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在抗大(下)
2020-10-10陈宇
□ 陈宇
学习挖土窑洞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8月,第2期学生结束学业,分配到抗战的各个部队、各个部门。
8月1日,抗大第3期开学,共有学员1272人。其中红军干部795人,占学员总数的63%,包括:王树声、李先念、曾传六、李志民、卢冬生、郭鹏、丁秋生、罗舜初、程世才、李天焕、曹祥仁等。知识青年477人,占学员总数的37%。
8月25日,陕北红军奉命改编为八路军。抗大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分别担任第115师、第129师师长,率部出征抗日。抗大还为前线输送了1000多名抗日精英。送别战友,罗瑞卿开始全面主持抗大工作。
这年秋天,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奇袭阳明堡、广灵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提高了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加上八路军驻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太原、长沙、桂林、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办事处和设在广州的八路军通讯处先后成立,各地的知识青年通过办事处以及各地党组织等各种渠道纷纷来到延安。
有学生在诗中写到:“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 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真经,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他们表示: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理想信念的力量,牵引着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碍,投入抗大的怀抱。
为了接纳日益增多的知识青年,中共中央决定,除抗大外,再创办一所陕北公学,并要求抗大让出部分校舍。抗大校舍本来就不宽裕,再要让出一部分,住所就更加紧张。而且从趋势来看,还将有大批知识青年来到延安,抗大势必有更大规模的发展。解决校舍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罗瑞卿向毛泽东请示:“学员太多住不下,招生是不是要有所限制?控制一下人数。”毛泽东决断地说,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窑洞,我们还有两只手啊!
罗瑞卿听了毛泽东的话,马上行动起来。然而,盖房子要砖和木料,这些都是稀缺资源。经过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了解到陕北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利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有利地形,修建窑洞作为住房的风俗习惯,罗瑞卿确认开挖窑洞是解决校舍困难的好办法。他和抗大其他领导人带着工作人员上门拜当地群众为师,开始学习挖窑洞。试验成功后,罗瑞卿号召全校教职学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计划15天内在凤凰山开挖窑洞150孔,每一孔窑洞长2.5丈、宽8尺、高9尺。他在动员大会上说,现在爱国的知识青年不断来到延安学习,他们都是慕名而来,要参加八路军的。我们怎么办?当然要热烈欢迎。现在最困难的是校舍不足。大家从各地来到延安学习,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挖窑洞。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校园,创建新型大学。并具体讲了如何组织、如何施工以及对窑洞大小的要求。
/ 罗瑞卿(左)给毛泽东介绍我国自制的半自动步枪性能。
动员大会后,罗瑞卿扛起一把老镢头,率领1000多名教职学员,来到凤凰山工地,在清凉山下挖下了第一镢。一时间,沟里沟外,山上山下,人头攒动,到处是挥舞铁锹和镢头的人们。大家干劲十足,嘹亮的歌声、劳动竞赛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片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场面。挖窑洞也是一门学问。身经百战的红军干部有蛮劲可挖不出想要的形状,来自城市的知识分子挖几下手上就打出了血泡。罗瑞卿就用从老乡那里学来的经验,手把手地教大家镢土、起拱、掏窗。
10月23日,毛泽东得悉抗大取得了挖窑洞的新成绩后,致信抗大:“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我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在毛泽东的关心和鼓励下,抗大全体人员更加焕发出冲天的干劲。
突击劳动半个月后,沿凤凰山山坡,共挖成175孔崭新敞亮的窑洞,比原计划超额完成25个。这些新式窑洞,虽然建造时间短,但建筑质量好,成为宝塔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窑洞内建有土坑、土写字台,洞口安上门窗,窗户糊有白纸,四壁用白灰粉刷,不仅光线充足,冬暖夏凉,而且便于防空袭。当地老乡评价说:“抗大规模大、窑洞多,挖的窑洞最讲究”。
