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2020-10-09冯正斌郭钺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构领域国家

冯正斌 郭钺

摘 要:当前,我国政治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国家形象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统计方法,以2001—2019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从文献发表数量、聚类可视化图谱、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旨在廓清研究发展轨迹,捕捉领域前沿动态,预测未来研究前景,为推动建立更加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范围有待拓宽,机构、作者间合作亟待加强,跨学科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同领域学科拓展研究缺乏细节性探索。此外,关键词出现频次及中介中心性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与时政相关的话题将是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

关键词:国家形象;形象建构;CiteSpace;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 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0)05-0516-11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FENG Zheng-bin1,2,GUO Yue1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600,China;2.Graduate School,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Abstract:With the expanding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the national image of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the core of Chinas soft power.Using CiteSpace,this paper analyzes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image of China,which were published between 2001 and 2019 and retrieved from CSSCI via CNKI database.It conduct a visual measurement analy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trajectory,capture the frontier trends,predict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objective and true Chinese national image from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s,clustering visualization maps,research hotspots,etc.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ange of study on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needs to be widened,and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on this field lack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The cited frequency,centrality and clustering image of keywords objectively reflect that topics related to China current politics would still be a focal spot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for quite a long time.

Key words:China;national image;image construction;CiteSpace;research hotspot

0 引言

作為“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1],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考虑指标。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力,“对内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外更有助于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2]。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正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等方面最为重要的博弈战略[3],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态势持续向好,政治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却颇具争议。针对这一现象,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国际媒体对中国事务的无端指责,认为西方媒体歪曲了中国的国家形象[4],理论基础大致涉及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包括国际传播理论)、舆论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方面,尚未建立完整的国家形象理论体系。因此,需在能够提供体系指导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以期为维护、修复、改善国家形象寻找现实的解决之道[5]。回顾相关研究,有助于厘清思路、确定方向、做好规划,为国家形象建构体系探讨提供有益参考。文中拟用科学计量分析软件,对国内国家形象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明确研究重点,预测前沿热点,以期为未来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提供镜鉴。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通过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将“中国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并含“中国”两组检索词设置为主题检索条件,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下进行期刊检索。为保证准确性,文内数据经人工删查,剔除新闻、会议纪要、书评以及期刊目录等重复或无效数据,共获有效论文723篇。借助CiteSpace(V.5.6.R1)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统计等工具,进行发文统计、载体分析,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突显词表,将数据整理解读并展开理论阐发,以廓清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前沿方向。

2 研究动态分析

2.1 发文总量趋势

学术论文的发文数量变化,对评价该领域所处的阶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是衡量某一学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6]。对723篇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分布统计,其年度发文总量走势如图1所示。

从图1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萌发期(2001—2006年)、上升期(2007—2008年)、发展期(2009—2019年)。第一阶段发文总量较低,发文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与2006年,年均发文不超过6篇,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关注度较低,该领域的研究活动处于萌芽阶段。第二阶段发文总量增幅明显,于2008年达到最高峰,总量为39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体育文化盛事——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国家形象影响的研究带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此后,研究热度一直高涨,年发文总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至此,如何以一种西方国家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良好的、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7],已逐步受到学界关注。在第三阶段的年均发文量为40余篇,其中2012、2018年的发文总量超过70篇,国内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整体呈向好态势,也已成为国内学界、甚至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

2.2 期刊分布

“通过调查相关研究论文的刊发载体,可以了解研究的关注面向及研究对象的学界影响”[8],因此以10篇为界限,得到排名前12位的发文期刊来源统计(表1),以期管窥整体研究面向及影响。

由表1可知,发文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当代传播》以及《当代电影》,对应发文量分别为52篇、27篇和23篇。从整体来看,发文量排名较前的期刊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新闻与传媒类期刊、影视艺术类期刊、出版类期刊和综合类期刊,其中新传类期刊占比最大。可见,目前国内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与传播领域,同时涉及影视艺术、出版等多个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3 核心作者

