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开探索宇宙的“天窗”

2020-10-09陈海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9期
关键词:天窗教学案例小学科学

陈海涛

【摘要】新编科学教材三年级的《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是学生正式探索宇宙奥秘的开始,其中的第一课《仰望天空》更是直接承担了这个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和探究,才正式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科学《仰望天空》微课教学为案例,对如何推开探索宇宙的天窗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微课;仰望天空;教学案例;小学科学

长久以来,人类对神秘的宇宙一直保持着极强的好奇心,对未知的探索欲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同样的:抬头就能见到的太阳和月球,它们为什么会发光?太阳和月球上都有什么?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都吸引着学生去不断探索。《仰望天空》作为三年级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一课,其设计意图是了解学生对太阳、月球的认知水平,并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同时引出“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宇宙空间问题的过程,并且利用维恩图收集和整理信息,达到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培养乐于合作与分享、及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等教学目标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仰望天空》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抬起头来,观察天空的开始,而太阳、地球和月球则是人们最常见的三个天体。《仰望天空》作为单元第一课,学生要开始深入认识太阳和月球。首先是以分享的形式,让学生探讨已经知道的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并且整理提炼到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中,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通过观察、比较照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最后,围绕“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展开探索,通过模拟实验探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索宇宙空间问题的过程,并完善维恩图。学完《仰望天空》,学生将掌握图片比较、模拟实验这两种探索天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维恩图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整理信息的方法,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例如知道三个天体都是球体,太阳体积是十分巨大的,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等等,但总体认识还是比较单薄、浅显。每当孩子们仰望天空时,天空总是让他们着迷、浮想联翩,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一样大?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孩子们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会非常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第一,知道太阳可以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知道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并不相同;理解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较远,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较近。

第二,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整理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对天空产生好奇心,乐于探索宇宙星空;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完善自己已有的认知,并且达成共识。

第四,了解和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很大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通过观看视频、倾听同学发言、观察对比图片,收集和整理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第二,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圆形纸筒、大圆纸片、小圆纸片、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太阳和月球的对比照片和视频材料、圆形纸筒、大圆纸片、小圆纸片。

六、教学过程

1.聚焦:引出课题

首先出现关于太阳和月球的谜语:“一个圆球,挂在空中。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白天出现,晚上不見。人畜没它不健康,植物没它不生长。(打一物)”“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打一物)”,让学生猜谜。然后展示植物在太阳下茁壮成长和夜晚皎洁月光的图片,暗示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并且对地球上的生命影响巨大。引发学生抬起头来观察天空,同时引出课题: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在回忆整理自己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把知识整理提炼,分别填写在维恩图中,指导维恩图的填法并且使用关键词。

2.探索

活动1:分享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在微课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介绍太阳和月球的相关知识,比如太阳和月球的直径、体积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观看视频等途径,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很愿意在分享会上展示,从而增强自信,产生继续学习的内驱力。

活动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太阳和月球表面的图片,比较太阳和月球表现的相同和不同,知道太阳表面活动、变化频繁,有太阳黑子、日珥等,而月球表面活动不频繁,有环形山等知识,并且继续填写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同时,通过观察,让学生产生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3:探索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实际大小的对比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太阳远大于月球,引发“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是为什么两个星球看起来差不多大呢?”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讨论、陈述观点,并追问如何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由此引出模拟实验的概念,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科学问题。(见下图)。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结论,让学生深刻理解“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是我们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的原因,是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较远,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较近。并且提醒学生把模拟实验的结论记录在维恩图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对太阳和月球的认知。

3.研讨

回顾整理本课的学习和探究,比较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进一步提出“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太阳和月球还有很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探索,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埋下伏笔。

七、教学反思

《仰望天空》一课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能较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其中模拟实验又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讨论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能通过维恩图整理太阳和月球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天窗教学案例小学科学
天窗·慰藉
人造天窗
天窗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