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需打造三个“上升循环”
2020-10-09成元
成元
自2020年5月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以来,“双循环”成为中国政府会议上的热词,正引导未来多年中国经济走向。
近日,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喻莺表示,“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中国需系统性地重视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健性的問题,各地也应细化梳理区域内全产业链配置情况,放眼更大区域谋划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她建议关注并打造三个“上升循环”,包括:一是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上升循环,对标国际权威指标提升人才竞争力;二是从“点状产业项目”到“产业链全局观”的上升循环,优化全产业链营商环境;三是从“各自发展”到“协同发展”的上升循环,推进制度创新系统集成。
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新内涵
喻莺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是中国自身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一系列数据表征促进中国强化国内大循环。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和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体量已经达到全球的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全球24%,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但是,推进“双循环”发展格局,也需要重点关注一系列挑战,例如,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仅为50%,核心专利数量仅为美国10%左右,如何进一步提升自主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中国人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1/7左右,有大量低收入人群,如何进一步优化社会分配体系,化“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促进内需消费持续增长?这些是“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需要着力破解的部分关键议题。
她说,“双循环”发展格局,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新内涵。以“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以更强内循环促进更强外循环。开放是不变的主线,因为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缺乏外部竞争、缺乏对新经济要素的感知、缺乏对资本和人才流入的吸纳,难以形成良性可持续的进步逻辑。因此,未来中国将更加充分发挥对内市场化改革的力量和对外开放的力量。对外开放方面,继续完善“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西部大开放等开放布局;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服务业扩大开放;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等制度型开放进行到底;积极融入多边贸易、区域双边贸易协定等,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度和话语权。对内改革方面,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重要保障,以资源、人力、技术、资本、数据等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破除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推动公平且充分的市场竞争。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词是“循环”,需要诸多要素、产业、空间区域的链接、联通、协作,形成无数“小循环”“专线循环”的迭代上升,从而带动“大循环”。
部分关键领域人才培养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结合国内发展阶段和背景,借鉴先进经济体经验,喻莺认为,中国正在面临“人口年龄结构红利”逐步消失的情况,“人口质量红利”,即“人才红利”,如何充分释放成为重要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受高等教育人才的占比、并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力,提高核心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强高质量教育办学和人才内部循环机制。中国在部分关键领域人才的培养、赋能人才持续创新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以国际权威的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系,寻找短板和发力点。例如,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在人才培养、吸引、留存等方面的表现,对全球125个国家和城市进行测评和排名,从而评估全球各国的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人才赋能”“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保留”四个投入型指标,“职业和技术技能”“全球知识技能”两个产出型指标组成。2019年测评数据显示,瑞士、新加坡、美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荷兰、英国、卢森堡囊括了全球人才竞争力前10名,除新加坡外,都位于欧美。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排名第45位,俄罗斯排名第49位。
GTCI研究认为,中国在“人才培养”和“全球知识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均进入全球前30位;但在“人才吸引”和“保留全球优秀人才”方面相对较弱,居于全球60位之后。中国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及时对全球人才大变局作出回应,加强完善国家层面对国际化人才治理的顶层设计。
关键行动是产业链升级
喻莺称,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全球电子、机械等产品的重要供应国。以与产业链上下游国家联系的密切程度来衡量价值链参与度,根据OECD数据,中国价值链参与度为35%左右,远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6%左右),尤其是在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等高度全球化分工领域。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偏低,部分领域国内利润留存极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原料、设备、技术受制于人。“双循环”发展格局关键的行动是产业链升级,增强强度、提升韧性,力推自主研发、国产化,让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她说,中国的大市场为产业链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大市场支持的大规模生产,将所有能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成本降到极具竞争力的程度;大市场支持“大、长、全”的产业链,而并非小规模、单一环节、单一产业。她建议未来各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置于“产业链全局观”进行谋划,研究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全主体的升级保障,聚焦重点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阻碍行业市场主体合规经营的体制机制性因素,解决产业链中的瓶颈和制约,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统筹资源发展、集中力量攻关;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的产业发展水平;着力优化产业配套半径,建立关键产业、龙头企业配套备选清单,形成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创新,“隐形冠军”形成单链特色的发展格局。
喻莺认为,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对“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她建议给各类经济主体平等的待遇、产业进入的公平,打破国内市场各种阻碍要素流通的显性和隐形障碍,破除区域之间、所有制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藩篱,让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在更大范围互补衔接,促进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LINK · 发达国家“双循环”发展启示
喻莺称,美国、德国、日本在特定历史时期,也推行“双循环”模式。以日本为例,20世界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频繁,美国多次在汽车、半导体、电信、金融等领域对日本展开制裁。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经济政策开始从“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转变,经济切换到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模式。为了打造“内循环”经济,日本采用了五方面行之有效的措施,分别是:减税降费,促进消费;财政扩张,举债发展基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发展中小城市,打造均衡发展;提高工资,增加居民收入等。具体来看,日本“双循环”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双循环”的根本是要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高财富分配效率。因此,针对国内市场狭小的情况,日本通过减税降费来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以达到促进消费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由原来最高税率70%降至50%,税率的档次由15个减为6个,梯度从10.5%至70%改为10%至50%,法人税的基本税率由原来的43.3%降至37.5%。税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1987年日本减税达1.5万亿日元,1988年减税达2万亿日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本居民的储蓄率,鼓励了个人消费和投资,扩大了国内需求。二是“双循环”的关键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因此20世纪80年代,日本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尖端技术研发创新。包括缩减石油、钢铁、造船等部门的规模达20%,压缩的人力和资金都投入到新型产业,积极扶持电子通讯、计算机、服务、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等产业,以扩大日本内需,为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教育科研工作,对重点产业实行特别技术引进政策;大力鼓励民间研究机构进行自主研发;政府出巨资设立发明奖、科技立功奖,对科研人员实行奖励。在这些政策的保障下,日本经济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切换至中高端制造业,产业附加值不断上升,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