罗瑞卿还组织大家建设和美化新校园,在门前屋后种起了树和草。抗大门前,上下山坡的道路泥泞,许多地方高低不平,甚至有些水沟下雨成溪,大家又一鼓作气,动手修筑了一条长达3000多米的盘山 抗大公路”。
晚间,凤凰山从山顶到山脚,一排排窑洞灯火闪烁,宛如高楼,特别壮观。到延安访问的国际友人斯诺、史沫特莱等交口称赞这是古今中外未曾有的 窑洞大学”。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里有许多独一无二的地方,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 高等学府’,全世界只有这一家”。
11月14日下午,罗瑞卿主持召开抗大新校舍落成典礼。多年后,罗瑞卿在1964年3月《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青年战士成长的道路》一文,回顾说: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青年跑到延安抗大,他们入学的第一课就是自己动手挖窑洞。毛主席给抗大的学生讲话说,吃小米,打草鞋,爬大山,这就是革命,这就是马列主义。”
毛泽东要求培养抗大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罗瑞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这个要求:每天学校供水都是学员轮流到延河去挑;春天,罗瑞卿带领大家挖野菜补充粮食不足;秋后,带领学员磨米挑粮;冬天,组织学员翻山越岭去背炭挑柴。毛泽东对于罗瑞卿创立的这些特殊的教育方式给予高度肯定。
1938年1月28日,抗大举行一·二八 淞沪抗战6周年运动大会,进行军事、政治、体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竞赛。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并在闭幕式上讲话,宣布罗瑞卿为抗大副校长,主持抗大的全面工作。
4月,抗大第3期学员经过8个多月的严格教育后毕业,奔赴抗日前线。
/ 罗瑞卿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3 周年大会上讲话。
4月16日,抗大第4期开学。这一期,多数是从全国各地到延安的青年,学员队伍迅猛扩大,总数达5562人。其中八路军、新四军和白区地下党派来的干部907人,还单独成立了一个女生第8大队。校址也相应扩散,北至蟠龙、瓦窑堡,南至洛川,向西远至甘肃庆阳。不仅如此,当年夏天,仅从八路军驻武汉、西安等办事处介绍来的革命青年就多达2288人。6月初,抗大成立2周年,罗瑞卿在纪念大会上自豪地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这句话后来成为鼓舞抗大师生的一句响亮口号。
罗瑞卿还主持编写了《抗大组织条令》,条令以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校训为指导思想,明确了抗大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使抗大的工作有章可循,向前迈进了一步。
8月,第4期部分学员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学习,提前毕业,其中1400多名学员参加了保卫大武汉的血战。后来的著名烈士张露萍就是这一期的女学员。
1939年1月28日,罗瑞卿主持了抗大第5期开学典礼。全校学员总数达到1.3万余人,是抗大历届学员中最多的一期。
这时,国共关系逐渐恶化。国民党顽固派在西安到延安不到400公里的道路上设立重重关卡,阻拦出入陕甘宁边区的进步青年,还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一时间,边区经济形势陷入紧张。罗瑞卿大手一挥:抗大不等不靠,响应党中央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广大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掀起了突击生产高潮。
对于生产自救,罗瑞卿给党中央、毛泽东提交了报告,写道:“历史上几千年来做官的不种田,读书人也不耕田,合情合理。抗大决心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文武结合,知识和劳动结合。”这个报告,不仅仅是抗大的办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也为新中国开展人才教育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6月1日,抗大召开成立3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讲话:“3年来,抗大造就了很多抗日干部,在前线打日本有很大的功劳。”毛泽东的话,是对抗大和罗瑞卿在延安办学的阶段性总结,这 很大的功劳 里自然也有罗瑞卿的一份。
罗瑞卿也在《纪念抗大三周年应有的认识》一文中总结道:本着时代的要求,抗大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制度,并掌握了最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它表现着许多优良的特点与作风,诸如教学之间的一致、理论与实际联系问题的真正解决。它特别着重于实际的锻炼与实际的教育,特别着重于培养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作风,以及广大学生在自觉的基点上一面学习,一面劳作。可以说它已经在企图开始消灭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现象。所以这一切世界上除苏俄以外,都是任何其它学校所寻找不出来的。”
