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次性体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与建议

2020-10-09蒋钘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黄球层次性数学知识

蒋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0-0143-01

“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凸显体验的层次性,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开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这一思维特点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1.化抽象为具体——在情境中感知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与体验数学知识”,以此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数学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引入的生活内容,以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为主,引导小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一课,我就巧妙地将抽象、乏味的学习内容结合具体的生活材料进行重组,让学生深切体会。课伊始,“寻求帮助”:“老师家有个长方形的储藏室,长18分米,宽12分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去铺满,可以选择怎样的正方形呢?”同时给学生提供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5分米、6分米等小正方形,去试着摆一摆,并说明想法。具体的学习材料就在眼前伸手可触,又带着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怎会不乐于去思考呢?这样设计比教材上的一问一答要生动有趣得多,真正做到变苦思为乐思。可见,在具体情境的支撑下,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有了生动的载体,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

2.化被动为主动——在探究中推进体验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究性体验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自主构建知识。只有由自己发现的知识,才会理解最深刻、更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和实质。

2.1 在实践操作中推进体验。《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因为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可亲性,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例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袋子中只有1个黄球时也有可能摸到黄球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给三种球(黄、白、黑),要求每个袋子装4个球,要袋子有可能摸出黄球应该怎么去装球?先请小组讨论方案装球,并说明理由,(注:每个篮子装4个黄球、3个白球、3个黑球)。在汇报展示的时候设计一系列问题:(1)谁上来说说你们组的装法和理由?(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3)他们的装法是不是都可以?(4)这么多的装法,为什么都可能摸出黄球呢?(5)要想可能摸出黄球,袋子中最少要放几个黄球?最多放几个?其他颜色的球怎么样?(6)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这样的操作活动紧紧围绕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又给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思维欲望,让他们自己去不断动脑、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思考才有含金量。

2.2 在数学思考中推进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数学思考”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那些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推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一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美术、科学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5人,参加科学小组的有14人。只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人。只参加科学小组的有( )人。”这是重叠问题的逆向思维题,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出错。在学生读懂题意的情况下,让他们画韦恩图来进行分析。如下图: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只参加美术小组和科学小组的人数必须要知道什么?从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要先求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科学小组的人数,也就是中间重叠的部分15+14-20=9(人);然后分别得出15-9=6(人)(只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14-9=5(人)(只参加科学小组的人数);最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把相应的数据填进韦恩图进行检验,做到分析有据、推理有理。

3.化枯燥为生动——在应用中深化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应用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环节,有效掌握数学重难点,并掌握知识应用的具体场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当中。

例如,在学完“克和千克”时,教师可就生活中常见的重量问题让学生生活实践应用体验,回家拎一拎,称一称你的书包、一箱牛奶、一桶水、妈妈买的菜、一袋大米各大约有多少千克,在班里再作交流,让学生生活中再发现和体验,形成清晰的千克的认知表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小调查、数学小设计等就是很好的形式,能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學生到社会上去调查某某大桥的车流量,统计一周、一月的天气情况,或调查一下同学们零花钱的用途等,再制成统计表,上课由学生汇报,畅谈设想。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和实践中活化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生动。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数学情境、探究活动、拓展应用是数学体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从感知性体验,到探究性体验,再到应用性体验,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勇强.刍议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6(22):94.

[2] 缪培培.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01):58-58.

[3] 吴雪丹.浅析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l(77):85-86

猜你喜欢

黄球层次性数学知识
“小黄球”,我的好朋友
可爱的黄球
可爱的黄球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开心养鼠记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