基于所选数据,利用CiteSpace绘制作者合作图谱(图2),圆圈(即节点)代表作者,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学者发文数量,数量越多,则节点越大,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联系。该图谱表明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以及各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以作者合作图谱为基础,并统计具体发文量可知,张昆、陈林侠、刘艳房和郭玉成等4位作者所在节点最为突出,发文数量分别为19篇、13篇、8篇和7篇。发文量超过10篇的学者有2位,排名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闻与传播、高等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等;排名第二的是中山大学的陈林侠教授,关注的重点领域是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文化经济、市场研究与信息。整体来看,各节点分布较散,节点之间连线稀疏且细,说明国内该领域大部分作者为独立研究,缺乏足够的合作与交流导致整体研究趋势较为分散,未来各作者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是趋势所在。

2.4 主要机构

通过运行CiteSpace可得机构合作图谱(图3),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节点和字号的大小与该机构的发文数量呈正相关,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则反映合作关系强度。从中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机构和各机构间的合作关系。

由图3并结合文献统计可知,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领域发文主力机构为语言、综合、工科、师范类院校的新闻与传播院系。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发文量最多,为31篇;其次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15篇。此外,发文量排名前12位的机构中有6所“985”高校、9所“211”高校,说明这些基础实力较强的机构是目前从事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整体看来,除个别机构之间有稀疏且细的连线,大部分机构为独立的节点,表明目前该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较少,多为各机构独立研究,缺乏跨机构、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各学科、领域之间交集较少,仅从中国国家形象一个共同点出发很难进行跨学科、领域的联合研究。因此,未来学界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寻找不同领域之间的交集,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2.5 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是所选数据文献中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和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图5)可以看出相关领域的热点和焦点。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和字号的大小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相对应,之间的连线反映两个关键词之间共现的强度。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特点,图谱中节点和字号越大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就越有可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在图4关键词贡献图谱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出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及中介中心度(表2与表3),可以更加直观地廓清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热点。

表2呈现的是出现频次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图4中的节点大小最为明显,节点位置相对居中,代表了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研究中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由表2数据可知,“国家形象”一词出现频次最高,为484次;其次为“中国形象”,为58次;“中国”“对外传播”“软实力”等其他关键词的共现频次也较高。表2中统计的是中心性≥0.1的中介中心词。中介中心性(中心性≥0.1)较高的关键词是连接不同主题或研究领域的关键点[9],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与其在整个共现网络中的“媒介”能力呈正相关,使用此指标发现与衡量关键词重要性,以此揭示研究热点。“国家形象”的中介中心性最大,为0.60,“中华人民共和国”次之,为0.33。根据关键词共现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可以将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方向主要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國家形象与传播、国家形象建构(构建)、时事政策。

2.5.1 国家形象与传播

该分类主要涉及的关键词有“国际传播”“对外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和“媒体”,出现频次共计125,在非主题连带性关键词(前四关键词)中占比42.9%。“国家形象”的概念最早由马宏伟[10]提出,他认为国家形象关系到一个国家根本的政治经济安全和利益,并前瞻性地将其与新兴传播方式“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由此敲开了学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大门。随后,刘小燕[1]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做了科学解释:“国家形象是存在于国际传播中社会公众对国家的认识和把握,是公众作为主体感受国家客体而形成的复合体”。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与对外文化传播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11],其构建过程势必受到大众传播的重要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应“进一步在完善自身实在的基础上,借助它们来进行更加巧妙的传播,以使国际传媒环境有利于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12]。

2.5.2 国家形象建构(构建)

该分类主要涉及关键词有“建构”“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塑造”,出现频次共计49,在非主题连带性关键词(前四关键词)中占比16.9%。“国家形象建构(构建)”这一概念最先由吴友富[13]提出,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与中国的国家利益高度契合,有利于赢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政府的充分理解,实为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重要战略选项。数据分析进一步显示,自北京奥运会以来,关于国家形象建构的主题研究在体育、新闻传播、政治、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不断扩展,研究热度持续高涨。

