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党建品牌建设开展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

2020-10-09俞利华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俞利华

关键词:紅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品牌;思政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资源中的杰出代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宝贵财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是指高校有意识、有目的地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借助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价值理念,丰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促进高校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品质和素养。

红色文化育人包含物质文化育人和精神文化育人两个层面。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为学须先立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全国人民追梦前进的动力;二是促进大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品质武装头脑不断成长;三是凝聚民族精神,培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健全大学生人格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力量。拥有爱国、上进、善良、正直、诚信等健康的人格素质,才能成为有益于祖国发展的接班人。

高职院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的。在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剧的情况下,大学生越来越受到西方思潮、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红色文化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牢记初心的精神土壤,为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本立场和前进方向提供思想保障。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有助于构建当代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直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拥有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逐步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把红色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有些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不浓,教育资源不足,在教育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红色文化育人方案太笼统,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进课堂,主张在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程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然而,有些院校课堂教学没有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衔接,缺失特色教材,缺失生动的典型故事,缺少精彩感人的讲座,缺乏身临其境的实践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影响力不够,育人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必须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落实起来。然而,有些院校未能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教育的资源,红色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红色文化教育太传统,缺乏新意。在很多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来实施,缺少创新的实践教育。内容上仍以革命年代的素材为主体,未能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色,缺乏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未能真正深入到学生内心,更无法从中彰显革命斗志,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内涵认识不到位,片面理解。很多大学生都有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在谈到理想信念时,也有不少同学有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担当意识。但是由于缺失全面的红色文化认知引导,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志趣,时代精神、责任态度、坚毅品质等存在片面认识。不少学生主观上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参与度不足,积极性不强。很多学生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了解停留在肤浅的书本学习,很难将革命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很难化作成长前进的动力。不少学生曾参观过革命纪念地,接受过红色教育,其中很多学生表示参观革命圣地是为了旅游,对革命纪念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更感兴趣。在红色文化精神学习上,有不少学生观看过红色主题影片,也表示为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但是愿意主动阅读红色书籍的学生占比不高,主动写读后感的学生少之又少。

党组织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在实施红色文化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红色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引领号召并全力支持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通过宣讲红色精神,组织红色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强红色教育感召力。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精神,加强大学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着力增强党组织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好政治方向。评选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党员队伍,影响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基于党建品牌建设,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方向,高职院校党组织创建红色文化品牌,下设若干个项目,开展多种活动,像企业一样注重动态管理,促使党组织建设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例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各级党组织依托嘉兴本土资源,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红色文化品牌融入常规党建品牌工作中,设立了多个子项目,逐步推进校园红色文化育人工程。

校园“真善美”文化建设。传递青春正能量,积极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氛围。“红船精神”是嘉兴红色文化的高度集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 嘉职院利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加“红船杯·红歌赛”“红船组织生活”“红船行·看嘉兴”“红色影视作品展播周”等大型活动,提升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力。

嘉职院图书馆党支部积极开展“追梦·奔跑”“书香校园”“悦读之星”等读书演讲活动,引领当代大学生在书籍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保持健康心态。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增强战疫信心,用阅读汇聚抗击疫情的青春正能量。

嘉职院现代商贸学院党总支组织团学干部举办“雷锋头像印刷”的活动,邀请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参与指导,号召同学们向雷锋致敬、学习雷锋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建设。网络文化传播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网络强大的功能、空前的普及性以及综合的多媒体性能,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建立红色革命文化主题网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图形、宣传网页来传递红色文化,利用校园论坛、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红色文化,以优秀的红色文化来占据网络主流阵地,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感。

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打破傳统教育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变化等因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构和创新。利用微博、微信、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营造网络空间的红色文化氛围,使得青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耳濡目染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嘉职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 网上祭扫活动,以“云献花”“云感言”“云书信”“云手绘”等“云”祭扫方式,缅怀先烈和战“疫”勇士、寄托哀思。自3月底以来,嘉职青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纷纷登录中华英烈网、浙江英烈网,浏览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发表感言,敬献鲜花,在网络上形成一股强大的青春正能量。学生们用心感受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责任担当,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刻洗礼,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是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建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有必要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有必要联手校外的红色革命基地,发展建设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化之家”。广大学生身体力行参与红色社会实践,通过身临其境情感体验的方式,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精神,有效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进而自觉地将红色文化精神贯穿于学习和生活中,成为社会主旋律。

比如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历经风雨,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市有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十家。学生通过红色旅游、参观实践,获得学习乐趣的同时,提升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

再以嘉职院为例,机电与汽车学院党总支组织团学干部来到南湖边,开展以“寻访红色印记,传承强国之志”为主题的爱国教育活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让历史一幕幕重现。从“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到“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筹建”,再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最后在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学生们回望中华民族奋斗历史,感受中国社会前进变化,接受大无畏精神的熏陶,体味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勇挑新时代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J]党史文苑,2011(07):1.

[2]杨栋.红色文化的内涵解读与时代价值[J]红色文化学刊,2020(01):84-92.

[3]徐焕.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9(04):45-51

[4]马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J]西部学刊,2019(09):85-87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