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论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09郑秀梅

艺术大观 2020年17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音乐课堂教学

郑秀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们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小学音乐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在课堂上开展游戏不但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迎合了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知识。

关键词:音乐;音乐游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7-0-02

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一种文化活动或者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可以使人们沉醉在音乐的氛围中,从而净化心灵、忘却烦恼。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对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了重视度,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之时,就对其开展早教培养,而音乐熏陶无疑是早教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少年儿童着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音乐教育有着富于激情、灵活性强、生动形象以及趣味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在学生智力开发、思想教育、审美标准以及道德情操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发展都扮演重要角色。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富有朝气的音乐歌曲,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启蒙教而且还可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新的发现。”正是由于他从小接受的小提琴学习,使得他精神生活丰富、智慧和心灵感得到启迪,从而为他在潜心科学探索研究创作方面做了很大铺垫。人的右脑一般被称作“音乐脑”,有研究发现,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的功能而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右脑,平衡人的左右脑,提高人的创造思维和现象思维能力,对智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知识涉猎面、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较前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增强智力发展,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审美能力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从小加强音乐能力培养变得更加重要。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表达,歌词和旋律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沉浸在其中,学会如何去表达,提高审美表达能力。创造力的前提是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音乐则可以激发思维能力,刺激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音乐有益于小学生沟通、合作、协作能力的提高。现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专业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的人,从小加强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无疑是重中之重。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合唱,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任何一个人怠慢都会影响整体效果,要想合唱出好的歌曲,每一份子都需要发挥好自身的那部分,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合唱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有益于人际情感沟通,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应用音乐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一)音乐所独有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方法教学进度都按照老师所认为的来部署,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一成不变套路久而久之就会乏味,产生抵触心理。音乐本身蕴含极强的审美内涵,富有很强的律动感和感染力,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浅,爱玩耍、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丰富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堂充满生气,最终提升教学效率。

(二)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学要侧重于趣味性,在音乐课上进行一些歌唱比赛,如歌曲接龙等小游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興趣,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音乐游戏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而且可以减缓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深学生理解,提升音乐水平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学习处于的一种未知的状态,需要不断去启蒙和探索。因为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不够了解,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所以很难主动去学习和记忆音乐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督促学生学习音调、歌词难免枯燥乏味,而音乐游戏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主动去学习理解,积极参与进教学互动,在循环往复的曲调中加深歌词记忆,拓展思维能力,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消化吸收,不断巩固记忆提升音乐水平。

三、如何利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发挥作用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体系改革也在不断完善,怎样在枯燥的音乐知识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音乐老师日思夜想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分散、爱热闹、乐于游戏、未掌握成熟的学习技巧。古板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引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有趣小游戏融入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但能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知识,本文对如何将音乐游戏和小学音乐课堂结合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教师能让在孩子娱乐中完成最终教学任务。

(一)充分利用情景再现模式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懵懂的阶段,其理解和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范围和生活实际,通过一些简单的现实情景再现类活动,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学生主动去摸索、模仿和演绎,增加学习的乐趣。在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中,因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在演绎过程中能更主观地领会到音乐的内涵,观看的同学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从而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感受到知识,而且学生在角色演绎的同时能体会角色所处情境下的感情变化,深入了解角色的人物特点。根据感情色彩、背景环境变化再结合音乐的曲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情景再现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表演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抓住学生的竞争性心理

竞争心理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通过竞争取得胜利得到表扬在小学生内心是一种极大的自豪,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斗志。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点燃一些平日不爱学习音乐知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求胜欲和好胜心也会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鼓舞着他们勇往直前、克服困难,那么原本很难理解的音乐知识就可以在音乐竞争游戏中轻松理解记忆。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猜歌名、接歌词等,这样不但可以巩固音乐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音乐游戏设置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强心,把学生分成几个参赛小组,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在竞争中获得表扬取得胜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奋发精神和音乐学习乐趣。

2.利用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由于对世界认知比较浅,因此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点,可以通过留悬念、讲背景故事等方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促使他们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

3.渲染课堂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爱热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集体性的多模游戏,渲染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接受知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主动学习是在自我意识控制下自愿地去汲取知识,儿童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养成思维习惯,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建立學习目标、探索、讨论,教师则在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最终对问题理解透彻,完成教学目标。[1]

游戏是儿童快乐的源泉,是儿童认知万物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沉浸于游戏中的儿童更具有积极性,课堂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沉浸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音乐游戏,不仅迎合了孩子爱玩耍的天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在游戏的快乐中增加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音乐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合理适时地利用音乐游戏,为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尽最大努力。[2]

参考文献:

[1]敬文君.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究),2015(24):198.

[2]齐娅琳,王海涛.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儿童音乐,2014(02):2-4.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音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音乐
音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