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能力视角下民族高校英语翻译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0-10-09吴坤
摘 要: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由单句翻译调整为段落翻译,考试题型的变革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学生汉译英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材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和课堂观测等研究方法,分析民族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翻译教材的使用现状及翻译能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尝试对基于学生需求和融入地方特色的翻译教材建设进行探索,以发挥教材的积极促进作用,为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助力。
关键词: 翻译能力 民族高校 翻译教材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项全国性的标准化测试,自诞生以来,在考试内容、题型、计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目标是更准确考量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对翻译的考核技能进行了如下说明:翻译部分考核学生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语言知识将主题熟悉、内容浅显、意思完整的汉语段落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其中,对语篇层面的技能要求详述为“用英语准确、完整地表达汉语段落的信息,译文结构清晰,语篇连贯,语言通顺”。新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的汉译英能力,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忠实连贯地传达原文内容,用词和句式较为恰当,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能运用基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基本工具,是考核课程教学水准和效果的关键前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现行多部大学英语教材没有对翻译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鲜有涉及培养翻译能力的具体标准,课后翻译作业多以课文中出现的词汇或语法现象为主进行练习,局限于对课文语言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检查,难以满足针对翻译教学需要和学生考试需要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训练需求。新题型要求翻译教材必须同时注重翻译知识和技巧的讲解、注重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英语表达方式的积累、注重文化差异、注重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改革的背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和课堂观测等研究方法,对本校学生的翻译学习特点和需求、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翻译教材的使用现状及翻译能力发展阶段的特点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翻译教学讲义的改进和优化方面下大力气,努力尝试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满足师生需求的翻译教材体系,以发挥翻译教材对翻译教学的促进作用。民族高校学生的生源组成、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培养的质量。(蓝建青&徐玮,2008:169)翻译能力视角下适合民族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材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对“翻译能力”研究的回顾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对翻译能力进行了诸多有益探讨。Harris(1978)指出翻译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语言技能”,指双语者具有的一种天生的语言能力,此能力会随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Shreve(1997)認为翻译能力不等同于双语能力,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际能力,每个人都有交际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翻译能力,翻译能力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发展而来的。王树槐和王若维(2008)提出,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是翻译教学理论研究的起点。马会娟和管兴忠(2010)认为汉译英能力包括双语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及查询资料的能力。
三、对翻译教材使用情况和学生需求的调查研究
截至2019年,北方民族大学有包括硕士生、本科生和预科生在内2万余人在读,学生群体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全校总人数的60%。然而,基于语言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生源和结构的差异代表了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差距悬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变得复杂多样。(吴坤&张玫,2018:64)
(一)问卷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民族情况进行摸排,对基本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经历和掌握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翻译教学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对大学英语翻译课堂语言生态环境和教材编写问题进行有效探析。
与普通高校的外语教育有所不同,民族院校的外语教育面对的语言生态环境比较复杂。该研究以本校2018级4个教学班级共计238名学生为对象,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全部收回。他们分别来自汉、回、壮、满、蒙、藏、土家、傣、苗、彝、白、维吾尔、布依、仫佬、畲等15个民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英语学习经历和体验,不同民族地区各阶段英语师资和教学水平差异甚远。调查发现,研究对象都以汉语进行交流,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少数几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全部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前皆已学过英语,其中,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占58.2%,高中阶段开始英语学习的学生占8.3%,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为32.7%,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的为0.8%。因此,相对而言,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授课对象是一个以汉语为主,多种语言、方言和多元文化共生的群体,英语知识和技能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87.6%的学生对大学英语翻译学习感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翻译能力。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翻译学习是感兴趣的,而且已经认识到了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在回答翻译学习目的这一问题时,91.8%的学生选择了“参加各类考试”,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翻译学习能够“增强就业能力”,学生进行翻译学习、通过考试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标需求是明确而急迫的。当问及翻译的主要困难时(多选题),78.5%的学生选择了“句子表达”,66.2%的学生选择了“翻译技巧不足”,37.9%的学生选择了“词汇量不足”,26.7%的学生选择了“不熟悉翻译主题”。当被问及翻译教学中需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时(多选题),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语法、句型结构解释”,“文化介绍”和“翻译技巧”的选择比例高于“翻译理论”,可见学生的翻译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语言基本功和翻译技巧两个方面。关于对现有翻译教材的使用情况,93.2%的学生认为未能充分满足对翻译学习的需求。