2.5.3 时事政策

该分类主要涉及关键词有“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中国国家形象”“中国梦”“公共外交”“一带一路”,出现频次共计117,在非主题连带性关键词(前四关键词)中占比40.2%。国家形象的研究从来都离不开时事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尤其是步入习近平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更加明显,辅之以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国家各项政策的解读和落实都得到了有力拓展。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首次提出并给予阐释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2013年主持学习时做出的科学推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同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等都在关键词热点中有所体现。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绘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图5),依据各个关键词节点之间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算法将关键词聚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可被认为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则能够在时间维度和聚类角度解读各聚类下的关键词发展过程。

从时间维度来看,结合各个年份的文献发表数量,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涉及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活动较少,6年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17篇,学者从外交、新传、体育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张毓强[14]、汤光鸿[15]、赵雪波[16]等对国家形象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给予界定并提供初步阐释与理解;黄爱萍[17]、傅新[18-19]、倪建平[20]等学者从外交以及全球化视角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初步解析,对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谋求和平发展提供思考;马宏伟[10]、刘小燕[1]、董小英[21]、倪震[22]、吴友富[13]等学者分别从网络、传媒、奥运会、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品牌等领域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研究。这些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性,为之后该领域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7—2008年)是对上一阶段研究的有效承接,研究内容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与思考分析也更加丰富。冯霞[7,23]、冯惠玲[24]等学者在北京奥运会这一媒介事件的背景下,对“北京奥运传播中国文化”“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等方向进行拓展研究;涂光晋[25]、董小英[26]等学者从“议程设置到议程建构”等新闻传播视角入手,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解读;苏淑民[27-28]等学者研究了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此外,时政热点与国家形象研究结合的研究方向出现萌芽,黄卫红[29]、罗建波[30]、李安山[31]等学者就“2006中非合作论坛”之后西方媒体对中国非洲战略的看法及评价进行了集中研究分析,力图为中国对非战略进行“正名”;张玉[32]、陈宗权[33]、王天德[34]等学者从中国形象的他者建构视角入手,探析了美国、日本等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三阶段(2009—2019年)关于国家形象研究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表露出与新形势、新时期下的时事政治更加紧密相关的态势。孙祥飞[35]、吴献举[36]等学者主要研究跨文化传播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郭玉成[37-38]等学者在武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研究建树颇深;张昆[39-40]等学者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刘艳房[41]、陈世阳[42]等学者对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何佳讯[43]、宋玉书[44]等学者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制造”对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沈悦[45]、孙宝国等学者分别从“一带一路”视阈下的纪录片以及中国梦等视角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从聚类角度来说,图5中聚类标签可按性质整合分组,将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納为以下3类。

