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敦煌壁画看装饰云纹的演变与现代运用思考

2020-10-09吴一源

艺术大观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敦煌壁画

吴一源

摘 要:云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象征着吉祥与如意。在敦煌壁画中,云纹是运用较为普遍的一个元素。本论文通过研究云纹的起源、演变以及在敦煌壁画中各个时期的造型特点和构成形式,對云纹的艺术之美进行阐述与分析,反思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对云纹图案进行的优良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云纹;敦煌壁画;造型特点;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7-00-02

一、敦煌壁画中云纹的起源与发展

樊锦诗先生曾说:“石窟内若没有了图案,敦煌艺术将是不完整的。毫不夸张地说,敦煌图案成为敦煌石窟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图案不只是石窟建筑、壁画、塑像的装饰,也是独立的艺术形态。云纹也是属于敦煌壁画图案之一。

敦煌壁画开创于北凉时期,早些时候的敦煌壁画中是没有云纹的,并且当时的壁画的样式简单,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壁画的样式逐渐趋于复杂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敦煌壁画中出现了云纹的元素,而且根据时间上的不同,云纹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在敦煌壁画中,作为一种具备装饰性的辅助图形元素,云纹的使用很普遍。虽说不是敦煌壁画中主体,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也随着朝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敦煌石窟图案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时代不同,石窟的形制不同,洞窟内的纹样也随之变化。

北朝时期属于敦煌壁画的发展期,初期时多受西域的影响,后来受中原等地的影响。但它却能从众多影响中发展成为自己的壁画特点。这些都与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繁,积极开放有关。云纹这时还是简单的形态,突出体现为云气,所以称为“云气纹”,其造型飘逸,是筑构窟顶人字坡、平棊装饰的基本纹样。

隋朝至中唐是属于敦煌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装饰图案也是在继承前朝图案的基础上,又大量吸取了时代精神的养分,形式新颖,内容多样,艺术成就远高于前朝,云纹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形状。

唐代敦煌莫高窟的装饰图案日渐完美,并达到了高峰,这与唐朝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开放、对外交流频繁,佛教如日中天、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云纹刻画更加细致,线条走势流畅,轻盈飘逸,变幻无穷,展现云卷云舒、风起云涌的大气磅礴。

五代至元朝时期,敦煌壁画中云纹的图案一直延续着唐朝图案的基本样式,因为唐朝的云纹图案已经被艺术家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充满想象,所以这个时期的样式一直被沿袭运用,创新性内容并不多。

二、敦煌壁画中云纹的演变

(一)早期阶段

早期的纹样形式是新石器时期刻画在彩陶上的原始旋纹,是一种典型的抽象性几何纹,从其造型上来看,商周时期的云雷、先秦时期的卷云纹、楚汉时期的云气纹都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旋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所谓的“云纹”,即是一种似“云”似“雷”的纹饰。商周时期,云雷纹被大量使用,普遍出现在青铜器具上。现代设计界普遍把商周青铜器上大量使用的云雷纹,视为云纹的早期艺术形式,足可见云雷纹的重要意义。[2]

(二)鼎盛阶段

汉朝,云纹最丰富、最生动,样式繁多,应用范围广泛。这个时期涌现了卷云、云气、云兽等多种新型纹样。

卷云纹是在云雷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打散”,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也为其后来云纹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基础。

云气纹是在卷云纹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来的。云气纹属于云纹中的一个分支,云纹图案的形式经历了夏商时代的严谨规范,战国时期的随性舒展,发展到秦汉时期可谓是大气凛然。在云纹随性、自然的格式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演变、改善,经历岁月的沉淀,由商、周、春秋战国发展演变至汉朝,极具时代性特色。汉朝云气纹中“云尾”这一新的特点,在纹样整体中起着加强力量感、运动感和速度感的作用,营造出汉朝云纹的一种特有的魅力。

(三)成熟阶段

隋唐时期,云纹已发展成熟。唐朝的朵云纹发展成为最成熟的云纹形式,沿着云纹的发展脉络,朵云纹形式一直延续到宋朝,到元朝,朵云纹开始以组的形式出现。为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云纹的形态、组成也不断进行变化发展,如叠云纹变得更加繁复,由层次繁密的勾卷云头,配上弯转曲折又流畅的排线云躯两部分组成。[3]

云纹的形态演化趋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整、细致,造型上,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这些体现出中华民族顺应时代潮流,为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做出的改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来,云纹历经时代的演变,样式形态变化多端,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云文化的热爱。

