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20-10-09李颂华高龙飞王琦龙彦泽胡彬彬
李颂华 高龙飞 王琦 龙彦泽 胡彬彬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对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其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指向,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思路,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术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国际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因素,校企合作培养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养,还要具备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扩大教育开放的相关要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较强创新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并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是新时代国家开放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国内外之间校企合作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开放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是以英语沟通能力为基础、延伸至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但其人才培养不是简单的“专业英语”+“创新应用能力”+“工程技术知识”的“物理”模块式的培养路径,而是“英语”、“创新应用能力”与“工程技术知识”的培养模式有机契合,既有“物理”的“叠加”方式,更有“化学”的“内化”机制,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需要以相关专业知识为根本、综合能力培养为依托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既需要高校与企业等分别加强培养,也需要国际间相关单位进行合作构建国际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具体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国际化视野、团队协作精神。
2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2.1拓宽国内外合作办学渠道
国内高校应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加大国内外相关高校合作办学力度,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与教学平台。已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中国相关高校发出合作办学的邀请,希望国内的应用型技术类高校与其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办学。高校也应重视创新应用型高层人才的交流培养,可通過高端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2.2加强国际化校企合作
通过国内外相关高校与企业间合作,建立紧密的课程衔接体系,并充分发挥国内外企业的作用,联合开展相关的国际化校企合作项目,增加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创新人才培养手段。使学生们积极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扩展为交流生项目,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到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参与国际项目实施过程,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能够通过国外的交流与实践机会去感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环境等,为将来从事国际事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构建国际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运用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设计包括“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与“国内企业实践”、“国外交流实践”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教学基础上,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国际化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出通晓国际合作准则,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能熟练运用英语沟通交流的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3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国内外相关学校、企业应加强合作,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探索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从人才培养的意识、机制、制度和政策等方面促进国内外校企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新时代开放发展的国际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仝月荣.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01).
[2] 王治江,何冀,谷双.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应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6).
[3] 祖艳凤,李海东.“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思路[A].“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
[4] 茹煜,郑梅生,缑斌丽,李建华,周宏平.依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团队毕业设计——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