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教育共同体视域中的高教国际化政策分析

2020-10-09黄华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黄华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系

基金项目: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中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880029);

2018年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江苏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JYB014)。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包括教育联系更加密切,为加强高教国际化治理能力,应对“百年未有”的教育变局,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方案逐步成为普遍共识,也为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构建国际教育共同体提供了新思想、新动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适应世界一体化的经济总体趋势,向着国际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化的方向不断迈出新步伐。全球教育命运共同体可视为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单位之间通过政策对接、教育衔接、教育合作等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全球通用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构建国际教育命运共同体是高等教育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庄严承诺的具体实践,回顾我国自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斷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升,为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方向日益明确,成为新时代构建国际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参照,也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指南。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及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经济技术国际互助合作的早期尝试。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家“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国际交往政策的实施,我国争取苏联援助和贷款,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稳步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国家通过计划调整经济规模,维护对外经济活动秩序,保障了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向前推进。“一五”期间,苏联援华项目达到150多项,一些东欧国家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帮助,我国从东欧国家引进成套设备项目116项,完成和基本完成108项;引进单项设备88项,完成和基本完成81项。1956年中国分别与德、匈、波、捷等国签订了科技合作和互相协定。通过与广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开展互助合作,互通有无,推动了国家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西方敌对阵营的封锁,当时的对外合作还是有限的、有领域的合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外向型经济起飞新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我国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推动实现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等经济战略,构建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分工日益细化,深化到产业分工、产品分工和工序分工等阶段,我国通过吸引外资、服务外包、接受国外企业代工合同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系统构建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政策方面实行特区试点政策,东南沿海地按照“先行先试”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起农民工新兴产业工人队伍,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了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昆山之路、浦东经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带动了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外向型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实现开放、改革、发展相互促进,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成为全球制造业国、货物贸易大国,数百种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为了适应对接发达国家市场的时代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积极面向发达国家开放,促进西方高校师资与生源“引进来”,推动我国留学生走出去,成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能够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新格局。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世界前列的新阶段新时代,推动更多技术项目与直接投资对外输出,既是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升级的需要,也是输出我国过剩技术与产能的需要,建设具有历史依据与现实需要的经济带,显得十分必要。在此情况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亚非欧众多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参与国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共建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经济机构,使“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开放合作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也是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中,数十年来我国合作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产能以及技术潜能得以释放,增强了我国的产业输出能力,推动了我国领军行业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市场构建,建立起具有优势的先进性制造技术、产品设计、市场渠道、服务品牌、金融信贷等产业高端,构建区域主导性的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实现空间拓展、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突破西方传统跨国公司企业对全球价值链控制,提升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地位与话语权。“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开放过程中,滋生了大量新业态,需要大量促进产业落地的技术人才,要求相关高等教育善于走出去办学,努力形成国际化办学标准,培养沿线国家的国际化人才,服务于走出去企业本土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好地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服务。

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中的政策分析

早期教育交流合作政策。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教育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派出留学生,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成果,由于相互之间国情相类似,不存在意识形态障碍,为教育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从1950年至1966年,我国向29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一万多名留学人员,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济技术人才。从1952年开始, 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确定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仿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高校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院系调整,到1957年,建成有高等学校229所,其中工业、农林等行业院校75所。各行业选派人员到先进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技术学习,使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先进技术资料和建设经验,避免了自发探索的过程,少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当时的教育开放政策为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条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57年初冬,毛泽东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的庆典活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到莫斯科大学对留学生发表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既是对留学生学习的鼓励,也可以看做是对当时教育领域开放合作工作的肯定。

教育国际化发展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为更快地引进西方的科技与管理经验,摆脱贫穷落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教育领域也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重要领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办学开始关注学生的意愿与专业的市场导向,“自付学费、不包分配”逐渐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模式,通过扩大在校生规模等措施,促进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逐步走向普及化、大众化,从国内学生为主走向吸引国际留学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国际学生、成人学生、少数族群、弱势群体等不同类型学生日益增多,亟需出台响应的国际化办学政策加以规范。为了使高校国际化办有法可依,党和国家下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指导和约束广大高校的开放办学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党和国家颁布的国际化办学系列制度文件明确规定了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规范了各教育主体开展来华留学、出国留学、合作办学、合作科研、人文交流、质量建设等活动要求,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要通过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加强质量保障等方式来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和层次,通过涉外科研提升科研水平、提升涉外办学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地位、提升创新能力、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等要求;通过教育国际化战略努力利用好“两种教育资源”,做到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而向未来”,鼓励派出留学生出国学习,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主、以政治、经济、法律、语言为辅的留学生分类体系。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落实,高校对外开放办学自主性得到增强,1986年的南京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合作办学机构,为后来一系列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实践蓝本。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教育服务纳入了该框架,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高校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抓住机遇,通过制订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发挥高校优势“走出去”,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向前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教育共同体合作政策。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教领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沿线国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制定教育规则,促进了教育界民心相通,大力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教育共同体。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从背景来看,我国与沿线经济往来密切,形成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走向区域经济共同体,拉动了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经济合作相适应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包括高端技术型、科技创新型、金融创新型等国际化人才需求。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文化多样,沿线合作领域所需的人才还应具有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对国际国际事务的适应与参与、对地方性语言的适应能力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项目的人才规格需求要求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增强针对性,能够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国际经济分工基础,建立能够培养相应类型人才的跨境高教机构与模式,满足“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人才供需矛盾。从政策导向来看,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教育行动》等政策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沿线教育开放将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全面推进”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规划与具体工作计划,“重点突破”就是通过搭建共建平台,推进教育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2月,教育部与辽宁省、山东省、重庆市、宁波市在京签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以推动相关省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联系,优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写好教育国际化“奋进之笔”。

