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遗技艺融入动漫教学模式的《民间美术》课程调研分析报告

2020-10-09唐春燕

艺术大观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教学

唐春燕

摘 要: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级政府再到各类专家学者,不断地创设各类非遗活动和项目,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其中,发挥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以地方性非遗技艺融入动漫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为基础,将《民间美术》引入动漫专业理论课程系统中,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民间美术》课程中理论与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体验,达到填补当前动漫专业教学中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内容的缺失,又能符合地方性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和再生的探索。最后在启示和反思中,总结了民间美术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非遗技艺;动漫教学模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02

一、项目背景及课程的提出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将“振兴传统工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五年来以传统手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根本的传统工艺在国策的提出下,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创造具有现代语境的中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独特的人文思想和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是各级政府、各类专家学者的一直追寻的目标与愿望,从参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来看:截至2018年底已有110余所高校累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班670余期,培训传承人群近2.8万人次;加上各地的延伸培训,参与达9.7万人次。这些数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仅落在保护二字,还不断创设各类非遗活动和项目,促进非遗文化的承继、活化和再生。 因此,高校关注并促进当地“非遗”创新发展,不仅成为理论探索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向,更是在实践探索中活化、再生非遗文化的重要战地。

就从笔者所处的广东省潮州市来说,本地区非遗资源丰富,民间文化艺术品种多样。就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106个,国家级传承人有22人。就所在的韩山师范学院来说,这个二本师范类的百年老校正聚焦于非遗文化,先是推行非遗大师工作室,后将具有艺术设计学科性质的陶瓷艺术学院更名为陶瓷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从学校总体规划部署及名称的变更来看,正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尝试解决学院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更表达了促进当地传统工艺发展,传承及活化地方非遗文化的决心和努力。根据学院特色教学模式的调整,笔者通过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项目《构建有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动漫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聚焦地方非遗文化中民间技艺的部分,将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所蕴含的民间的人文内核融入动漫专业的教学中,从而构建具有潮州“非遗”技艺特色的动漫专业教学模式。但具体而言,如何架起一座沟通非遗文化和动漫专业的桥梁,作为人文内核的非遗文化与物质承载的是该项目展开的突破点。因此,在调研具有相关“非遗”传承项目的院校的基础上,在考虑本校本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形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尝试,修订了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相应课程,以突出非遗特色。其中原人才培养方案中仅有《动漫概论》这一专业理论课程,但后因强调应用技术而删除,因此动漫专业急需设置艺术设计类理论课,以从设计态度、创作观念上得到训练和应用。对本专业展开非遗特色教育模式探索而言,选择传统艺术审美熏陶相关的课程是为宗旨,强调历史脉络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或《中国美术史》大多从宫廷艺术与文人艺术展开,而从文化传承、民间艺术方面而言,《民间美术》更为贴近与适用。正如张道一在论述民间美术的意义时指出的:“民间美术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基础”。[1]

二、研究对象与调研方法

(一)研究对象

《民间美术》开设在动漫专业第四学期,1.5学分,每周两个学时共12周,共36课时。学生已完成动漫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如《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等,而进阶内容如《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后期》等即将开展,此时学生对创作故事、设计制作形象及技术表现等方面有极大的热情和动力,因此,丰富学生创作素材的资源库,扩宽对设计创作的审美视野,以《动画影片欣赏》一课中的“关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美术片赏析”为出发点,引入《民间美术》的基础概念,使学生形成对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

此外,《民间美术》课程为大班授课,动漫专业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同修该课,试图了解通过同一门课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比其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及影响效果的差异。

(二)调研方法

在民间美术研究中,学者们一般会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资料、实物这三方面获得所要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作为课程,特别是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否也应遵循这三个方面呢?历史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可从概念分析、知识体系等方面获得,亦是选用教材的考量,阅读者既是教师也为学生。整合概论方面左汉中老师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和王树村老师的《中国民间美术史》。研究各门类的如王树村老师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研究区域个案的《北京兔儿爷》还有中国知网中可查阅的动漫专业相关的文献如《动漫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研究》《基于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漫创意产业研发》等等,粗略来看,综上所述,都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讲授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容。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地考察结合实践探索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并延续传承下来的产物,渗透着民间的智慧、精神、文化和情感。《民间美术》虽为一门理论课,但走出教室,走进民间,真实体验与感受民间艺术的形式语言、材料技法、风格风貌才是该课应持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民间美术研究,浅层次看,是对物品或现象本身的认知,深层次看,是就可见视觉元素推导不可见的社会根源,或者就造物的过程做出分析,旨在发现具体“物品”背后的社会结构关系。[2]对高校学子而言,从浅层次来看,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案例足以能够引发学生乐于了解并接受各类民间美术所传递的艺术形象。但从深层次来看,从多个博物馆参观到教室的动手实践体验环节,在熏陶教育与感知体验的方法之下,才能够推进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才更能体会非遗文化的精深,民间美术不仅表达了作为非遗技艺的形象的载体,更是传承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和生活认知。走出去,开阔视野才是上好这门《民间美术》课的基石。

(二)跨专业的混班教学探索

由于学院整体教学方向的调整,《民间美术》一课也在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旨在提升对潮州刺绣的理解。采用混班教学,可以作为一种相互比较的形式展开,如动漫专业在参观学习时对空间感、立体感较强的潮州木雕兴趣比较大,而服装专业除了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刺绣较为关注,对“吉祥图案”和“民间设色”的内容理解更为深刻。在实践过程中,服装专业的手绘能力较强,故临摹部分表现比动漫出色,而动手体验方面,动漫专业的表现更主动,更乐于尝试。同时,因由参观及探访相关博物馆和工艺美术大师,部分内容由工艺美术大师亲临讲解,除了介绍工艺流程,对地方文化、艺术形象特色等方面同样启发学生善待生活、富于专研,才能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语汇表达。诚然在很多高校中,早已实现通过跨专业学科的课程或工作坊创造跨专业学生共同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交流互通,因此,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学习与交流,学生除了进行与课程相关的设计概念实践,还通过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形式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把潮州非遗特色、服装专业特色、动漫专业特色相融合,基本实现了课程目标中鼓励学生协同创新的初衷。

四、启示与反思

自项目开展以来,坚持在地方特色非遗技艺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作为强调民间美术课程的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方面,由田野调研、实物体验、作品赏析、动手创作等环节予以补充完善,从而为学生建立民间美术的整体观,以突破传统的固化地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动漫设计创作往往以故事打动观者,以动态的视觉形象创造意念与情境,即便是新技术、新形式,故事观念的传达、人物塑造与情感表现,与非遗技艺一般追溯其源流,便会发现它们都承载着不可忽视的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2]顾浩.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及价值向度[J].装饰,2015(10):91.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