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职院校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认可度调查

2020-10-09陈燕倪雪华

文教资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认可度高职院校

陈燕 倪雪华

摘   要: 根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及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实施百万扩招计划,在江苏求学的高职院校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专业的选择和认可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成效,各种因素制约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课题对淮安三所高职层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教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少數民族   认可度

专业认可度是对自己的专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相关方面调查也是了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对专业渴望和需求的有效工具。了解在江苏求学的高职院校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一方面能够有效把握他们对专业的心理和思想动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把握高职××教育中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解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看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建设,目前对这一群体的专业认可度调查和研究比较缺乏,团队对淮安几所高职院校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进行了调研,以便为此群体的适应与发展提出对策。

一、对象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淮安地区三所2016级—2018级来自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召开现场访谈会、网上调查问卷等,对旅游管理、药学、护理、物流管理、会计等10个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有300名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了调查问卷,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2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认知度调查,包括选择专业的原因、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就业情况等细化为6个选择题;第二部分为专业情感和专业投入等认可度调查,包括专业学习满意、课程设置合理性、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程度、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等细化为4个选题。调查程序和过程经团体多次研讨并得到有关学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配合,顺利完成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读高职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评价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不同的维度对大学生的认可度进行关联分析。

(一)对专业认知度情况

1.选择专业原因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程度,团队首先调查了他们报考自己专业的原因。结果显示报考本专业的动因是出于对专业热爱的占21.4%,老师及朋友的建议占64.6%,认为就业好的占12.1%,其他偶然因素占2.9%。报考本专业的意愿是个人的只有29.1%,其余80.9%的学生都是出自老师、同学朋友和父母的意愿。说明大部分学生报考本专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个人对这个专业的热爱,而是来自亲戚朋友等外来因素的建议,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报考前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较低。如果对一门专业没有足够明确的认识,学生就会缺乏清晰有效的学习方向与目标。学生心有疑惑或犹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专业学习内容

在对本专业所学内容的了解情况方面,只有24.3%的人基本了解本专业所学的内容,其他75.7%基本不了解。被问及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学业规划,有21.8%的学生选择了有明确的学业规划,25.0%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的规划,更多64.2%的学生完全没有规划。说明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专业所学的内容且缺乏明确的学业规划。因此,在大一新学期时,很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宣导,使其对专业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更加明确和到位。

3.专业就业情况

在对本专业就业领域的了解情况方面,只有10.7%的人很明确本专业的就业领域,25.2%的学生了解一点,有64.1%的学生根本不清楚。在对本专业就业形式的了解情况方面,只有16.1%的人很明确本专业的就业形式,30.8%的学生了解一点,有63.1%的学生根本不清楚说明多数学生不太明确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83.5%表示毕业后要回到中西部,即使专业不对口,其他少数学生表示是否回原地找工作,到时看情况。

(二)对专业认可度情况

1.课程设置合理性

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生占比高达90.3%,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难以理解,课程知识乏味,学校期中测评,即使专业老师多次复习,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及格,情况相当不乐观。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肯定,学生对专业的情感度及对专业的认可度,与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讲述有很大相关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情感及自身心态的情况调研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及积极性。

2.专业学习是否满意

同样有趣的是多数学生未来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在被问及“如果有机会转专业是否愿意转?”的问题时有68.1%的学生愿意转。在以上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报考自己的专业不是出自自己的愿望,而是出自他人的建议,说明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很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所知甚少,有机会转专业也愿意转,进一步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非常迷茫。

3.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

对本专业是否认可的重要指标要看学生是否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并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针对大二、大三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1.3%的学生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主要是自己专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自己专业技能很差。学生专业认识与专业情感的均值明显偏低,与其专业学习不理想及入学前的期待和学习后的心理落差有很大关联。

三、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认可度偏低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报考前填写专业志愿是亲戚朋友建议,按照父母意愿报考志愿的比例也比较大,多数少数民族父母对自己孩子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无所知,另外宣讲老师的意愿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高中教师对目前高校的专业情况也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很少从学生的兴趣长处出发,从比较功利的角度出发,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缺乏和不满。

(二)社会环境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处于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的状态,或缺乏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和规划,导致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都不足。西部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相对匮乏,不易获得正确的指导。相比之下,大城市的学生在选择自己专业之前已经做了深入的调查,为专业认同奠定了基础。

(三)高中原因

目前多数地方高中教育以升学教育为主,只要学生考上大学就完成了任务,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还很欠缺,对学生如何选择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正确选择职业,以及专业與个人特长及兴趣的关系等方面教育,仍有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高中只知道学习,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后自然对自己的专业及未来发展感到茫然。

(四)学校教育

目前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虽然高职教育已经完成了大量改革,但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专业教师的认同直接影响对专业认可度的程度。任课教师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并不少见,部分老师上课重视理论,实践能力不足,没有对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这也是学生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四、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学生个体指导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西部来到江苏,很多专业选择和认识来自高中班主任或者宣传招生老师介绍,被一些热门专业吸引,适当的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很好的职业定位,确定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好的定位需要确定自己的人格特质,分析自己的能力长处,探索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特别在大一阶段,因此要用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工具强化对学生专业选择的指导力。树立目标意识、成才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想信念,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状况,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形成职业兴趣和目标,制定适合职业规划,并不断完善职业规划。

(二)增加专业选择自由性

调查发现,学生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选专业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认真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质,寻找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倾向。虽然入学后给了学生一些调换专业机会,但是大规模的自由选择专业需要充足的教育资源,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专业选择并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从学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可度的引导、培养与教育。为了让大学生对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高职院校在学生开学时应该就把专业认知实习作为入学培训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树立典型,开设“学长有约”活动,邀请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者优秀学长为新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学习航海专业的积极性。

(三)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高中和大学学习内容不同,大学学习内容更深、更广。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能必然需要应对更大的挑战,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是因为对专业不满意,而是因为没有能力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产生了专业倦怠。要不断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不要面对挫折就迎难而退。要简化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培养努力提高能力,通过能力的提高兑换出自己看重的价值,从而一步一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从专业教师的角度出发,言传身教,通过对所授专业的深度研究和了解,充分利用课堂课下加强学生对培养专业认可度的引导和培养。向学生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及个人工作经验,让学生更快、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以人为本,创新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观念更新,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收获成就感、幸福感,从而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王汶波.专业认可度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48-149.

[2]樊明成.我国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刊,2011(10):43-45.

[3]王婧,梁丹,谭琰,张朝晖.高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1896-1898.

[4]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0):131-136.

[5]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的理论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71-7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在苏高职课题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B-a/2016/03/22。

猜你喜欢

认可度高职院校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