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讨论研究中共党史问题
2020-10-09张丛笑
关键词:毛泽东;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路线方针政策
作者简介:张丛笑(1997—)女,汉族,河南鹤壁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因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的人民革命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中国共产党就具有了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的则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完成的。毛泽东就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之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宣传马克思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战士。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建党初期因为中国共产党尚且年幼且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对研究中共党史做出过零星不系统的研究,没有对党史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1935年1月,从长征途中的所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以及毛泽东的思想路线在党中央占据有利地位,彼时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到达陕北之后在毛泽东的组织推动下,对党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总结,也正是毛泽东对系统研究中共党史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在研究著作方面,毛泽东所著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是迄今为止的第一篇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著作,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毛泽东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第一人。
阐明了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性
中共党史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历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党的历史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创立后到毛泽东所著这篇文章的20多年期间,我党经历重大的胜利同时也经历了严重的错误,因此,该怎样解决党的历史上的诸多疑问,成为了当时党中央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中共党史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
毛泽东在文章开头阐明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要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阶段发展搞清楚,这不仅对以后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对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党内外各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具体表现有几点:一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联合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这个时期分三个阶段:在大革命的初期和中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但后期由于陈独秀个人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以及党内还处在幼年时期,对待问题的方式暂且年幼,所以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许多弊病,从而使大革命走向了失败。二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其中在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重新审视历史事实,并且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渐走向了胜利发展的道路。可以通过这两个阶段分析得出,我们只有正确的审视历史,认真研究历史发展的阶段,才能更好的推动党的发展从而去制定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使党的历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做马克思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不应该割断历史
毛泽東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上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特别强调全党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善于把马列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不脱离历史和不扭曲历史的前提下,用于本国具体的环境,反对教条主义。所以,尊重历史,把握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做马克思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不应该割断历史,割断历史就等于违背党的初心。从个人角度看,只有回顾过去,才能眺望更远的未来;从民族的角度看,民族的历史不仅是靠本民族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其他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国家的角度看,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如今的历史地位,就需要考虑到是过去为现在准备了基础条件。综上来说,如果抛弃以上三点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就看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苦过程。忘记过去不仅等于背叛,而且将来可能还要重复。我们作为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忠实的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我们应跟随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论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一直对党的历史的发展进行一些研究,也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但是却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毛泽东在文中强调:“我们怎样研究呢?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2]。”对此,毛泽东阐明了两个层面:一是把党的整个发展过程做为党史研究的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研究分析,而不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研究,否则就会发生延安整风时期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恶劣影响;二是把各个阶段的路线政策作为党史研究的对象,党内的路线政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密切关注的问题。但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多样的、全领域的,不能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区域上。就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问题上,把握好部分,才能认识整体,要认识全局性的东西,就必须把握好事情的各个方面,抓住党的问题的关键,从而可以得出党的具体阶段的政策,这也就是明确党史研究对象精确化和党史研究对象多元化的意义所在。
明确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
如何研究党史呢?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党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做‘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3]。”这样一来,毛泽东就突出强调了历史进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进程,他用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历史进程,把党史研究放在一个宽阔的地方去研究,使历史进程中的各方面都观察到。唯物辩证法中有一个观点,即联系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毛泽东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又将以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联系起来来阐述,而分析的目的就是发现联系中的规律性,即是从整体发现部分,然后通过相关性来得出问题的实质。
在这段叙述中,毛泽东论述二个方法,一是全面分析的方法;二是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全篇,我认为还有第三个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
全面分析法