1)传播目的。包含聚类标签#2中国形象、#3国家形象建构、#5国家形象传播以及#7国家利益。国家形象问题一直是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的重点,关乎国家利益和荣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47]。无论是新世纪初期的探索性研究,还是奥运会之后到目前为止的综合性研究,所围绕的核心始终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从不同领域视角关注中国国家形建构问题。整合相关期刊文献可知,初期研究的传播目的为通过对国家形象定义进行解读及初步探索为学界的发展提供基础依据;北京奥运会时期多为分析奥运等公共事件对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影响,旨在达到对外构建与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目的;奥运会之后各领域对建构国家形象的研究呈井喷式上升态势,以国际传播学、舆论学、外交学等方面为代表,近年来,从中国梦、一带一路等话题视角探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热度不减,该领域研究呈现与政策紧密相连的态势,文化输出成为新阶段的传播目的。可见,“中国国家形象一直是影响中国国家利益实现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其作用显得日益重要”[48],其传播目的是服务国家利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2)传播内容。包含聚类标签#1武术传播、#6北京、#8中国制造以及#10节日色彩。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新世纪以来,中国在与世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内容极为丰富,CiteSpace所呈现的聚类标签对其中的个别热点信息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典型的中国符号,其国际传播在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该研究领域以郭玉成、李守培等学者为代表,通过对国粹武术文化性、艺术性和体育性这三重基本属性的研究,旨在展示中华精神风貌,构建国家礼仪文化形象,推动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其次,聚类#6北京这一标签主要来源于北京奥运会,奥运会的举办对提升主办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有着令人瞩目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实际发展有所出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为提升中国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49],冯霞[23]、冯惠玲[24]、涂光晋[25]等学者从新闻传播领域视角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旨在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提供思考借鉴。此外,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的名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学界对此话题研究热度较低,结合筛选数据可以看出,涉及中国制造话题的研究始于2010年,截至目前为止发文总量仅为8篇,其中,李晓华[50]、韩丛耀[51]、王秀丽[52]等学者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中国制造升级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影响;莫凡[53]、何佳讯[43]等学者从国家形象战略角度出发,前者对商务部国家形象广告进行解读,后者探究国家形象如何影响中国制造的评价。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在国际社会口碑不佳,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引导国际社会重新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制造、重新评估中国制造的价值和贡献,为重建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充分发挥信息先导和舆论护卫作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最后,中国传统节日在彰显中国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唤醒了世界人民内心的中国记忆。然而该领域的研究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根据所筛选数据可以看到,主要研究方向为从中国传统节日色彩传播中探寻国家形象的深层含义[54],以崔莉萍学者为代表。

3)传播媒介。包含聚类标签#4中国电影与#9国家形象宣传片。传播媒介是传播内容的载体,“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宣传片”等传播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展示了新时代大国面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对自新世纪以来振兴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电影作为传统媒介形式之一,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递的影响由来已久,以陈林侠为代表的学界学者,主要对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进行辩证性研究与思考,指出中国电影塑造国家形象这一命题的实施需遵循辩证法,而当前的中国电影缺乏政治理念与辩证思维,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55]。除传统媒介形式之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衍生出众多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新方式,“纪录片作为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对于“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影像叙事元素的彰显尤为重要”[46]。学界对于此话题的研究以沈悦、孙宝国[46]等学者为代表,主要从一带一路视阈下探索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凭借独有的影像叙事传播优势,中国纪录片在向丝路沿线国家传递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对外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6 研究问题整理分析

对某一领域当前研究现状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有助于明确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趋势,对国内学界未来研究大有裨益。基于所选基础数据及可视化计量图谱内容,现将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梳理如下。

2.6.1 研究范围有待拓宽

从中国国家形象期刊来源统计表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仍然来自新闻传播领域,其他领域对中国国家形象相关研究比较分散,现阶段研究领域单一化。近年来,莫言获得贝尔文学奖,加之文化“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建构理应引起翻译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的更高的关注度。

作为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构建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翻译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贡献突出[56]。然而,与之相悖的则是国内翻译领域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不温不热状态。在所选数据中,外语类期刊文献总数仅为15篇,翻译领域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进行深入思考与联系的研究论文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国内翻译领域的大方向仍是文学翻译,众所周知,文学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具有作者与读者双重主观性的影响性质,仅靠文学单方面塑造的国家形象具有不完整性与片面性。通过翻译传播,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塑造更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其意义更为重大且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与国家形势相关的政治文本以及新闻的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文译本对纠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固有刻板印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具有积极意义[57]。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翻译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翻译领域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作为跨文化实践的重要形式,翻译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未来推动翻译领域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势必是学界发展的潜在方向。

2.6.2 学科领域合作发展不足

随着近年来对于国家“软实力”问题的重视,关于国家形象的话题研究层出不穷,涉及领域不仅局限于政治意识形态,还包括艺术理论和创作领域[58]。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关键词“武术”突现较多,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理解,但音乐、美术、历史、学术话语体系等,包括近年来重视度较高的中医领域,也均为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改善中国长期被误会、曲解的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在自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领域里,上述学科的文献研究贡献数量并不多,主要集中于各自领域研究的拓展,并未与其他领域联系与结合,从学科呈现角度来看较为单一。近年来,跨学科发展逐渐成为学界潮流,拓展了共同合作领域的分支,对促进各自不同领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事实上,相比于政治文本和新闻的对外“硬”传播来说,以艺术等形象传递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更具“亲和力”和“自然力”,不但彰显了民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更有助于世界各国接受理解中国国家形象。一个国家在通往强国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单纯只靠国家硬实力,“软硬兼施”才是正道。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多学科领域合作延伸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2.6.3 同领域拓展缺乏关联性细节探索

