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2020-10-09潘志福
潘志福
摘 要:英语文化品格是英语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文本中的交际用语、了解日常俗语、探究文化历史背景、开展实践活动这几种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品格。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文化品格;交际用语;俗语;历史背景;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44-02
初中英语教学能夯实学生英语基础,为其后续深入学习英语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健全的英语文化品格,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是这一阶段英语文化品格培养的重点内容。要想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首先要对英语文化进行细致的了解,体验英语交际的氛围,体会日常俗语的产生背景,对比分析两种文化的历史价值,在实践中感受异国的语言情趣。
一、基于文本,审视交际用语
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手资料就是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因此课本文本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材料。教材中的文本有条理、有逻辑地展示了教学内容,其中就包括基于英语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用语。一种语言的交际方式,能够最直接地展示这种语言的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深挖教材,审视其中的交际用语,体验其文化品格。比如,Project English 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2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Sally: Hello! May I speak to Maria? Maria's mother: Who's this, please? Sally: This is Sally.这两句对话就是典型的英语电话交际用语,在西方国家中打电话时使用的语言与我国有着较大的不同。Sally打电话想找Maria,因此在电话接通后就询问可以和Maria通话吗,但接电话的是Maria的妈妈,她妈妈就问“请问你是哪位?”这里用的是“Who 's this?”在英语电话交际中通常用This来指代对方或自己,所以Sally的回答就是“This is Sally.”。
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交际用语进行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标准的英语交际方式和常用语,还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交际用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中文中常见的交际用语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中西方文化在交际用语方面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追溯背景,了解日常俗语
日常俗语都是基于某种文化背景,在特定的文化场景中演变而来的,所以日常俗语中往往蕴含着相应文化背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向学生介绍英语中的日常俗语,并带领学生追溯常见俗语中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快速了解英语俗语背后的生活背景,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初中阶段有很多常见的谚语俗语需要学生掌握,因此教师开展谚语专题介绍十分重要。谚语教学不仅可以健全学生的文化品格,还能助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英语中常见的俗语有“I have a sweet tooth.”“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等。其中“I have a sweet tooth”的字面意思是“我有一个甜牙齿”,肯定是解释不通的,其实际的含义是“我爱吃甜食”,通过牙齿是甜的说明自己对甜食的喜爱。另外,如果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这句话的人不理解其内涵,就会认为是被讽刺为一条狗,但其实这句话是褒义的,是在说“你是一个幸运儿”,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狗通常被视作家庭中的一名正式成员。
可见,对日常俗语中蕴含的生活文化因素进行深入追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形成背景,体验英语国家的生活韵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产生背景。
三、对比历史,分析价值观念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出来的,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需要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两者不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差异的由来。比如,讲解Project English九年级下册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西方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探究中西方历史差异。首先,要复习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是通过道德伦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约束,可以用阴柔、含而不露来概括中国文化内涵。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热爱自由和冒险,因此冒险精神(Adventurous spirit)是西方文化中备受尊崇的文化之一。通过近现代诗歌可以发现,外国诗人更爱大海、狂风暴雨、太阳这些景物,而中國诗人歌颂最多的则是小溪河流、梅兰菊竹、湖光山色和月亮等温柔景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可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历史的对比,学生可以对两者的价值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置身于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感受中西文化差异,并分析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的探究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文化品格,让学生正视中西文化的关系,充分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提高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本领。
四、参与实践,感受异国情趣
实践是加深对西方文化理解的有效手段,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或多媒体展示效果有限,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进度,选择一些西方特色文化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西方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触异国情趣,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比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七年级下册Unit 4 Topic 3 时,教师可以展开有关西方文化节日的实践活动。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就是圣诞节(Christmas)。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次Christmas主题活动,体验这一西方文化。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查阅圣诞节的常用祝福语,准备一些节日活动中用到的圣诞节彩蛋,并在彩蛋上绘制相关的图案。在教室中,可以布置一棵圣诞节必备的圣诞树(Christmas tree),将教室装扮成西式家庭的风格,然后带领学生体验西方国家在圣诞节当天的日常活动,如家人之间互送祝福以及在圣诞袜中放入圣诞节礼物等。
可见,在实践活动中探寻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更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异国不同的情趣氛围,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内涵,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实践探究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渗透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文化品格的分析和探讨,将教材文本、日常俗语及文化历史这三者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并且创造西方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助力学生深刻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和生活的本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熊亦波.例谈如何在英语课中上好中国文化课[J].基础外语教育,2019(04).
[2]张文.加强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刍探[J].成才之路,2019(22).
[3]徐蓓蓓.基于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视角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