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10-09魏雪丽
魏雪丽
关键词:智能化;档案管理;内涵;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档案创建研究”的研究成果。
档案可以记录各种各样的信息,属于原始记录,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化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主要的潮流趋势,不仅可以给予高校等更多的帮助,还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因此,高校需要采购现骨干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重视数字化系统的选择与库房环境管理。
智能化档案管理的内涵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应用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智能化操作,档案管理中也开始应用智能化。从当前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智能化档案管理的内涵具有两种含义:第一,档案管理平台更加智能化。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能收集和整理档案的实体内容与信息,而这些数据、资料和信息通常都是纸质载体,保存起来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在智能化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设备、信息技术将原本的纸质档案转变成电子档案,同时运用特定、特殊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实现制动化、智能化的档案分类管理,而这可以给档案的检索、管理等带来较大便利。
第二,档案工作内容、流程的智能化。智能化的档案管理属于传统档案管理的优化与创新。管理人员需要借助恰当、特殊的档案智能管理系统,在正确的操作指导下,借助特定的只能设备、软件等,分配、调阅、保存以及归档各种档案,使各个环节都能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保存档案信息,避免因保存不当、人为过度翻阅等方式,给档案带来比必要的损坏。
因此,从综合的角度来说,智能化档案管理指的就是借助先进的云储存、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全新应用与变革。
智能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录入各种信息,同时还需要进行整理与装订大量的实体信息,具有较大的工作量,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人员在录入信息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一定的偏差,无法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此时,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运用智能化技术,借助特定的设备一次性收集、整理和分类处理大量的档案信息,同时还能借助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智能化分类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算法能够通过计算机开放鉴定档案,根据其中的数据信息根据一定的标准完成分配排序与整理,同时还能模仿人脑机制更好地处理和解释数据,通过大脑神经系统完成信息的传递,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声音、图像与文本,其出错率约等于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能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拓展信息储存空间。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拓展档案管理的存储空间,这就是智能化技术所具有的最具体和直观的优势。在档案管理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信息保存模式,可以借助射频识别技术扫描需要储存的信息,同时将其储存在虚拟空间中。智能化技术能够存储海量的信息,节省大量实地储存的空间,压缩各类信息,保证这些数据信息实现虚拟化存储。在过去,档案通常都是纸质载体,需要进行整理、装订与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纸质档案将会消耗更多的空间范围,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成本。智能化档案管理的方式,能够解决纸质档案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将原本的实体存储空间转变成线上的虚拟空间,有效拓展档案储存空间。
提高信息检索的便捷性。档案信息的保存不仅可以记录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和事实,还能为后期的查阅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帮助,而这就需要保证档案管理与检阅的便捷性。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无论是信息的检索查阅,还是信息的录入都会涉及到较多的主体,尤其是在检阅信息时,不仅无法快速查询,还无法保证档案的安全性,非常容易出现信息丢失、泄露等问题。在智能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与实时监控,有效追踪查阅痕迹、检索痕迹等,保证信息的查阅能对接查阅人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信息丢失、泄露等问题。此外,用户在查阅相关信息时,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进行查阅,而这可以切实提高档案检阅的便捷性,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智能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采购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与信息化。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的应用,那么就需要高校可以适当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采购更多现代化的设备,增加更多物力、财力的支持,采购符合实际情况的设备,如智能化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系统、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购买齐全的基础设备。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构建电子目录、网络数据库以及接受中心,从根本上保证档案智能化录入、采集以及保存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化档案管理工作中,设备的采购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任务和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全面分析和研究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性质,选择最恰当的系统和设备,同时还需要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提高信息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积极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熟练操作智能档案管理软件和设备,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能力。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使其能认真对待所有的工作环节,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去学习和了解智能化档案管理的方法。在遇到问题和疑惑时,管理人员需要寻求同事的帮助;如果仍未解决,那么就需要向上级回报和反映。此外,高校需要根据档案管理人員的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还可以利用借调、聘请、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构建良好的奖惩措施,提供各种福利等,留住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
构建智能化库房环境。在传统的库房管理中,通常都是需要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需要记录号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开关设备调节库房的温湿度[1]。管理人员需要定时查看温湿度器查看库房的温湿变化。即使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将会测出不同的温湿度。如果每次都需要进行温湿度的查看,那么将会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导致数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够可靠与准确。此外,由于档案通常都是纸质档案,为了保证这些档案不会被虫子咬坏,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喷洒杀虫剂、防虫剂等。这些药剂虽然能够有效抵挡各类虫子,但容易产生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及时进行改革与优化。
智能化档案管理的智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硬件与软件。从硬件设备的角度来说,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认真的检测和测量,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上硬件设备,如空调、除湿加湿设备等,更好地控制库房的温湿度;装备空气净化设备,更好地进行库房的消毒灭菌;安装空气质量检测仪,实时了解库房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以安装一些控制器、打印机、工业控制机、显示屏等。
从软件的角度来说,需要选择恰当的软件系统,保证其具有处理功能、可视化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安全保证功能、自动控制功能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档案与库房硬件。此外,在智能化檔案管理系统需要根据库房环境的改变进行适当调整,适当增加或减少一些软件、硬件等设备,切实提高智能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可调节性。
应用智能化的数字系统。除了保证良好的库房环境外,还需要管理人员能应用系统、完善的数字化系统[2]。高校需要根据数字化系统购买相应硬件设备,保证这些设备的合理安装。管理人员在建档时,需要严格审查文件资料,保证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具有法律效力,同时还需要根据档案的形式、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前期工作相对较为繁琐,需要管理人员能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仔细进行归档与核对,奠定良好基础。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挑选数字化系统,保证其具备较为完善的功能,如离线下载功能、数据恢复功能、管理功能以及检测功能[3]。离线下载功能指的是,人员可以直接借助数据服务器完成各类档案信息的下载;数据恢复功能指的是人员在删除信息后,仍可以从服务器中找回相关信息;管理功能指的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权限、级别等在数据库中搜集对应的档案信息,同时系统还能检测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同时还能转换其格式要求;检测功能指的是系统能快速进行信息的格式比对与核实,检测其可靠性与真实性。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智能化档案管理中,非常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的侵入,信息的篡改与泄露等。要想切实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既要保证各项设备的五莲泉,还需要做好软件方面的安全防护,运用各种防护软件与杀毒软件,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系统、修补漏洞。
总而言之,智能化档案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引起重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设备、软件的选择,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平台等,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会明,史爱丽,王宁,金文光.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刍议[J]中国档案,2020(03):72-74.
[2]于英香,赵倩.人工智能嵌入档案管理的逻辑与特征[J]档案与建设,2020(01):4-8.
[3]李平.智能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