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与现实意义
2020-10-09马小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发展
作者简介:马小燕(1996-)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学生,在读研究生二年级,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主权是民主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通过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正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才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马克思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并提出建立一个自由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最终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设想。马克思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他从他自己创立的新的唯物史观出发,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作为民主的坚实基础,从而使民主成为人们真实的现实的权利;马克思在探讨研究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时,又揭示了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马克思还反对脱离历史范畴谈民主,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谈民主也是不真实的民主。每个国家的民主都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密切关联,同时还受到不同地域和国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关于民主问题应该在历史领域下进行。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在历史的范畴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民主,也是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的民主。
民主是一種国家制度。我们人本身有自由的权利,为了能够有秩序在社会中生存,人们建立了国家,国家本身是为了保证人民的自由,这就决定了民主制是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奴隶制国家则成为惯于压迫奴隶的一种手段,封建国家则为贵族提供了一种压迫农奴的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为压迫工人的手段。不论是民主制还是共和制,实质都是一种国家制度,是作为一个阶级管理另一个阶级的手段。
民主具有阶级性。马克思认为,国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不仅是一个阶级的范畴,也还是一种政治组织,是一种上层建筑并建立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统治工具。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主,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认为他们的民主国家是一种能够代表全民利益并作为一种阶级调和的一种工具,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扭曲了国家的实质本质。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无产阶级民主是属于广大人民的民主,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之下的广大人民有着真实而广泛的民主权利,拥有参与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利。马克思为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要想真正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所创造的财富由人民充分享受,最终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从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于民主观的阐释和完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把我国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观。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观,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毛泽东的民主观。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毛泽东的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人民民主理论使得基层群众有了更加广泛的民主权利。
邓小平的民主观。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马克思等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观点。进一步推进了政治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的民主观正是在这种长期摸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拉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
江泽民的民主观。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江泽民顺应国际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三者的统一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胡锦涛的民主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继承前人关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民主观成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的民主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了巨大进步:民主发展更加完善、社会法治全面进步、反腐斗争成果显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健康的轨道上继续稳步前行。第一,推进协商民主规范化、制度化。协商民主促进了平等、合作、和谐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拓宽了我国民主的发广度与深度;第二,努力构建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为中国法治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法治道路。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因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充分把握住其民主的内涵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和民主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有利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要始终坚持马克主义民主观,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有机结合,不断的完善民主法制体制,丰富民主形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利,充分激发人民当家做主和参与政治的活力。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新时代增强人民的主体性。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有权利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在人民大会制度的保障下人民可以依法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代表,有人大代表统一代替行使权力,这就意味着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每位中国人民都逐步增强主人翁意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
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在新时代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观,无论是毛泽东的群众路线、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础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未来的民主法制文明,充分彰显中国人民的智慧。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社会主义民主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智慧源泉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必须把我国的国情作为根本出发点,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国长期的改革和革命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国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不能模仿其他国家的民主道路模式,我们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走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我们要引以为鉴,西方宪政民主表面是民主,实际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特权,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我们不能因此就彻底否认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一些具体的如:权力的制约思想和法治思想,这些思想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我们应以借鉴。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循序渐进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1949年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之际,我们国家走过了70年的路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两对关系互相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影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中国走循序渐进的民主道路遵循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中国实际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把党的领导、推进改革开放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结合,从而有利于稳妥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改革。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政治上,保证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公民实行监督权,参政权的通道;在法治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上,加强区域间经济协调统筹发展,努力缩小城下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合理;在社會建设上,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在生态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的利益,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最好的继承与发扬。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体系完整、寓意丰富,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地位,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推进当代中国的民主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创新民主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文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的发展与马克思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作用。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我所提交的论文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3卷I[M]北京:人民出版化1995年版。
[2]《列宁全集》第29、35、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