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
2020-10-09牛晓萍
牛晓萍
摘要: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古诗词的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老师讲解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鉴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效率也不高。而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进行初中语文课堂上古诗词的教学,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当代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2-1578(2020)30-0043-01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中,诗词的教学比较重要,同时诗词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之一,但是在目前初中的课堂教育中,填鸭式授课还是主导地位,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会导致课上的效果不好,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差,导致教学结果差。在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教育文化遗传下来的宝贵文化,同时在我国对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起着联系,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与价值,所以在进行诗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本文就通过结合课堂实例来谈谈本人是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的。
1.营造良好古诗意境
在初中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是讲授者,同学们是被动接受老师讲的知识,会给学生一种叛逆感,不愿意主动学习与思考,默认老师讲的就是对的。对于这个现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古诗词的意境来给学生布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意境帮助学生建立对内容的思考。
例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一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掌握“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的情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对重点的词句进行探究理解,也可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再通过朗诵这一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从而实现对古诗的深层次了解。
2.创新教育方法
对于诗词的教学来说,根据诗词的特点——押韵,工整这一特点,比较适合朗诵和歌唱,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朗诵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朗读的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妙与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思考并感悟诗词的美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在理清古诗词思绪,强化情感带入的同时,进行朗诵,比如,《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创作的诗,当时曹操在登山望海时,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象,以景托志,将自身的思考与情感也会更好地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这也为古诗词教学的诵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社会背景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生活环境,只有在这一基础才可以真正感受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3.挖掘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诗词的教学当中,来突出诗词的声,色,乐等方面的特征,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诗词的理解能力,通过此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增设一些趣味性的环节,比如设置一些游戏,古诗表演等环节。
对于古诗词表演这一具备较强操作性、趣味性的活动内容来说,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情景再现,准备好道具,将当时的情景表演出来,此时对于《天净沙秋思》这一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会比仅仅是朗诵时更多。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心去感悟与理解诗词,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相关的古诗词背景资源的播放,例如景色、社会环境等等,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与掌握诗人的情感,这也是感受古诗词中文学色彩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而保障古诗词学习实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比如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发挥能力等等,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丰富老师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引发他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小组间的探究,从而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思维活跃度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过超,王聪.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申报启动[J].语文建设.2017,33(7):334-335.
[2] 陈龙国.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取”与“舍”——以《朝花夕拾》为例[J].语文建设.2018,383(11):70-73.
[3] 柳文茂,柴春华,张海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24(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