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角下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及课程建设

2020-10-09程海东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

程海东

摘   要: 基于中俄两国教育领域的互通互补性,探讨中俄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以“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史”通识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索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路径,重点研究通识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互动、优化考核体系等,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与比较思维。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通识教育   中俄教育发展比较   历史思维   比较思维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定义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45)。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我国一直在探索通识教育的中国路径,特别是在十九大以后,高等教育改革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通识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愈加凸显,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重新审视,准确定位,探索一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通识教育路径[2](55-57)。

1.通识课程建设研究现状

1.1我国通识教育建设主要问题和重点领域

通识教育是一个意蕴丰富、具有多维性、时代性、地域性且极富争议的概念[3](181-185)。世界性的通识教育依据哲学基础、课程体系和历史路径可以划分为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大类型。这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概括来说美国模式强调通识教育的学科独立性,而欧洲模式则重在与专业教育的融合[4](3-13)。

我国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对这两种方案的借鉴和学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以国外知名高校为范本,结合我国国情、校情,已衍生出较为知名的通识教育典型模式,如北京大学模式(实验班+选修课模式)、武汉大学模式(全校性选修课模式)、复旦大学模式(成立通识教育本科学院)。但整体而言,我国的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仍处于探索期,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匮乏,实践研究缺少特色,尚未形成学者、教师、学生均认可的通识教育模式[3](181-185)。

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发展,不少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文献整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近30年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问题等,不少学者采用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沈君,高淑琦(2016)运用CiteSpace工具分析了1980年—2015年期间“中国知网”有关通识课程的核心文献,认为国内早期主要以选修课为切入点研究通识教育,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专科院校[3](181-185)。林琳,安泽会(2017)分析了1987年—2016年间866篇专题文献,分析得出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热点是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特别开始重视本土化路径的探索[5](36-42+122)。刘文(2018)以3576篇知网文献为数据,更加全面分析了我国通识教育30年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概念和内涵研究、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等[6]。

1.2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研究

我国通识教育针对应用型人才的通识教育研究较少,国内学者陈萍等(2009)较早地就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识教育之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用性,并给出了相关建议[7](53-56)。黄国华,孙淑娟(2009)考察了通识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肯定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8](18-20)。丁嫣(2009)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举措进行了研究[9](35-37),杨兴林(2010)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通识教育奠基,要做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科学适宜选择课程内容,严格规范教学过程[10](164-166)。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后,大部分地方高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但部分高校在转型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的教育。针对这种现象,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教育的问题,高志贤,莫虹,林春波(2018)分析了国内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并从树立正确价值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教师队伍培养及教育方式的探索等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11](66-68)。

不少学者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细化研究,如曹大辉,邱开金(2018)以台湾地区高校为例,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12](72-76);杨晓玲(2017)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13](39-41),高文丹(2016)研究了如何构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工具与人文课程、健康与安全课程、创业就业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及第二课堂六个课程模块构成的通识课程体系,为地方高校通识课程设计提供了借鉴[14](101-104)。

2.通识教育视角下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及“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史”课程设计

2.1中俄教育发展比较的现实意义

中俄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同时,俄罗斯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俄罗斯以其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这一切都与其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密不可分的。进行中俄教育发展观察与比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更深层的意义。身处欧美流行文化占据传播优势的互联网媒体环境中,通过教育比较这一视角了解俄罗斯,能够避免对涉及俄罗斯及相关文化的问题发生误解、误读,形成正确的、多元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教育发展的特性,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教育、文化特质,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2.2“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史”课程简介

“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史”作为通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產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古以来中俄教育制度的发展脉络,包括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政策的制定及教育实施的史实等;二是中国和俄罗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要教育流派的教育主张。

为了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多元化目标,即培养现代公民,帮助学生形成理性,使学生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15](66-71),本课程设计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思维方式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中俄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的源起、发展与整合的历程,特别是能够领悟独特的俄罗斯教育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两国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经济基础、政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形成对两国社会文化及教育发展的整体知识脉络,并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3“中俄教育发展比较史”课程建设