三、敦煌壁画中云纹的造型变化

敦煌壁画中的云纹元素,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基本上都是和“飞天”或者“天马”飞翔的方向一致的。各个时期有各自的造型变化,下面举几个典型的时期来比较说明一下。

(一)西魏与隋朝时期的云纹造型比较

1.西魏时期

云纹好似较长的椭圆形,颜色比较单一,同种颜色由浅到深,总以单个,或者两三个排成排,形成新的云纹形态出现。

2.隋朝时期

这时期的云纹形态就相对要丰富一些了,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形状。(1)“S”形的好似飘带的形状;(2)中间部分凸起,两头是弯曲的细长带形状,外轮廓为波浪形;(3)朵云形,有着明显的“云头”和“云尾”两个部分;(4)“云头”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状,“云尾”则由粗渐渐变细,在云的内部一侧用另一种颜色勾勒出其轮廓。

综上所述,这两个时期的云纹造型多以勾线云纹,流云纹等“线”的形状为主,云纹里会有云头和云尾,云头圆润完整,造型饱满,云纹大多长而尖。

(二)唐朝与五代时期的云纹造型比较

1.唐朝

初唐时期的云纹形态要多样化了,延续了隋朝的飘带状,但比隋朝的朵云形要更加成熟,云尾也要长一些。

盛唐时期的朵云形在初唐的基础上,云头演化的更规矩,颜色更丰富,云尾会用颜色勾勒卷曲的形态。还有一种类型是没有云尾,只有云头,在云头的两侧有多层的类似于叠云的形状组成。

中唐时期的朵云形要更加成熟了,云尾很长,云头内的勾卷形和云尾的外轮廓都用一种颜色勾勒出。

晚唐时期的朵云形要更加规矩,云头对称性更强,云尾的长度适中。

2.五代时期

这个时期的云纹变化没有太大,在晚唐的朵云形基础上做出的改变,云纹变得更长一些。

在造型方面,初唐时期的云纹样式是从隋朝的流线云纹演化而来的,主要以单勾卷朵云纹为主,徐雯曾指出:“朵云纹作为最接近自然形态特征的一种云纹类型,它的雏形出现于魏晋或者更早。”[4]不过,朵云纹是在隋唐开始盛行的。朵云纹的主要特征是由内敛勾卷的云头和飘逸的云尾组成。盛唐发展出了双勾卷朵云纹;晚唐又出现了三勾卷朵云纹。五代时期的云纹基本沿用了唐中晚期的云纹样式。

(三)宋代与西夏时期的云纹造型比较

1.宋代

这个时期基本上延续晚唐的朵云形,但是要更复杂,层叠性更多,波折曲线也增多了。

2.西夏

这个时期的云紋都是双勾卷朵云纹,以短弧线来勾勒云头,或以多层次密集弧线勾勒出云头,云尾以优美的多线条画出,富有变化。

从上述的这些时期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云纹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点。初始时期的云纹形态是极为简单的,越发展形态越复杂、成熟、稳定。

四、敦煌壁画中云纹的现代设计思考

敦煌壁画中的云纹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云纹的缩影,也是一个极具代表的装饰性图案纹样,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演变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但其凝聚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却是一致的,设计师们给云纹赋予了装饰性语言,应用在不同的设计当中。

在现代设计中,敦煌壁画中云纹这一元素被重新诠释,以时尚的理念,通过新的设计方法被运用到多种设计领域。但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将传统元素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既需要科学求真的态度,也需要传承创新的精神与能力,不能照搬照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发展。让民族的宝贵艺术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5]

五、结束语

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云纹图案不仅是一种财富,更是对历史的见证。敦煌壁画中云纹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在继承的基础上,汲取丰沃的养分,大胆创新,让传统艺术的魅力之光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樊锦诗.《敦煌鉴赏》精选50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楚启恩.中国壁画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

[3]金维诺.智慧的花朵——谈敦煌图案的艺术成就[J].文物参考资料,1956(08):5-7.

[4]徐雯.中国云纹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5]左汉中.中国吉祥大观[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敦煌壁画
浅析唐代敦煌壁画中的女性红妆艺术
《敦煌壁画》教学设计
浅谈敦煌壁画艺术的主要类型
从反弹琵琶伎乐看敦煌壁画人物在现代工笔人物绘画中的借鉴
论敦煌舞对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图像·符号·意义
浅析敦煌壁画艺术价值体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敦煌壁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