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企合作共育正确就业观

2020-10-09玉小冰

青年时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就业观能力培养校企合作

玉小冰

摘 要:目前,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因此,高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深化对社会要求的理解,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以应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发展。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论述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观树立的途径,希望能为高校带来启发。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校;就业观;能力培养

一、引言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帮助学生树立完整正确的就业观,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建立毕业生的就业平台,以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但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实习机制不完善、大学实习生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三方协议的签订。针对当前校企合作所产生的问题,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修改大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抓住校企合作所带来的机遇,将校企合作践行到实处。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的扩建,高校的规模不断增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社会学家和政府通力合作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2014年高校毕业生突破700万,2015年的毕业生已经到达749万[1],“就业难”的问题较为普遍。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国开始实施校企合作,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观。此项实践活动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树立劳动观念获得实践经验的同时,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加入校企合作的活动,高校大学生可以加速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经历职场生活,广泛接触社会,能让大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并锻炼自主能力,为后续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扩大就业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

校企合作所不仅对高校毕业生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高校和企业带来积极影响。推进校企合作,能使高校毕业生积累丰富经验,还能促使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为企业输送了中高端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还能稳固学生在行业内的地位,提高高校的就业率,提升高校的口碑。

(三)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高校作为大学生学生和职场人员最后的衔接点,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在推进校企合作后,高校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实践经验,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还能在入岗工作后更快适应工作,更快熟知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要求。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通过校企合作,许多学生可以进入青睐的企业实习,如果表现良好,甚至可以直接在毕业后留任。对用人单位来说,这样也可以减少招聘的时间、减少帮助刚入职的毕业生适应职场生活的时间,缩减了人力培养成本[2]。

(四)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是鼓励他们到基层到私企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就业率,还能扶助私人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家对毕业生实行相关援助制度,用以保证毕业生的基本权益。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认清自身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的能力作出调整,以适应用人岗位的要求,丰富自身的实际经验。更重要的是,参加校企合作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找出自己的劣势并及时改正,端正工作态度,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规划好未来自己的职业方向,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三、在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实习制度还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基本权益没有强大的保障

近年来毕业生数量急速增长,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就业率,防止“毕业就是失业”情况出现,学校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国家也采取措施用以保障毕业生的基本权益[3]。尽管高校和政府都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途径,以切实保障毕业生的基本权益,但对于正在实习的毕业生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他们的劳动所得。

(二)缺乏对大学生实习的过程管理

高校作为大学生校企合作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指导教师要对相关的企业有透彻的理解,对学生和企业有很强的责任心,指导的内容不能拘泥于形式,还需要对核心业务进行培训[4]。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多数高校并不重视对于大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且相应考评制度不健全,将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的实习报告作为唯一考核内容,严重降低了考核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实习负担,打消了学生实习工作的积极性[5]。

(三)相关责任没有划分好,影响三方协议的签订

为了落实政府的监管制度,进一步保护好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益,需要签订三方协议,用以增进三方的交流,明确三方的责任划分,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保护,还可以对学生的工作态度起到约束作用,以保障企业的利益。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以及企业并不重视协议的签订,即使签订协议,也未在其中划分好相关责任,这就为争端事故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出现问题后无法快速有效得到解决,损害三方利益[6]。

(四)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不够端正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深受家庭的宠爱,容易养成骄纵的个性。在找工作时,学生难免受这种性格影响,眼高手低、缺乏劳动观念,不注重艰苦创新观念,缺乏坚定的心理素质。这不利于正确就业观的树立,对之后工作的顺利開展也会造成极大阻碍,学生不适应工作环境,自然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

四、校企合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培养方式

(一)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提前对学生灌输相关就业理念,以期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需要充分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就业资源,以市场为先导,采取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身所缺乏的素质,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锻炼并培养此种能力。

(二)指导教师的培养上强调“双师”素质

在进行校企合作中,指导教师这一环节极为重要,可以说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因此,要注重指导教师的培养,将其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教师。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定期培养,全面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从校外引入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以及指导经验丰富的学者,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三)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正确就业观的培养仅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才是促使学生更好适应岗位需求的关键内容,其中不仅包括正确择業观、就业观的树立,还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要拓宽教育视野,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培养进全面、综合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7]。

五、结语

目前,大部分高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率,都会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这不仅有益于巩固高校在相关专业的地位,还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从而在毕业后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为此,需要以增加实际经验为依托,同时注重校企双方两者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兼顾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开创崭新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蒋晶晶,关胜,于茜.信息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5):247.

[2]杨柳青.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20(4):96.

[3]邓蕾.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营机制探究[J].福建茶叶,2020(4):180-181.

[4]陈飞洋,王雅迪,韩梓仪,等.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构建农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J].福建茶叶,2020(4):217.

[5]王立湖.职业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2S”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35.

[6]李彦晶,张亚萍,包尔慨,等.应用型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策略研究——以汽车类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0(5):71-73.

[7]张红延,李光远.走更加出彩的校企合作之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托管办学”改革实践纪实[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4):6-10.

猜你喜欢

就业观能力培养校企合作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