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第三方评价

2020-10-09杨永昌蔡东霞崔佳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以人为本高校

杨永昌 蔡东霞 崔佳

摘   要: 随着团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共青团改革已逐步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前期改革成效如何?对于改革成效,谁最有发言权?接下来在改革深水区该何去何从?本文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现状,分析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介入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的优势,探讨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路径,以期有助于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   共青团工作   第三方评价

近年来,随着共青团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高校共青团改革逐步进入攻坚阶段。相对于地方共青团改革,高校共青团改革具有“船小好掉头”的天然优势,改革牵涉面不广,改革阻力较小,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因此,试图以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索建立更关注基层、更关注过程、方式更灵活、评价主体更多元、评价标准更开放的评价方式,满足共青团事业日益发展需要。

1.一些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状况

一些高校对于共青团工作的评价,往往以发展党团员数量或开展活动的次数、规模等量化指标和简单的线性推理,孤立、静止地评价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忽视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的对象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人本因素,忽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社会需求的鲜活实践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共青团工作的活力和创新力。共青团工作的核心是思想引领,“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创新性和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2](132-135)。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都是从关心人、理解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内在心理需求[3](155-157)。因此,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是当前高校思想引领的要义,也是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有效选择。

课题组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思想引领方面的成效仍不明显,共青团工作成效的评价主要由上级团委承担,很少引入专门的评价机构参与到共青团工作考核中。调研数据统计表明,一些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主要呈现出以下问题:

1.1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缺乏规范性。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成效以上级党委和团委的评价数据为主,部分参考所在学校学生的评价,极少学校引入外界社会评价系统参与到共青团工作的绩效考评中,第三方评价机构到教育管理领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普遍存在。80%以上校级共青团组织对院系级共青团组织的评价以所在团支部一年获得奖项、荣誉、开展活动的情况等为硬性指标,很少关注所在团支部广大青年团员的思想进步程度、身心健康、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考评校级共青团组织一般是教育厅、团省委、高校共青团工委等机构,以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建设等的情况为主要参考依据;国家层面和省部级层面对共青团组织的单独评估很少,主要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依托。

1.2评价客体难以量化,缺乏系统性。

高校共青团工作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提高广大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为己任,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评价有独特性。因此,实际评价过程中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评价标准很难界定,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以学生活动为例,一次活动开展效果如何?学生受益多大?不参与考评的活动、对绩效考评影响系数不大的活动开展的必要性有多大?在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和方法的情况下,很多活动难以评价,使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埋下隐患。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共青团工作考评中根本考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等人本主义指标。一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绩效考评是拉入学生工作中统一核算,共青团工作考评的成绩在整个学生工作绩效考评成绩中的比重不高,无形中对共青团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1.3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

与国外一些学生事务管理比较规范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绩效测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主要围绕组织建设、主题活动、宣传报道、创新创业、挑战杯、志愿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展开,重点关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对受教育者的感受、参与活动的受益程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发展、对促进广大青年团员思想意识增强等因素考虑得不多。评价方法上主要是自评与核对相结合,相对于有第三方评价机构或团队参与测评的做法,目前这种简单的自评核对法在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很难保障。

2.第三方评价机构介入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的优势

团中央《共青团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并重,更加注重结果评价;创新考核思路,注重推动实现各层级共青团工作的综合目标;探索第三方评价的有效实现路径。为评价和考核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有效促進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助推器。

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指的是由独立于高校共青团组织、独立于上级共青团组织之外具有教育评估资质的第三方组织或机构,依据适用高校共青团工作属性和实际的原则和标准,按照专门规范和程序,应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在育人方面的效果及影响进行诊断性的评价活动[4](78-79)。

课题组对第三方评价机构介入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对比传统评价方式,邀请专业的测评机构作为第三方参与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考评中,有先天优势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2.1评价立场更客观。