全面分析的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不仅需要考虑主要还要考虑次要。简单来说,对于历史事件、地点、人物都要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研究,而不能用后来的来分析以前的,这就要求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对此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谈到中国的反帝斗争,就要讲到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如何汹恶地侵略中国;讲到中国无产阶级,就要讲到世界无产阶级,讲到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斗争,就要讲到马、恩、列、斯他们怎样领导国际无产阶级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作斗争;这就叫‘中外法;中国是‘中,外国是‘外;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所以有一个‘古今,还有一个‘中外[4]。”由此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我们更好的研究党史工作做了有效的指导。毛泽东科学的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增强了党史研究的科学性,而且还将整个历史的重心放在本国国家的层面上,进行科学的分析。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毛泽东通过科学的运用这种方法,指出不仅需要分析我们党内历史,我们还需要对其他阶级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仅分析我们党的历史就会陷入一种空洞的主观主义的错误上。对此,毛泽东在文章中阐述:“为了有系统地研究中国党史,将来需要编两套材料,一种是党内的,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种是党外的,包括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等;两种材料都按照年月先后编排;两种材料对照起来研究,这就叫做‘古今中外法,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方法[5]。”由此可见,毛泽东善于运用两个历史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进行比照分析,推断出历史现象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使得党能够突破某一历史现象的局限性,获得历史认识的突破。
实事求是法
我认为,毛泽东在文章当中除了论述以上两种方法之外还提到了“实事求是法”。实事求是的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从实际的情况出发,用实际的情况来处理解决现实问题。提到了实事求是,就会引申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党史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在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所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首先提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对实事求是做了具体分析:“‘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6]。”可以說毛泽东在一九四一年所著的这篇著作为毛泽东在一九四二年所著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给相应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在文章中谈到:“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7]。”毛泽东通过对中共党史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只有把中国的实际与本国的情况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才能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一些领导人正因为不遵守“实事求是”的方法,而犯了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等错误,这些党内发展的种种历史事件都表明“实事求是”方法的重要性。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方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中,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史研究,对改变那种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史研究的科学性。
分析了中共党史研究的重心
毛泽东在文章中提到:“研究中国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我们也必须研究,但是要和研究中国党史的关系弄清楚;就是要看你的屁股坐在那一边,如果是完全坐在外国那边去就不是研究中国党史了[8]。”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批评在党中央有一些同志崇洋媚外,把外国的一些东西生搬硬套到我们国家的制度上面,他们只会借用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却不懂得如何运用,照搬照抄,如果单靠照搬国外的东西而不结合本国实际,那么最终我们的研究也达不到相应的结果。毛泽东认为,如果只是站在中国的角度上看问题,而不结合实际,认为中国的一切即是真理,就会犯类似“本本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到:“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践经验中产生;因此,我们需要实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社会调查[9]。”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不仅提出关于党史研究的重心放在本国上,而且提出了要重视党史研究重心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这也是毛泽东关于党史研究把以中国为重心,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相结合的政治立场。从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发展历程来看,研究中国党史以中国为重心是正确的,这也说明毛泽东对于党史研究的科学性。
总结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意义
毛泽东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到:“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冠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10]。”
历史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党的整个发展的历程,历史永远是与未来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迷茫中的国家、民族、党指明前进方向的基石。在前进的道路上,毛泽东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对于研究党史的发展具有相当意义上的启蒙作用。毛泽东无论是对党史研究的意义还是对党史研究的学科构建,都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毛泽东在当时的环境中能总结出像“好好研究党史,国家才能有大发展”“古今中外法”“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等的观点,体现了毛泽东在研究党史方面的突出贡献以及先进的眼光。尽管毛泽东可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下,受当时国外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侵略下对党史研究具有一些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需要有两面性,毛泽东对于研究中共党史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是总体对研究中共党史,他的整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每个中国共产党人都需要学习的。
总之,毛泽东不仅作为研究党史的第一人,同时也是研究党史的亲历者。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一场严肃的学术研究,更是一场严谨的政治运动。我们要认真学习毛泽东的研究党史的立场、观点、方法,继承毛泽东党史研究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从而对党史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2020年已经有99年的历史,在这99年中,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虽然没有参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但是却在研究党史的问题上扮演着一个先锋模范的角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首先找到研究党史的正确道路,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努力,更是当时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用新时代的思想去思考100年前我们党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可能未必有毛泽东得出的思维想法,所以要想去深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还是需要去把自己放入到当时的环境中才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顺生.学习中共党史的意义和方法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导读[J]思想理论教育,2012(08)12-18页.
[2][3][4][5][7][8][9]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