以艺术领域为例,基于所选数据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关于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研究热度不减,趋于稳定,呈现“一家独大”的态势,其他传媒形式的关注度则始终不高。事实上,随着近年来视频技术手段的革新,传统的记录媒介形式如电视剧、纪录片等在创作、展示手段上都有所更新。此外,还出现了如Vlog、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形式,以李子柒为代表的中国网红在对外传递中国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纵观所得数据,其他传播形式依然难以撼动电影作为主要研究热点的地位。为什么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中同为传统媒介形式的纪录片、电视剧研究热度不及电影?为什么以Vlog、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媒介未能“战胜”电影成为新阶段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研究的引领热潮?未来中国的电视剧、短视频等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前景如何?诸如此类问题有待学界予以思考并解决。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形象这一主题在各个研究领域的拓展前景均十分广阔,学界需给予进一步重视。

3 研究前沿预测

在CiteSpace中,突显词探测功能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某一话题在哪一时间段内突显为当时的研究前沿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如图6所示,突发性节点变成色块的部分代表着其相应的主题在相应的年份出现了发文量激增的现象。CiteSpace的“突发性关键词时序列表”按照突发起始时间由远及近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因此图6列表中越靠近下方的研究主题就越前沿[59]。

由图6可以看出,2014—2019年间,中国形象、对外传播、“一带一路”突现明显,且突现距今时间较近,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为当前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这与现阶段政策新形势相吻合。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其对构成和影响一个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60]。“中国威胁论”自中国崛起以来一直存在,近年来的版本更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国际建设。中国在国家硬实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应呈现与之相匹配的态势。目前,从外媒手中夺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权是当前建设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求。在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增强的今天,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之举,以西方国家理解的方式传递中國智慧、中国方案[61],塑造和平大国的形象,对中国当前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阐释说明,任务依旧艰巨,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主攻的方向。

4 结语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中国秉承大国外交风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促进区域间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领导性作用,贡献突出。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知,新世纪以来中国形象研究的热点与不同阶段的要点时事呈正相关匹配。纵观2017—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不难看出,国家的总体研究发展导向也呈现此类特点,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分类为例,2017年度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传媒研究、2018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传播秩序重建研究、2019年度的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研究的海外传播研究、2020年度的新时代国家形象设计的特点和风格研究、新时代国家形象设计与国家软实力建构的关系研究等等,皆为有力佐证。因此,与时事政治相关的话题研究仍将是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未来加强该领域研究可以更好的服务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中国必须明确国家形象定位,在加强公共外交的基础上,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水平,为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和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当前形势出发,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任重而道远,还需国内各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02):61-66.

[2]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03):5-10.

[3]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02):141-152+161.

[4]王祎.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33(01):42-47.

[5]刘继南,何辉.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国际观察,2008(01):29-36.

[6]杨思洛,韩瑞珍.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2(04):22-28.

[7]冯霞,尹博.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北京社会科学,2007(04):72-75.

[8]冯正斌,方敏.贾平凹作品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资源分析(1999—2018)[J].外国语文研究,2019,5(02):63-71.

[9]孔珍.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隐喻研究计量学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7(04):16-20.

[10]马宏伟.网上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J].新闻界,2001(02):28-29+31.

[11]吴友富.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观察,2009(01):8-15.

[12]何辉.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2):113-117.

[13]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J].国际观察,2006(02):15-19.

[14]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J].现代传播,2002(02):27-31.

[15]汤光鸿.论国家形象[J].国际问题研究,2004(04):18-23+71.