共青团工作的质量评价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引导,主要目标是合理引导共青团组织紧密结合“95后”“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价值多元化、创新创造潜力大等特征,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开展工作。与现行评价主体相比,引入专业测评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高校共青团工作考评中,目标更明确、身份更单一,仅以裁判的身份出现,而不参与运动,能以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参与测评,评价出来的结果对学生、高校、共青团干部、社会公众都比较公平,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

2.2評价指标多元化。

新时代的青年团员思维非常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权利意识强、追求个性和自我张扬,具有反叛精神,不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和说教,更乐于接受网络、大数据等信息传播快的新型媒体资源。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青年团员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共青团工作涉及的面其实是非常宽泛的,如何开展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的效果如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状况如何?服务青年的效果如何?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情况怎样?社会实践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年团员的参与面是否广泛?青年团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状况如何?广大青年团员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广大青年团员对共青团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如何?网上共青团工作推广的面是否广泛?等等,都是开展共青团工作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在实际考核中,团组织一般选择回避这些比较尖锐的问题而选择那些比较容易测评,对自身工作没有实质影响的指标参与考评。在推进共青团改革过程中,问题必须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理清楚并有效解决了,共青团改革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否则改革依然停留在隔靴搔痒的阶段。现阶段,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共青团工作测评与考核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3评价方式更开放。

与目前共青团工作自评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方式更趋开放和灵活多样。高校共青团工作往往以活动为载体,现行评价更注重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的关注,虽然结果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作开展成效,却无法体现活动过程中青年团员的参与性、能动性的发挥及青年团员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哪些锻炼和提高、青年团员对活动的满意度状况等指标。第三方评价机构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全过程参与记录、评价和监督,灵活设计评价时间和次数,通过活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3.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的路径

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是实现共青团改革的需要,是体现共青团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现实需要,是与国外先进教育评价模式接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结合目前我国共青团改革步伐和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实际,调研组认为我国高校共青团评估路径更适合由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把握大方向,对高校共青团评估进行宏观调控,并对评价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第三方评估机构再结合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的宏观要求,设计出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对学校共青团工作进行评估检查,然后针对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将评价结果向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

3.1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和官方烙印,一方面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理念达成共识、评价方式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极大地束缚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的介入。现阶段,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要引导高校共青团工作乘着共青团改革的春风从根本上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从“被动观望”向“主动出击”方式转变。我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要综合高等教育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价”现状深入分析和研判,避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估期间走过的弯路。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对现行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不方便,但在全团上下推进共青团改革期间引入第三方评价无论是时机选择还是改革需要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

3.2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第三方评价机构必须有强大的专业队伍,具备效果评定、满意度调查等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的专业技术能力,熟悉绩效考评技术与方法,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有足够的认识与把握。在测评指标体系设计上,尽可能涵盖共青团工作的方方面面,更要突出共青团思想引领和服务青年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效果。引导第三方评价机构在遵循“以人为本”导向性、“青年满意”目标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参照团中央、各省级团委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的实施意见及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价的相关研究经验,在广泛征求青年团员和青年团干部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尽可能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3.3形成有效的评价制度。

“宏观引导、监督管理、提供服务”应成为共青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承担职能的关键词。共青团工作评价作为一项公共事务,主管部门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内容和工作都要共青团组织主管部门实际操作和实施;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前工作实际需要结合相关政策制定评价的相关文件或条例,然后将具体评价工作交由第三方评价机构执行,双方各司其职,从而推动共青团评价工作朝着更健康、更良性、更互动的方向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共青团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价是共青团工作职能转变和角色回归的现实需要。

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共青团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参与。首先,高校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要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资质进行认证,并结合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从而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行为;其次,高校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要实时公布合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名单,鼓励、引导各高校共青团自行选择合适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再次,高校共青团工作主管部门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途径引导广大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考评,并及时对测评结果给予指导和建议,引导共青团工作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思想所需,同时对学生的实际所需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2]候国英.“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

[3]杨宏宇,于杰.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构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04).

[4]周霞.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青春岁月,2017(15).

基金项目:团中央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一般课题“‘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与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5TZY080)。

猜你喜欢

共青团工作以人为本高校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