驻延安美军观察团看到抗大学子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欢乐地劳动,表示感到不可思议。世界学联派出柯乐满、鸦德、雷克难、傅路德等人来到延安,恳请作为名誉学员加入抗大。抗大授予这些学联代表 名誉博士 学位,他们离开后,在世界青年大会上广泛宣传抗大精神,同时代表世界学联发来贺电,赞颂抗大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事业。
到敌人后方去办学
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发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胡宗南的军队三面包围了陕甘宁边区,层层封锁,关卡林立,因此,投奔延安的青年相应减少了。而在黄河对岸,日军不停地炮轰边区吴堡县的黄河渡口宋家川。严峻的形势,又一次考验着抗大。中共中央决定,按照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实行 敌进我退 的方针,组织大批青年学生跨过黄河,到晋察冀等敌后去办学,“把学校放到战场上去办,把学员放到战火中去锻炼”。
6月21日,罗瑞卿主持召开抗大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宣布党中央《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并指出,“抗大上前线,是给日本法西斯蒂企图进攻边区一个有力的回答”,抗大上前线,是给全国学校做个模范”,“抗大上前线,是给反共分子、摩擦专家一个有力的回答”,“抗大上前线,也在日寇面前证明: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是永远毁灭不了的!……抗大上前线,将成为坚持华北抗战的一个有力条件”。
罗瑞卿奉令率领抗大总校和陕北公学等挺进晋东南,深入敌后办学。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激昂嘹亮的歌声,响彻延河两岸。
7月10日,延安万人空巷,为抗大送行。抗大总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师生8000余人,组成八路军第5纵队,也就是后来称作的青年纵队,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分成3个梯队,开始了向敌人后方的进军。回顾此次经历,罗瑞卿戏称:“大长征困难,小长征太烦。”为了便于行军、作战和迷惑敌人,抗大总校改用野战军番号,按照部队建制进行编队。他们要途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25个县的地区,渡过黄河天险,徒涉水流湍急的汾河、滹沱河,翻越吕梁山、云中山、太行山,穿过敌后日、伪军据点林立的地区,通过日、伪武装严密封锁的铁路线。
罗瑞卿在学员中大力开展勇敢加技术 的运动,沿途组织大家 练心、练胆、练战术、练耐力”。在过同蒲路等封锁线时,他总是站在铁路封锁线上,鼓励说:“同志们,大家要跟上,听到打枪也不要停,两边有部队掩护,我就在这个地方。你们大胆走吧,不要掉队!”罗瑞卿镇定自若的神态和语调,感动和鼓舞了学员们,也教育了各级领导。后来,每当通过封锁线时,各级领导都站在封锁线上帮助大家通过。
挺进敌后的第三梯队通过封锁线时,天已寒冷。学员们没有棉衣,又遭到日军袭击,少数区队被敌人冲散,部分同志被捕。在这生死考验的关头,学员表现得无比坚贞:有的用砖头砸死敌人逃离虎口;有的在被敌人解押途中,冒着生命危险跳离火车脱险;有的被捕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1940年1月1日,罗瑞卿在行军途中主持了抗大第5期毕业典礼,13个连队的毕业学员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工作,极大地充实了八路军部队的干部结构。
这次历时两个半月,行程约3000余里的迁校行动,粉碎了日军妄图在途中消灭抗大的阴谋。2月20日,罗瑞卿率领抗大师生抵达武乡蟠龙一带,胜利地完成了挺进敌后晋东南的任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罗瑞卿。
3月25日,罗瑞卿在《新华日报》发表《论建立抗大在敌后方的意义》文章,对迁校行动作总结。他写道:抗大之转移敌后,大大增强了敌后抗战力量,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干部,去解决坚持敌后抗战的支柱 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干部的需要。同时,再一次证明,抗大这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
对于这所培养抗日火种的学校,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侵华日酋冈村宁次声称:宁可拿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生;用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4月15日,抗大第6期举行开学典礼,这也是罗瑞卿主持的最后一届开学典礼。他在讲话中指出:“抗大今后的方针,主要为我党军队培养干部,应在我党军队建设上起着骨干作用。因此,抗大今后不仅有初级干部之培养,而且应有上级干部之培养;不仅有一般干部之培养,而且应有各种特殊技能干部之培养,应提高到更高的阶段,使之与整个党军的建设适应起来。”这段话反映了罗瑞卿的办学思想。他在抗战时期即已经提出了我军高级院校办学的目标、方向、结构和规模,为发展我军军事教育提出了鲜明的导向。
