来源于哪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一方面,这是资助工作的“输血”成效,另一方面要将成效评价聚焦于人。从“精准扶贫”到“扶志”,工作重心往人身上转移,这也是高校教育中人本主义理念的体现,充分体现了资助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原则。任何一项工作,只有追根溯源、理清本末,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解决问题。贫困的根源是什么?贫困的根源是人,不是物,因此资助工作的成效不能仅仅局限于“输血式”给予,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所谓育人是让学生在资助中实现自助,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与素养,实现资助工作的“造血”成效,推动资助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精准资助成效——造血功能的建立,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助己上,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助人上,资助育人不仅影响了受助者,还影响了周围人。当前资助结构中社会资助的补充就是资助造血功能的体现。社会资助的主体有曾经的被资助者反哺母校,有在资助育人理念影响下的企业家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认可资助理念,并愿意以己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帮助困境中的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社会资助是资助育人造血功能的一个体现,如何在精准资助的理念下将功能性资助更好地转化成造血型资助,将资助的造血功能纳入资助工作的评价体系等是资助工作的时代性要求。

五、结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质的飞跃,在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扶贫脱贫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资助工作体系基本建立,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理念指示下,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的大格局下,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精准资助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为新时代资助育人建设工作谱写新篇章。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③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S].2005.4.

④黄建烽,陈竹林.基于教育认同理论的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6(8).

⑤习近平向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27(01).

⑥吴朝文,代劲,孙延楠.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