[16]赵雪波.关于国家形象等概念的理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5):63-65.

[17]黄爱萍,李希光.影响美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主要因素——对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J].中国记者,2002(03):47-48.

[18]傅新.综合安全与国家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04(06):12-17+54.

[19]傅新.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兼对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的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04(04):13-17+71.

[20]倪建平,黄卫红.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59-62+71.

[21]董小英,李其,师曾志,等.奥运会与国家形象: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报道主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02):1-9.

[22]倪震.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J].当代电影,2006(05):92-93.

[23]冯霞.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J].新闻界,2008(02):79-80.

[24]冯惠玲,胡百精.对话与双赢:北京奥运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研究[J].电视研究,2008(02):6-10.

[25]涂光晋,宫贺.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议程建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6-7.

[26]董小英,彭泗清,王其文,等.英文媒体的议程设置及对国家形象管理的启示:对五个奥运举办城市报道主题的跟踪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06):16-27.

[27]苏淑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教学与研究,2008(01):73-77.

[28]苏淑民.公共外交与提升国家软权力[J].兰州学刊,2008(02):23-27.

[29]黄卫红,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60-64+85.

[30]罗建波.中国对非洲外交视野中的国家形象塑造[J].现代国际关系,2007(07):48-54.

[31]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04):6-15+3.

[32]张玉.日本报纸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1995—2005)——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4):75-83+97.

[33]陈宗权.布什政府眼中的中国形象[J].国际论坛,2007(03):74-78+81.

[34]王天德.突发性事件公开报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元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63-64.

[35]吴献举.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逻辑及传播策略[J].中州学刊,2017(05):164-169.

[36]孙祥飞.“中国梦”的本土阐释与异域想象——以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为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01):187-192.

[37]郭玉成,刘韬光.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04):11-17.

[38]郭玉成,李守培.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9):9-18.

[39]张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J].中州学刊,2013(07):168-171.

[40]张昆.中国究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形象[J].中州学刊,2014(11):5-9.

[41]刘艳房.关于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问题的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6):10-13.

[42]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概念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01):20-23.

[43]何佳讯,朱良杰,黄海洋.国家形象战略的有效性:国家形象如何影响“中国制造”的态度评价?——基于英美消费者的角度[J].華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6):124-135+172.

[44]宋玉书,徐佳.品牌传播:重建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17-125.

[45]沈悦,孙宝国.“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纪录片国家形象传播路径探析[J].中国编辑,2018(06):86-90.

[46]沈悦,孙宝国.“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以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为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9(02):174-181+187+189.

[47]吴飞,陈艳.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J].当代传播,2013(01):8-11.

[48]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02):69-73.

[49]王晴川,方舒.北京奥运与建构国家形象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8(04):49-51.

[50]李晓华.国家营销与“中国制造”升级[J].经济管理,2007(11):36-39.

[51]韩丛耀,陈璞.国家形象传播的转型初试——对“中国制造”广告的传播学分析[J].中国出版,2010(04):12-15.

[52]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0,32(09):49-55.

[53]莫凡.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形象广告——解读商务部《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国家形象广告[J].新闻界,2010(02):195-196+154.

[54]崔莉萍.视觉图像的选择与国家形象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07):31-33.

[55]陈林侠.中国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辩证性思路[J].天津社会科学,2012(01):118-121+127.

[56]胡开宝,李鑫.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内涵与意义[J].外语研究,2017,34(04):70-75+112.

[57]朱伊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与中国形象在海外的传播[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02):89-93.

[58]郝敬波.国家形象研究视阈中的区域书写与中国经验——以新时期江苏短篇小说创作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06):170-179.

[59]殷燕,刘军平.国内副文本研究三十年(1986—2016)——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分析[J].上海翻译,2017(04):22-26+94.

[60]吴友富.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观察,2009(01):8-15.

[61]刘少华,唐洁琼.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04):39-43.

(责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建构领域国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建构游戏玩不够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