深入敌后办学,抗大各分校一边学习、一边战斗。
5月底,出于战争需要,罗瑞卿不得不离开抗大。他在得知即将到野战部队任职后,给党中央写了最后一份抗大工作报告,就抗大成立4年来的发展概况、成绩和缺点及当前的现状与任务等,作了忠实而详尽的汇报。
6月1日,时值抗大成立4周年纪念大会,彭德怀宣布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罗瑞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
6月15日晚上,罗瑞卿处理完第二天要做的事,一直到深夜才睡觉,这是他在抗大工作与战斗的最后一天。次日清晨,他骑马赶路去学校向抗大师生告别,他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过的同事、教员和学员们,一直到天黑才往回赶。结果由于过度劳累,在马背上打瞌睡时重重地摔倒在河滩上。回到家里,他还乐呵呵地对郝治平说:“看来我是不该离开抗大呀!”
罗瑞卿离开了抗大,但他参与创建抗大和主持领导前7期教学管理工作的功勋,永远留存在了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留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
从1936年1月至1942年5月,抗大总校共招生36012人。
第1期,1936年6月开学,3个科1065人;
第2期,1937年1月开学,14个队1362人;
第3期,1937年8月开学,3个大队1272人;
第4期,1938年4月开 学,8个大队5562人;
第5期,1939年1月开学,5个大队13300人;
第6期,1940年1月开学,4个团1个大队2个女生队4900人;
第7期,1941年1月开学,2个科2551人;
第8期,1942年5月开学,2个科9个队6000人。
罗瑞卿离开抗大后,接任校长滕代远 罗规滕随”,在华北敌后频繁的战斗中,先后在晋察冀、晋东南流动办学。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部移驻冀西邢西县(现邢台县)浆水镇。
/ 1959 年国庆节,罗瑞卿在天安门城楼上。
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第8期在浆水镇正式开学,大多数是八路军、新四军送来的干部。1943年1月24日,抗大总校奉命迁回陕北绥德办学,储备干部,准备战略反攻。军事学院(原抗大三分校)和抗大第二分校、第七分校并入抗大总校,扩大了规模。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第8期学员毕业,分赴各个抗日战场,参加了对日最后一战。第8期是抗大总校接受分校学员人数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期,历时3年多,也是抗大的最后一期。
随着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的迅猛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日益扩大,急需成千上万的军政干部去加强部队和根据地建制,抗大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并不断发展壮大,扩大建制。从1936年6月红大成立,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抗大在历时9年零4个月的办学期间,先后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创办12所分校,共培养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还创建了5所陆军中学、3个独立大队和1所附属中学。
1945年10月16日,抗大总校一部分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挺进。1946年2月10日在吉林通化改名东北军政大学,为解放战争继续培养军政干部。抗大至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抗大,这所在战火中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学校,把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培养成为抗战的先锋、新中国的脊梁,被誉为烽火熔炉 和 将星摇篮”。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曾在抗大工作和学习过的有元帅7人(朱德、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大将10人、上将29人、中将105人以及少将366人。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抗大三年来有其贡献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成绩,这就是它教成了几万个年轻有为与进步革命的学生。邓小平高度赞誉抗大,是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是军事政治科学的领导者。抗大的应时而生,推动了我军院校建设史上又一次重大教育转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