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0-09张晓艳
张晓艳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1+X”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如提高课文内容讲课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如“1+NX”群文阅读、灵活组合“1+X”群文阅读的类型、尊重文本的自然特征,通过以上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教材;“1+X”群文阅读教学
从统编版教材角度上来看,对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要求要采取““1+X”教学方式,此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在将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附加课外阅读文章或者是若干篇泛读。“1+X”阅读教学方式与群文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对群文阅读的思维方式有效运用,将单篇阅读来衔接群文阅读,促进群文阅读实践走向日常化。基于此,我们深入研究了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
一、“1+X”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一)提高课文内容讲课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學计划中,融入了课外文章阅读,所以对原有课文讲解的时间要缩小,为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1”部分过程中,对要讲解的内容要仔细筛选,重点为学生讲解课文的核心内容,无形中促使语文将以往“通篇”讲解转换成“精髓”,通过这样的讲课方式,使课文的阅读质量获得提高,培养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将课文的重点部分寻找出来。为“X”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相应的条件,提高“1”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1+X”群文阅读教学来说,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要在讲解一篇文章时,要将以往层层讲解转变为结构化阅读,将较为零散的课外阅读整体化。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也增加了阅读和接受信息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这样的阅读方式,如略读和跳读等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求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1+NX”群文阅读
对于群文阅读来说,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每次阅读时,对其焦点要给予明确,这个焦点指的是文本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文本中的结构。群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基于此,为了顺利开展群文阅读首要条件是对群文阅读的焦点给予明确[1]。通过群文焦点的明确,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提供目标,使师生互动效果获得提高。在以往传统语文课堂上,很难发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复杂性,不断换焦点。
对于一篇精读课文自身进行分析,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但是在焦点上,要求一个焦点可以符合教材的要求,一方面,从一篇精读课文的角度上来看,在阅读时,可以并非都运用“1+X”阅读方式,可以围绕着阅读重点进行“1+X”群文阅读,多进行几次阅读课。对于群文阅读来说,虽然阅读焦点只有一个,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多组群文,这样焦点就多了,而且还能更好地解决这篇精读课文知识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1+NX”组文方式。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梅花魂》时,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有三个。这三个重点分别为对故乡之情要更好地感受、对首尾照应要更好地理解、对人物强烈的情感进行体会。基于此,将这篇课文看做成“1”,将不同组的文本组合,形成多个“1+X”,与《月是故月明》来展开群文阅读,焦点是“物是故乡美”与《月是故月明》构成议题“首尾照应”的群文;与《最后一课》构成体验强烈的情感群文,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文章中三个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灵活组合“1+X”群文阅读的类型
所谓的“1+X”群文阅读的类型有三类,分别为平行类、补充类和解文类。在实践的过程中,文本组合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千变文化。所以在使用这三种类型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困境,基于此,我们要灵活的组合这三种类型[2]。
例如:小学语文在给学生讲解《七律.长征》时,首先教师可以以这篇文章为主文本,来展开群文阅读,可以加上更多的文本,如巧渡金沙江、飞渡泸定桥等,丰富学生对这文章的认识。在阅读文本组合的过程中,对各个文本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把握,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文本。
(三)尊重文本的自然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的文本提前要给予充分了解,深入体会文本的自然特征,并对这种自然特征要尊重,引领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之间的关系,提高的阅读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1+X”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1+X”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0(17):43-46.
[2]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21-23.
[3]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基于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1+X”教学建模——浅谈“1”的定位和“X”的功能[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