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心理教育及实践研究
2020-10-09陈露
陈露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面对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初步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专业以及专业前景、明白就业形势对未来职业做出初步展望。当前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探究在课程实践中引入心理教育,以期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教育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996”式工作压力大、跳槽频繁成为年轻职场人的普遍标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中松散的学习环境,以及散漫懵懂的学生,如何更有效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唤醒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就业观、成才观需要高校教师深入探究和实践。大学新生极易受到学习方法错误的困扰,加之对专业的陌生、未来的迷茫,逐步产生心理上的盲区:对学习失去兴趣、将大量精力挥霍、丧失信心混沌度日。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以教育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坚毅自主的自信心,使他们有目的的规划学习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1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的现状
(1)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不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作必修课程贯穿大一至大四每个学期,从课时分配来讲比较合理,但是通过调查分析,达到的教学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大一大二新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适应学校环境和生活中, 对专业课程、职业生涯及就业的认识比较朦胧, 这个时候给他们上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未能起到唤醒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作用。在大三大四期间学生普遍的就业压力已经凸显,许多学生开始尝试就业或创业实践,忽略课程的指导学习,失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意义。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师队伍专业性不足。课程组的教师多由辅导员担任,他们身兼多職,大多数时间负责行政事务工作,备课时间不够充分,对就业指导理论知识陌生, 缺乏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课程教学的安排不够系统、科学。
(3)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基本采用大班授课方式,课堂效果不佳,师生之间互动较少, 且课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就业实例引导,缺少就业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接受程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未能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2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引入心理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高校中的心理调研会,会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将心理研究成果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专业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进教学方法维持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情感沟通巩固学习兴趣。运用心理学原理,把奖励机制引入课题,营造融洽富有竞争活力的课堂氛围,运用激励手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调整测评方式,注重学习过程有利于知识积累。
(1)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引入心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前期课程中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大学生活,树立职业生涯意识、了解相关理论、掌握设计步骤,在后期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政策,对就业和创业有基本认识,通过实习实践掌握择业技能,进而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
(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换位思考、倾诉交流等方法,舒缓学生压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改善交友处事的方法,在学习中互帮互助,达到认清自我改善自我的目的。学好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团队协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小组合作方式引用到就业指导课程中,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感受,激发课堂活力,团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3)教师在考试测评中应减少传统硬性考试,这种考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得结课成果大同小异,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心理教育原则相悖。因此课程教师需要改革创新,推出符合培养学生为目的的考评方法,注重日常课堂表现评分、社会实践经历评分,避免学生抱有应试心理,真正发挥教学中心理教育的作用。
3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面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舒缓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良好的心态是学习和就业的关键,作为授课教师,要不断总结创新,探索出更多融入心理教育的新教学手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乐观积极、好学上进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郭章碧,姬世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心理教育及实践[J].教育,2017(02):00099.
[2] 孟祥宾,林楠,刘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4).
[3] 肖晓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价值分析与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旬刊,2018,354(10):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