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09陶然

青年时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共青团员新时代高职院校

陶然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想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大学生,就必须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团员意识。基于此,本文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的重要意义,提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的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这一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员;团员意识;新时代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进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先进青年的聚集地,担负着培养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其中共青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政治意识淡薄、组织意识涣散等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团干部要进一步推进团员意识引领工作,引导广大团员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价值意识和学习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团组织是学校党组织与青年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应不断提升其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想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大学生,就必须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团员意识。高职院校开展各类有效增强团员意识的教育活动,将党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政策贯彻到团员意识教育,可以促使团员在学习中践行,增长个人才干,增强自身先进性意识。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团员意识意识教育活动,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团员青年,并带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开展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为其提供组织化成长空间,能够使学生获得组织归属感,能够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的作用。可见,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员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团员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调查发现,部分团员并不清楚共青团的全称和性质,存在着身为团员却从来不参与任何团组织活动的现象。

(二)团员身份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共青团员,但个别学生无视团员身份、团员荣誉感淡薄、责任感不强、先进性不足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团员存在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这极大地影响了共青团员的形象。

(三)团员政治意识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团员多为95后、00后,思想较为开放,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但也普遍存在政治意识薄弱的问题。部分团员缺乏了解国家大事、国家方针政策、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团员受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追求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团员日常学习、生活消极散漫、无视校纪校规的现象也逐渐普遍。

(四)团员的模范意识不强

共青团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这就要求团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就高职院校学生团员的表现而言,其模范意识并不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只以普通青年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没有体现出团员的先进性,也没有较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五)团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作为高职院校先进学生组织的代表,高职院校的共青团组织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有团员反馈,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团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对基层团组织缺乏管理与指导,导致团组织自身缺乏凝聚力,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团员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

四、高职院校团员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团组织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部分学生团员缺乏理想信念和先锋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基层团组织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仅采用理论宣讲的形式,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理想。并且,部分基层团支部还存在开展活动落实不到位,思想引领活动缺乏特色,基层团干部素质不高,线上线下联动不足,主题团日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

(二)部分团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学生团员思想较为活跃、不够成熟,缺乏自我约束力,极易受到诱惑而迷失自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团员对新鲜事物普遍存在着较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此外,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部分团员还出现了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情况,这导致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懈怠、冷漠。

(三)团员价值观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团员缺乏对共青团组织的深刻了解,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团组织的活动普遍缺乏科学思想指导的、鲜明的活动主题,这影响了共青团组织形象的严肃性、权威性,进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团员不再重视、不积极参与团组织活动。所以,高职院校要建设有理想、有组织、有担当、有纪律的共青团组织,以加强对学生团员的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团员深入了解共青团发展史,积极关心团内部工作、自觉遵守团员规范。

五、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的对策

(一)严格管理制度,增强团员意识

为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增强团员的团员意识,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划分团员的职责任务,严格规范团员的行为。例如,团组织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坚持学习团的基础知识,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持续纵深发展学习活动,将学习活动内容下沉至基层团支部;组织团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团章、团史和团内相关文件;同时,不断加强学校团校建设,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促使广大团员提升团员意识。

(二)加强团组织建设,规范团员培养

高职院校團组织要做好自身的建设工作,以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提高团组织的权威性。首先,引导团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通过骨干培训班培养团干部专业技能、强化团干部服务意识等,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再次,团组织建设应当与党支部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利用党建带团建的方式,规范团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如通过召开团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三会两制一课”等活动,着力提升基层团组织基础建设;按照党支部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团支部人员配备,明确支部委员责任,增强团支部凝聚力。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团员意识

学生在哪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到哪里。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创新共青团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拓宽团员的学习实践路径;通过将团员意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设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发表团员愿意看、肯分享、爱讨论的教育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吸引、凝聚广大团员参与线上学习和宣传,增强团员身份的认知感;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团课、主题教育活动、线上答题等学习测试丰富共青团工作形式。

(四)加强实践育人,提升团员意识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应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工作内容,把理论学习与“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让团员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团员的思想意识;还可以通过开展团员社会实践、创新引领等系列活动,激发团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团员参与团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也可以提升广大学生的团员意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团的时代定位、历史责任。

(五)加强队伍建设,发挥育人职能

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全专职团干部,建立健全高校团组织,才能通过组织的力量激发团干部担当作为,带动青年学生学习,夯实团的基础,提高青年学生的现实获得感和组织归属感。专职团干部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基层团组织,运用团干部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方法,了解青年学生的网络学习、家庭生活、毕业求职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学校搜集学生反馈意见,通过在思想上了解青年的思想状态,了解团组织在青年心中的作用和位置,了解青年对组织的所思、所想、所盼,从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团员意识。

六、结语

团员意识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所属、力量之源。从严治团工作开展以来,团中央对共青团员意识的培养及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指导。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优秀青年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注重团员意识培养及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尊重教育规律,而且需要结合时代的具体特点,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团员意识,使团员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先进作用。

猜你喜欢

共青团员新时代高职院校
香格里拉栽树的女共青团员(外一首)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