新时代高教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深化高教国际化政策的理论研究。我国高教国际化七十年走过了不平凡的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是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规范与推动下实现的,形成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其内在规律的分析与把握,是国际化政策理论的重要基础。由于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现象,其政策引导是否科学有效,还需要将政策的制定置于教育国际化规律的坚实基础上。当前,新一轮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兴未艾,但也存在着定位不准、效果不理想甚至盲目攀比等情形,因此需要有响应的政策规范,促进教育国际化规范发展。从教育国际化参与主体来看,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人,留学生群体的学业能力与动机、家长要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经济支付能力、留学生项目的经费来源,学生秉承的政策理念、群体互动模式等都需要纳入政策研究视野,需要借鉴双向推拉理论、流动现代性理论、竞争理论、国际化因素理论、非均衡理论等,从而为国际化政策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智慧支持。

提升高教国际化政策的现实效能。“有法不行,甚于無法”。高教国际化活动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高校并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在对待中外学生群体诉求方面把握不准确,容易引发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对高教国际化政策把握不深、执行不到位所致。因此,必须增强高教国际化政策的执行效能,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促进高教国际化新时代高校办学行为的合理性,高教国际化政策要超越以往模仿为主的阶段,按照高教模式输出与国际化模式构建的新阶段新要求,鼓励高教主管部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和不同环节制定不同的政策,提升政策的可执行性。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与实施办法来管理、规范和引导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涉及自费留学、留学中介与组织、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招收国际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汉语考试等方面。与此同时,还需要规范了高教国际化中容易产生矛盾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如游学进修、短期交流、项目合作、考试标准、境外办学等,这些高教国际化新实践新内容,还需要有进一步细化的政策给以保障与指引,促进高教国际化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系统性。由于教育国际化涉及到社会和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多种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减少政策空白。当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基本建立了国际化教育的招生、考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升学、就业等相关法规政策,为学校国际化教育规范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制订了国际化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完善激励、认证、评估、督查等质量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将政策管理范围扩展至境外办学、联合举办研究机构与专业学院、学历学位互认互授、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同盟、共同组建区域及国际学术组织等多样化形态转变,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高等教育合作与共享,将为人才流动、知识流动与资源流动、信息流动等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增强国家软实力,展示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挥更大的历史作用。

增强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创新性。高教国际化政策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政策“拼盘式”组建,但在顶层设计、中长期规划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强政策的创新性与引领性。面对新时代高教国际化的新领域新问题,需要有政府的创新性政策作为供给侧的重要方面,为高教国际化保驾护航。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增强政策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创新为高教机构提供更好的高教国际化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手段。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各类文化相互交织渗透的现实,高教国际化发展通过政策创新的指引,促进高校结合实际、发挥优秀开展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办学活动。政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平台与合作交流项目对接,将为高教国际化融入世界高教体系提供指导,促进高校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积极参与国际高教的问题解决,提供中国高教智慧,重塑“主动参与”的角色形象。政府驻境外的有关教育组织机构通过构建高教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促使高校与相关国家共同制定国际化的合作制度与文件,促进国内外高教紧密联系与合作,实现国内外高教资源充分整合,搭建具有自主权的国际高教合作互利共赢模式,建立国际化高等教育互利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霍建国.中国对外贸易史下卷(第2版)[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

[2]卢昌治.谈谈留学生的“学留”与对策[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9(06).

[3]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Yang,R.(2002).Third Deligh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5]李梅.高等教育国际市场——中国学生的全球流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阿特巴赫.全球化与大学:不平等世界的神话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1).

[7]李梅.高等教育国际市场——中国学生的全球流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