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10-09余敏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工匠精神中职

余敏

【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思政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正确引导,同时也为工匠精神的传播提供有效载体。基于此,文章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论述,指出当前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建设融合性教学模式、建构实践类教学体系、建立考核机制等,对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思政课程

引言

工匠精神作为个人、企业、社会、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和时代共识已经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性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从业过程中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理念的高尚要求,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培育工匠精神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也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说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教育,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也不容否定,如果说技能学习解决学生将来“做什么”,那么思政课学习就是解决学生将来“怎么做”的问题,即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的问题。在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缺失“工匠精神”,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了我国中职教育研究者们工作的重心。中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将“工匠精神”巧妙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思政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感悟“工匠精神”、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努力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练就工匠技艺,进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参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工匠精神”?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在诸多丰富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工匠精神的内涵阐释最多的词语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敬业”“淡泊名利”等。精益求精就是要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一丝不苟就是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细致认真;专注敬业就是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产品,把热爱自己的工作作为毕生的追求;淡泊名利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单纯地源自于内心的热爱,不为名利所动。当然,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要正确理解,绝不能以偏概全,钻牛角尖。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待“工匠精神”。譬如“精益求精”绝不是“慢工出细活”。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迈进的关键时代,在我国全面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自动化程度升级、追求大批量生产、企业把效率视作生命的今天,还追求传统的“文火慢炖”“慢工出细活”的做法,已无法满足市场对效率的追求,与时代的发展是不相符的。因此,创新生产模式、改进生产技术、依托智能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才是新时代所崇尚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次,“一丝不苟”“专注敬业”也绝不是“机械地重复”某一件工作。因为工匠首先是人,是有灵魂的人,他与机器是有本质区别的。机器的工作是机械的,是重复性的,其工作质量是直线型的。而人在重复性的工作中会不断熟练技能,提高技能,并不断创造工具,改进工作方法,其工作质量是动态上升的,这就是工匠不同于常人的优秀品质,所以,新时代需要踏实认真的技术工人,更需要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

2.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研究

2.1建设融合性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主要是以思想意识传输为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思想、理念引导层面来将,思政课程体系可作为工匠精神传播的有效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下,工匠精神与思政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在基础课程设定过程中,教师应对思政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思想同步、价值同步的知识章节,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课程体系中,以达到隐性教学目的。例如,将核心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美德相融合,通过历史角度向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理念,彰显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此种文化则将对学生的思想体系进行引导,令学生正视自身与社会发展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为学生树立职业观念,此种形式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是最适合的教育形式。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将工匠精神作为背景,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依托于精神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阐明工匠精神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深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意识共鸣下,完善学生的品格,令学生认知到自身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来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内控监管,令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2.2营造融入“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中职思政课“工匠精神”的融入还需要从全方位进行氛围的营造,不断创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此才能够实现“工匠精神”的升华,让学生无时无刻处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思想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实现“工匠精神”融入的隐形教育模式,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能够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且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将“工匠精神”进行不断的融入,将其内容和典型的事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当中。这些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给中职学生带来极大的感染。为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学习“工匠精神”、提升“工匠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校园文化的氛围环境建设过程当中,要灵活地利用多种渠道去进行工匠精神的融入和渗透,让中职学生能够无时无刻不面对工匠精神理念的冲击,并做到全面深入的认知。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知识讲座、文化活动,以来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3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在当前思政学科实际教育的时候,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手段较为单一,导致课程内容的说服力需要提高。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把课堂重点放置在学生的道德方面,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这样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道德素养。教师在实际设置教育目标的时候,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之下,一方面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实现实践活动和课本内容之间的有效融合,在实践活动顺利展开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创新认知与敬业精神的含义,并且将其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渗透工匠精神,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结合学生职业方面的实际需求情况,把思政教学活动与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有效地整合起来。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含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学科实际教学的时候,需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提升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主动投入到思政课程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思政素養与综合能力,保证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结语

总之,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在思政课中将工匠精神契合化,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多渠道拓展教育形式,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黎敏.论中职学校团委工作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2]李繁.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04):73-75.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工匠精神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