2.3.1课程内容建设

该课程属于学科比较史的范畴,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教育的学科内容,主张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当代中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在不同国别、民族和地区文明背景下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以期比较和借鉴。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开设比较史类课程尚属于探索阶段,尤其是与俄罗斯有关的通识比较课程更不多见,尽管国内有关中俄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面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普遍缺乏了解的非俄语专业学生讲述“中俄教育发展比较”这一宏大命题,仍然是一个挑战。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比较的思路,既有历时的比较,又重视“共时”比较,在保证课程内容和史实连贯的前提下,梳理中俄两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讲解节点性的事件、人物和思想,力求帮助学生建立横向对比的历史坐标系,形成历史比较的思维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诉求和已有的背景知识基础情况,我们设计课前问卷,以便更好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从目前课前问卷情况来看,学生在上课之前对于本门课程,特别是对俄罗斯的关注度较低,了解程度偏低,了解俄罗斯的渠道也相对有限。以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为例:

第1题主要调查学生在这门课之前,是否了解俄罗斯。问卷中表示“一般了解”占20%,“不怎么了解”占52.73%,“完全不了解”占27.27%。第2题是学生了解俄罗斯相关知识的渠道。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俄罗斯占67.27%,通过“电视新闻联播”了解俄罗斯占56.36%,其他渠道还涉及相关图书和杂志等。第3题了解学生对俄罗斯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经常关注”为1.82%,“会关注”为27.27%,“不怎么关注”为70.91%。另外,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我们还就关注角度进行了问卷统计。在多个选项中,社会趣闻的關注度最高占45.45%;政治动态和军事动态关注度为次高,均为38.18%,其次是教育文化和科技信息,分别为21.82%和18.18%,关注度最低的是经济发展,为10.91%。

2.3.2课程资源建设

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综合了国内出版的有关俄罗斯教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同时融入部分有关俄罗斯历史发展、俄罗斯文化、外国教育发展史等专题内容的在线课程资源,如爱课程网站的相关资源,初步完成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目前该课程使用的主要在线或视频资源列表如下:(1)《大国崛起》纪录片俄罗斯部分,(2)《金砖之国》纪录片俄罗斯部分,(3)10分钟看懂俄罗斯历史短片,(4)俄罗斯影视剧《战斗民族养成记》等。在线课程资源:(1)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2)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

2.3.3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史论课程的接受程度,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参与性,本学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跨专业建立课程学习任务小组,定期发布课程任务。(2)针对重点专题发布讨论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增强小组成员的相互了解和磨合。(3)中俄教育、历史文化主题的经典阅读分享。研读经典是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特征,依然受到重视。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和著作,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思想和智慧。为了增强学生对相关教育发展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文献阅读的能力,提高不同专业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能力,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要求学生查找并推荐有关经典教育类和俄罗斯文化历史类书籍,并讲解分享理由和重点内容,收到了较好效果。经过2017年—2018年春季学期和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的教学,以“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小组阅读”形式完成的阅读书目主要有:《一本书看透俄罗斯》《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中俄苏教育交流的演变》《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俄国教育史》《娜塔莎之舞》《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俄罗斯人性格探秘》等。(4)在教学过程中还在部分专题加入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作,通过弹幕和投稿等收集学生反馈和想法,总体上教学互动效果良好。

2.3.4考核和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了多元考核体系,重视学生的过程考核和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成绩的构成为:个人课堂发言20%+考勤10%+小组专题讨论20%+期末课程论文50%。在课程论文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每个专题推荐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目,为学生进行课程论文选题做准备,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表明,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认可度较好。

3.教学效果评测和未来建设思路

3.1教学效果评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跟踪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和学习效果,学期末教学效果问卷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本学期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两个学期的反馈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认可度较高,但在教学互动环节、课程趣味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3.2未来建设思路

(1)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归并专题内容,增加比较研究的角度。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视频和网络资源建设,争取依托相关混合式课程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加强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法研究,借鉴国内外通识课程经验,特别是引入最新的俄罗斯教育咨询和信息资源,同时加强课程的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林琳.新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8(02).

[3]沈君,高淑琦.高校《通识课》领域文献计量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8).

[4]孙华.通识教育的理想类型[J].教育学术月刊,2015(04).

[5]林琳,安泽会.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进展:网络、热点及演化——基于CNKI数据库814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高教探索,2017(05).

[6]刘文.通识教育研究三十年:热点聚焦与前沿探讨[J].教育评论,2018(1).

[7]陈萍,柴鸿斌,穆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8]黄国华,孙淑娟.通识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分析——以新建本科院校为考察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03).

[9]丁嫣.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举措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06).

[10]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11]高志贤,莫虹,林春波.应用型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0).

[12]曹大辉,邱开金.基于核心素养的台湾高校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02).

[13]高文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0).

[14]杨晓玲.应用型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24).

[15]朱镜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7).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历史想象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高中历史教学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