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解-合成”的合作策略在热转印课堂中的应用

2020-10-09王文艳

新一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分解合成综合实践

王文艳

摘 要: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课堂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低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弊端。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效度,通过多次的实践摸索,推出了以“分解—合成”为主要策略的小组合作形式,这里以在热转印课程中的实施为例,阐述此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不足。希望以此为教学案例,推动其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热转印;合作;“分解—合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推出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和目标、活动内容等指明了方向,它明确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组织方式,但如何合作,如何组织,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应用背景

(一)小组合作中常见的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学生差异性大,有些学生不能完成承担任务,导致整个组完不成制作,同组学生意见大;(2)活动时间短,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制作不出高质量作品;(3)组与组之间形成分离,组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沟通与合作;(4)每个学生都忙于自己的事,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二)“分解—合成”的小组合作策略

“分解—合成”的小组合作策略是指先将活动任务进行按组分解,各组任务都不同,最后通过各组的任务合成完成一个作品,即全班同学完成一个活动任务,是大家的共同参与制作出一个精美作品。不再单一地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比,全班作为一个整体,像是一个企业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和推广,这在以往的综合实践课堂上还很少出现。

(三)热转印课程

热转印课程是利用热转印技术在手机壳、T恤等材料上印制出精美的图案,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个个性作品。比如,在一件空白T恤衫上印上全班集体照,在一个钥匙扣上印上一个图标等。它的制作分为四个过程:确立主题、图案设计、图片的扫描、编辑和打印、烫画机烫印,学生通过了解、体验这些设备提升科学素养,最后以产品宣传的方式介绍设计理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享意识。

二、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分解—合成”的合作策略,在班内成立一个公司,把学生划分为四个部门,分别是设计部、信息技术部、设备部和宣传部。对每个部门进行了具体分工,通过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完成整个公司的产片即作品,推向市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相应部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性。虽然活动内容一样,但形式的不同,使整个课堂发生了彻底改变。学生在此课堂上,既要了解公司的基本组成,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更要通力合作,心往一处想,这样才能完成出一个作品。

(二)实施效果

经过这样的改变后,每个部门学生共同合作探究完成本部门任务,不因为一个部门掉队影响整个班级的制作成果,组内合作性显著提高。由于每个学生是根据其特长选择的部门,人人都各尽其才,即使存在学生能力差異,也因目标的驱动磨平了差异,协同完成任务。此外,学生活动时间充裕,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作品,展现出一个班级的靓丽风采,达到以课程和活动育人的教学目标。在展评环节,又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分享给全班同学,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独有的价值体验。当然,这种活动形式使那些原本在某一方面不擅长的同学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和学习,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摸索中补足。

三、实施意义

(一)提供学习的情境

“分解—合成”的合作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根据个人的能力特点选择自身的任务,给予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的思考和实践时间。在活动中,组内、组间密切合作,不断地交流完善方案,完成制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教”,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机会和亲身经历的情境。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时期是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虽然孩子们还未参与社会生活,却要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准备,与人沟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直在课堂上贯彻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说只能停留表面,没有切身感受,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必要性,只有营造了学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情境,他们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分解—合成”的合作策略使学生既能展现自身价值,又在作品合成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创新思维的展现

纲要中对创意物化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创新思维是学生面向未来并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在以“分解—合成”为合作策略的课堂上,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和创作者,利用新的仪器设备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不想,每个学生都尽力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整个组出一份力,为整个班尽一份心,自然完成整个设计制作过程。

综上所述,“分解—合成”的合作策略在热转印课堂上展示出了其独有价值,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意识,弥补了之前小组合作中的不足,为综合实践课堂形式提供了新样本。当然,能不能将此策略普及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课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验证,期待综合实践的同仁们批评指正,共同丰富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

[4]姜平.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0,(12).

[5]窦桂梅.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育人体系建构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2014,(2).

[6]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7]周宝英.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求知的乐园[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2).

猜你喜欢

分解合成综合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分解
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RGO/MnO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考察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满文单词合成系统的设计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大宗商品期货风险的分解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