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苯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020-10-10朱维玉章守富

世界农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阔叶空白对照冬小麦

朱维玉,章守富

(1.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淮南 230036;2.桐城市植保质检站,桐城 231410)

苯嘧磺草胺(bensulfuronamide)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一种脲嘧啶类除草剂,是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可造成杂草失绿白化、组织坏死,最终生长受抑制直至植株死亡[1-2]。其适用作物广[3-4],国内登记作为灭生性除草剂,用于防除休闲地和非耕地等防除多种阔叶杂草。近年来,冬小麦田稻槎菜、荠菜、猪秧秧等杂草对ALS抑制类除草剂的抗性增加,ALS抑制类除草剂的防除效果下降。生产实践中有农户将苯嘧磺草胺用于冬小麦田防除部分难防阔叶杂草[5]。本试验测定了苯嘧磺草胺对冬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70%苯嘧磺草胺WG(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商品名:巴佰金);对照药剂: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WP,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火锐劲)。

1.2 试验地概况及靶标杂草

试验田选择在安徽省肥西县小庙镇卞洼村,土壤肥力中等,管理一致,前茬种植水稻。小麦品种为扬麦159。田间阔叶杂草主要有稻槎菜(Lapsanastrum apogonoide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碎米荠( Cardamine hirsuta),分布较为均匀。施药时杂草大部分处于3~6叶期,冬小麦4~7叶期。施药当天晴天到少云,微风,温度19 ℃。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 7个处理,处理 1:70%苯嘧磺草胺WG 15 g/hm2(10.5 g a.i./hm2),处理2:70%苯嘧磺草胺WG 30 g/hm2(21 g a.i./hm2),处理3:70%苯嘧磺草胺WG 45 g/hm2(31.5 g a.i./hm2),处理4:70%苯嘧磺草胺WG 60 g/hm2(42 g a.i./hm2);处理5:70%苯嘧磺草胺WG 90 g/hm2(63 g a.i./hm2),处理6:10%唑草酮WP 150 g/hm2(15 g a.i./hm2,对照药剂),处理 7:空白对照。每个处理 4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

1.3.2 施药时间及方法

试验共施药1次,施药时间为2020年2月21日,使用马来西亚生产的PB-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压力8.0 kg/cm2。将药剂按照试验设计的质量浓度与清水配比成药液,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药液喷施量600 L/hm2。

1.3.3 结果调查及统计

安全性调查:施药后4、7 d观察小麦生长情况,记录药害症状;药后14 d每小区随机取10株麦苗,测量株高和去根鲜重,收获前观察成熟均匀度,收获时各小区单独收获脱粒,晾晒后称重测产。

防治效果调查:药后7 d内不定期观察杂草生长情况,药后14、30 d每处理采用Z形5点取样法(每点0.5 m×0.5 m)调查杂草株数,计算株防效;药后30 d同时测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鲜重防效,试验结果差异显著性按邓肯氏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防效按公式⑴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结果

药后4 d, 70%苯嘧磺草胺WG处理、10%唑草酮WP处理部分小麦叶片(主要是小麦倒2、倒3叶)出现轻微褪绿药斑(呈褐色或灰白色点状),其中70%苯嘧磺草胺 WG 15 g/hm2、30 g/hm2、10%唑草酮WP 150 g/hm2处理药斑较轻;药后7 d,药斑较药后4 d没有明显扩展或蔓延,小麦长势正常。药后14 d药斑淡化。经取样测量,70%苯嘧磺草胺WG各处理小麦平均株高为 28.71~30.12 cm,地上部分鲜重为3.49~3.70 g,与对照药剂(平均株高29.92 cm,地上部分鲜重3.69 g)及空白对照(平均株高30.11 cm,地上部分鲜重3.68 g)无显著差异(表1)。

