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元春身份及其拒绝言语行为
2020-10-09刘文琼
刘文琼
摘 要: 贾元春是《红楼梦》中贾政和王夫人的嫡出长女。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作了女史,离家多年。后被封“贤德妃”,成为皇宫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皇妃,也就成为官宦贾府最强大的后盾。被封为妃后,元春有一次离宫回家探亲的经历。本文讨论元春这次探亲经历中的各种拒绝言语行为及反映出的元春内心世界。
关键词: 贾元春 身份 拒绝 言语行为
一、理论综述
言语行为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现行最通用的划分方式是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三类:1.发音行为:所有的言语行为都要通过发出有意义的语音才能完成,因此,发音行为是所有言语行为的物质及生理基础。同时,无意义的语音不能被称为发音行为,只有有效表示说话者意见的语音才可以被称为发音行为,因为言语行为讨论的是人们的言语对说话内容里包含的事件的影响。2.话语施事行为:人们的言语行为中,有些动词是具有施为性的动词,人们说出这些动词就等于做这些事。这类动词包括表示陈述、允诺、提问、请求和命令等。比如:请你把盐递给我好吗?这是一个表示请求的例子。3.话语施效行为:话语施事行为结束以后,对听话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听话人会根据话语施事行为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相对于上一个例子,听话人的行为是把盐递给说话人,完成这一个语轮的言语交际行为①。
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②(7-24)认为,身份分为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两种。社会身份讨论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即人在集体中的身份。由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集体中可能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个体身份可能随着社会身份的变化而变化。长期处于某个集体中的个人,会对这个集体产生心理认同,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这个集体之内确定位置,并把这个集体内部的各种行为规范内化成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Brewer & Gardner③(83-93)讨论了身份表征,并认为身份表征可以划分为个体表征、人际表征和群体表征。这三种表征分别对应个体身份、人际身份和群体身份。因此,在讨论个体身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时的语境和个体所处的环境,即个体在当时的语境中的身份——语用身份④(77-78)。
拒绝是言语行为中的一种,使用语言对别人的意见、态度、观点、行为、主张表示否定。Brown and Levinson⑤认为,面子是普遍存在的,是需要交际双方共同维护的。他们把希望别人赞同或肯定自己观点的心理称为正面面子,把不希望别人反驳自己观点的心理称为负面面子。正面面子对对方的期待更高,负面面子对对方的期待相对较低。在交际中,如果某一方的面子受到伤害,则可能产生防御或敌对性心态。因此,在进行拒绝行为的时候要尽量使用间接拒绝的方式以降低对对方面子的伤害,并使交际顺利进行。
二、元春的拒绝言语行为
《红楼梦》第十八回中详细描写了贤德妃娘娘元春省亲时的场景。本文选取其中的几个例子,加以讨论。
例一:元春入贾府,轿舆最先停下的院落就是后来的大观园。下舆更衣入园后上船浏览。元春在船上看到宝玉陪贾政游园时题的“蓼汀花溆”匾联后,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急忙移换⑥(227)。
这里的事件是元春对园里的一处匾联提出否定意见。“蓼”,指的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汀”指的是水边的地势较平的地面,所以“蓼汀”指的是长在水边的蓼科植物。“花溆”中,“溆”指水边,所以“花溆”是指花开在水边。唐朝罗业曾经赋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因此,“蓼汀”这个词感情色彩偏忧郁。建造大观园和元春省亲,都是为了感谢皇帝对贾家的恩德,在这里使用的词语应该积极向上,明确表达感谢皇恩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含义忧郁的词,不但不能表达歌颂皇恩的主题,反而有可能会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花溆”没有相对负面的感情色彩,单纯指长在水边的花。因此,元春看到这个匾,立刻就表示这个词语需要修改。这里的拒绝理由是“有更好的词语可以用,所以不要用不合适的了”。拒绝方式是反问,并在拒绝之前提出了修改建议。元春提出修改建议的态度是“笑道”,说明她态度很好。同时,元春的拒绝言语一出口,立即有侍座太监把修改意见传递给贾政,贾政立刻找人换了牌匾。
例二:进入贾府以后,各种金碧辉煌中,元春升座受礼。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⑥(227)。
这里虽然是由昭容之口说出,但这是经元春口谕、昭容传达的言语行为,因此仍然理解为元春的意思表达。这里是元春省亲当日入贾府之后,贾府家人准备向她行礼时的第一次拒绝,拒绝内容是贾家男女亲戚向元春行君臣大礼。拒绝原因是元春是贾家出身的娘娘。在皇宫中,元春作为妃子,时刻都要谨言慎行,注意举止和各种规矩,她觉得受到束缚。这次回到贾府,元春希望自己皇室妃子的身份能被稍微遗忘一阵,稍微减免一点皇室规矩,像入宫以前一样,和家人以轻松的心情、放松的态度一起度过平凡自由的晚间时光,而不是全程都要受到各种严格的皇室规矩的左右。因此,皇家的烦琐礼数,她能免的都免了。这句话的拒绝方式是提供别的办法,拒绝以后的建议是“就不要行礼了吧”,提出建议的态度是亲切的,拒绝以后对方的态度是服从。
例三:(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⑥(227-228)。
在园内行礼、喝茶之后,出园来到贾母房中。进入私室,元春向贾母行家礼,但被贾母和其他家人阻止。这里的场景是元春行家礼被拒后,大家都哭了一会儿。元春为了打破僵局,劝各位亲朋不要再哭了,趁这个时间大家好好聊聊天。但是实际上,刚见面时大家都是聊不下去的,因为元春太久没回过家了。王夫人偶尔入宫,能与元春见面,但其他家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跟元春见过面,对王夫人和元春而言,在家中见面和在宫中见面,感觉和心情也是完全不同的。亲人久别,在家中重逢,心情放松,心里的悲伤一起涌来,大家都在哭。但是在这里,元春安慰贾母和王夫人的话,拿到公开场合来说是非常有问题的:她认为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她心里对皇宫是排斥的、反对的,同时也说明,元春在皇帝面前,并不受宠。这也为后文她的去世埋下了伏笔:元春不愿意在宫中生活,也不適合宫中的生活,但为了家族,她只好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个。元春这句对皇室的拒绝,如果在外面说出来,那么对皇室是大不敬,会为贾家招来祸事。但说这话时是在家中内室,旁边没有皇宫来的其他人,因此元春才敢这么说,否则这话她是不敢说的。这里的事件是:元春回娘家,贾家人悲喜交加,在贾母内室、没有宫人的情况下哭了一阵,之后元春要大家不要再哭了。拒绝理由是:元春认为,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聊天,以后可能就没有这种回娘家跟亲人聊天的机会了。拒绝方式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提出建议的态度是和善的,心态是悲凉的。拒绝以后元春自己的反应是难过,贾母等人的反应是规劝,劝娘娘不要再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