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中作品的评价方法探究
2020-10-09张伟英
张伟英
摘 要:在当前对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促使其能够通过美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方法,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此种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作品问题分析与作品突破的重要枢纽,因此在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通过作品绘画的形式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儿童思想感情的表达与寄托,只有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作品评价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教育;美术作品;评价方法;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02
对儿童而言,其大脑的发展需要更多肢体活动的锻炼,通过肢体活动数量与灵活性的增加以及感知觉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大脑的开发,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然而由于其年龄尚小,在开发脑力活动的过程中,儿童相较而言更喜欢绘画,此种方式也是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方法。对于经过系统学习过绘画的儿童而言,教师则应该对其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使其能够更好地对美术知识进行掌握,了解自身美术作品中的不足,因而,教师的评价方法以及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对学生美术作品评价方法进行学习是美术教学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状况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已经成为众多家长的首要任务,尤其促进儿童绘画特长的发展不断受到家长的喜爱,学习绘画的儿童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对于学校而言,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绘画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儿童能够简单进行绘画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的绘画作品能够进行多角度正确的评价是对教师提出的首要要求,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也逐渐成为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1]。
(一)教师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多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伴随着现阶段众多家长对儿童美术学习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对美术绘画学习人数的增加,社会中逐渐涌现出种类繁多的美术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虽然教育种类繁多,但是由于教师能力受限,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无法更加全面地进行分析、评价,教师对儿童作品的了解程度不足,使得教师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儿童绘画的相似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也笼统的通过“优”与“差”等进行评分首先无法对学生的真实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以及出现的不足无法正确指出,导致学生的绘画能力无法得到更好地提升,其次,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生长环境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固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更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是当前教师需要改正的问题。
(二)教师未能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其特色进行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急于求成是导致学生作品无法顺利提升的关键因素。1885年库克提出的儿童绘画与儿童一般发展相一致的理論要求教师的教学以及评价方法应该与学生发展状况为基础,教师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期间,所有教师均期望学生能够顺利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以及能够更好地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导致教师在对其进行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中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更加无法根据学生的特色进行教学与评价,使得教师的评价过于成人化,不能按照学生的生长情况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导致儿童学习内容过于快速,无法更好地掌握儿童阶段的绘画学习技巧以及更好地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学以及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更好的达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2]。
二、美术教学评价中的注意事项
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教师的评价方法也逐渐成为教学的关键内容,在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方法的应用,更好的应用教学评价促进儿童基本知识的不断完善的掌握。
(一)注重对儿童进行个性教学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学其重点在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在于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长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其创作的作品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生长环境以及个人状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促进学生思想的创新以及思维方式的发散。在对作品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性格时刻影响着其作品表现形式,性格外向的同学绘画会相对比较豪放,性格内向的同学则会严谨很多,教师在对不同性格的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性格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同的作品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教师的肯定[3]。
(二)注重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美术教学
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达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教学,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用以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思想进行绘画,起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并能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对于儿童美术作品中出现的不符合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继续进行绘画,不应该进行阻止,让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进行发挥。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作品的评价方法
对于儿童而言,其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每名学生的作品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定,不断增强教师的评定方式。
(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评定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育速度相对较快,教师在对其进行美术相关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教学,并时刻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也应该不断以更新自身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指出学生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美术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作品的发展进行评定,表明学生的进步情况。对于在绘画过程中学生的作品变化,教师也应该进行研究,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进步速度判断其进步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减少由于人为干预促进学生绘画能力提升因素的出现。古德伊娜芙明显指出学生的绘画水平即表示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可以更好的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研究其绘画能力,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今日的菜单》是其中的学习内容,在对其进行绘画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判断学生的发展是否符合实际。在对此进行学习时,教师还应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4]。
(二)让学生间互相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很大程度上会掺杂成年人的观点,无法对儿童进行精准的评定,使学生的发展过于快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完成学习,不能充分地享受儿童时代学习绘画到来的乐趣。通过学生之间互评的模式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定则可以有效地减少上述出现的问题,相同年龄段之间的学生大脑开发程度大致相同,但是性格以及思维方式却大部相同,教师在让同年龄段之间学生对绘画作品互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使学生之间的思想可以得到更好的交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创新[5]。学习《生活中的趣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自身认为感兴趣的趣事以口语的方式与同学进行分享,然后再进行作画,此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明白自身索要表达的内容,达到目标明确的目的。在绘画结束进行学生之间互评时,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话语权,感受到自身是被尊重的,还能够让学生的美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互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學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师、家长对儿童的了解,促进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美术教学逐渐受到更多家长的喜爱与重视,在小学阶段对美术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大脑智力的开发,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是能够促进美术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作品进行欣赏,如何对其绘画成果进行评定是需要教师应该重视的内容。在评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定。
参考文献:
[1]任姗姗.如何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J].课程教育研究,2012(06):105.
[2]李嫔琦.评价儿童画应注意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1(03):52.
[3]潘兆福.关于儿童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04):109-110.
[4]陈尧.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自然发展”理念视角的探析[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9(11):4-5.
[5]卞彦之.浅析儿童美术教育中作品的评价方法[J].青春岁月,2019(26):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