收获前7 d,目测小麦成熟进度一致。收获测产结果表明,70%苯嘧磺草胺WG 15~90 g/hm2处理平均产量为4 532~4 616 kg/hm2(表2),与对照药剂处理产量4 556 kg/hm2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处理产量 4 074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11.2%~13.3%,说明药剂处理可以不同程度挽回杂草造成的产量损失。而且70%苯嘧磺草胺WG在试验剂量对小麦安全。

表1 不同处理药后14 d麦苗的株高和鲜重

表2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

2.2 杂草防除效果

目测发现药后1 d,阔叶杂草叶色暗淡无光泽;药后4 d,阔叶杂草中毒症状加深:叶片失绿呈灰褐色或灰白色,生长停滞;药后7 d,4叶以下低龄杂草基本枯萎。

药后14 d,70%苯嘧磺草胺WG 15、30、45、60和 90 g/hm2处理,对稻槎菜的株防效分别为86.91%、89.53%、93.19%、97.84%和99.4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 55.19%(表 3)。对野老鹳草的株防效分别为38.94%、53.27%、59.00%、80.93%和83.12%,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15.71%。对碎米荠的株防效分别为59.36%、67.10%、72.73%、81.25%和83.57%,其中45~90 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总草株防效分别为:75.61%、82.01%、86.59%、89.94%和90.34%,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48.96%。

表3 不同处理对阔叶杂草株防效(%)

药后30 d,70%苯嘧磺草胺WG 15、30、45、60、90 g/hm2处理,对稻槎菜的株防效分别为92.53%、95.06%、98.89%、100.00%、100.00%,鲜重防效分别为96.00%、97.80%、98.28%、100.00%、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株防效 74.35%和鲜重防效 86.63%(表 3和表 4);对野老鹳草的株防效分别为51.09%、63.04%、68.47%、70.65%、76.09%,鲜重防效为 55.37%、72.59%、78.70%、82.41%、87.96%,其中45~90 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株防效57.62%和鲜重防效67.59%;对碎米荠的株防效分别为77.78%、88.93%、95.96%、98.81 %、100.00%,鲜重防效分别为82.89%、90.79%、97.37%、99.87%、100.00%,其中45~90 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株防效88.89%和鲜重防效92.11%;总草株防效分别为79.13%、85.51%、89.23%、95.23%、96.73%,鲜重防效分别为88.06%、92.90%、94.60%、96.09%、97.69%,总草株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72.65%,30~90 g/hm2处理的总草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防效85.21%。

可见,70%苯嘧磺草胺WG于冬小麦苗后茎叶喷雾处理,对冬小麦田稻槎菜、碎米荠有较好的防效,对野老鹳草也有一定的防效,对阔叶杂草的总体防效较好。作为PPO抑制剂,苯嘧磺草胺和唑草酮一样,施药后使小麦叶片产生轻微接触性药斑,但不影响小麦后期生长与发育,药害症状消失,小麦恢复正常。

表4 不同处理药后30 d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70%苯嘧磺草胺 WG可用于冬小麦田茎叶处理,应在冬小麦3叶至分蘖期使用,推荐制剂用药量为30~60 g/hm2,兑水600 kg/hm2均匀喷雾,小麦拔节后不宜使用。

苯嘧磺草胺与小麦田常用阔叶杂草除草剂如苯磺隆、双氟磺草胺等ALS抑制剂,氯氟吡氧乙酸、2甲 4氯等激素平衡干扰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用量少,除草速度较快,有望成为对前述除草剂产生抗性杂草进行化学治理的有力工具。

本文只是一年一地的试验结果,对于其他地区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试验。同时鉴于其速效性快、持效期短、杀草谱窄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建议:⑴ 探究苯嘧磺草胺对冬小麦田其他恶性阔叶杂草如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等防治效果;⑵ 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如双氟磺草胺或其他作用机理除草剂混配(用)的协同效应,最终明确其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评估其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阔叶空白对照冬小麦
小麦不同肥力下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阔叶槭物候特征及播种育苗试验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Galectin—9蛋白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