(二)访谈。
在项目准备阶段,回顾和借鉴相关理论,初步拟定访谈提纲,在项目实施阶段,针对翻译困难、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材使用情况等确定了访谈问题。受访者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愿原则,总体情况如下:受访学生人数占课堂活动参与度高,对提高翻译能力的愿望迫切,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总体来看,受访学生较为普遍的观点如下:第一,“懂英语就会翻译”是一个错误观念,需要扎实的双语基本功,需要系统学习翻译技巧;第二,翻译教学和教材中,例子缺乏时代感,比较陈旧,难以提起兴趣;第三,现有教材中,句子翻译居多,忽视篇章连贯性训练,与考试要求有一定的脱节;第四,以往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中,缺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言对比意识,翻译能力提高比较困难。第五,对“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的学习时效性强,对翻译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四、对翻译教材编写的探索
(一)注重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笔者及团队成员从英汉语言系统的宏观对比研究入手,就综合语与分析语、形合与意合、抽象与具体、静态与动态、被动与主动、物称与人称这六个层面,对其在教案讲义中的改进和优化下大力气,并积极加强课堂教学范例赏析活动。通过课堂观测,笔者发现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师生互动,而且强化了学生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系列课程包括教师讲授、学生展示、互动讨论、翻译实训和课堂测验,在课程结束之际,学生们写下了学习和实践感受。学生们普遍认为,基于汉英语言对比的翻译课程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切实感受到了语言魅力,有助于更深刻全方位地认识母语,以及语言系统比较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既然语言对比分析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必经之路,那么两种语言文化对比应该成为适合民族高校的翻译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融翻译理论技巧、应试策略和地方特色于一体,以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
笔者及团队成员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英汉互译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皆有不足。学生在翻译实践时普遍缺乏语言文化对比意识,对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缺乏足够的认识,翻译技巧的运用不够熟练,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一本适应性高的教材,应该对翻译基础知识、汉英语言文化对比进行简要的梳理,应该强调翻译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对比是翻译实践的基本和有效途径,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提升应建立在汉英两种语言与文化异同对比的基础之上。
笔者以“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系列课程的讲授为节点,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汉英段落翻译的课堂测验,前测段落翻译主题为宁夏民间歌曲“花儿”,后测段落翻译主题为“宁夏独特的乐器”,两段文本涉及的内容相似,即具有地方特色的宁夏社会艺术文化,后测文本较之前测文本难度加大。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学生对此翻译主题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翻译热情高涨;在前测段落翻译中,学生译文的问题集中在词汇、句型结构、篇章连贯及翻译技巧等方面,而后测译文情况显示,通过对汉英语言系统差异的学习,学生在句子建构和篇章连贯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由此可见,翻译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上升的过程。
总之,基于民族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教师课堂观测和翻译技能前后测验结果对比,优秀的翻译教材应该以翻译理论知识为先导,以英汉对比分析为主轴,以实例讲解训练为辅助,以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将理论技巧讲解与应试策略介绍相结合,将知识学习与技巧应用相贯通,在已有成果基礎上引入先进的编写理念,并使用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翻译实践材料以强化实用性和趣味性。
五、对翻译教材编写原则的思考
评价教材最重要的两个科学性问题,其中之一是“难易程度要和师生水平相适应,尤其是和学生的水平相适应”(杨自俭,2006:37)。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笔者对满足民族高校师生需求,特别是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原则形成了一定的认识:编入汉英两种语言文化比较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编入具有地方特色的翻译资料,体现宣传和服务地方的职能;关注翻译过程而不是翻译结果,注重译者阐释、译文评析和译后反思;文体多样,将文学体裁和实用文体相结合,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材料选择应多元化且具有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强调语篇意识,提高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六、结语
教材建设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要前提。(董娜,2011:195)由于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对翻译教材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发现,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基于学生需求和融入地方特色的翻译教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族高校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arris,Brian and Bianca Sherwood:“Translating as an Innate Skill” In D.. Gerver and H. W. Sinaiko(eds.), Language,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M]. New York,Plenum,1978:155-170.
[2]Shreve,Gregory M.. “Cogni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Joseph H.Danks, Gregory M.Shreve,Stephen B.. Fountain and Michael K.. McBeath(eds.), 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7:120-136.
[3]董娜.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改革[J].北方文学,2011(4):195.
[4]蓝建青,徐玮.翻译教学与教材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9.
[5]马会娟,管兴忠.发展学习者的汉译英能力——以北外本科笔译教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0(5):39-44.
[6]王树槐,王若纬.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2008(5):80-88.
[7]吴坤,张玫.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教学的应用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学园,2018(12):64.
[8]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37.
基金项目:2019年北方民族大学一般科研项目“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2019XYSWY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