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的业务处理探析
2020-10-09赵莹
赵莹
【摘 要】近年来,在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形势下,中型与大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政府相关部门为保障市场秩序,更新会计准则,并发布了相关政策法规。文章在研究中,首先分析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及其法规与合并报表特征;其次探讨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的处理;最后总结联营企业相关业务处理结果。
【关键词】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
引言
现阶段,部分中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拓展企业业务范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开始重视股权收购。通过股权收购方式,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从本质上来看,联营企业实际上是至少两个企业在自身意愿前提下,按照企业的经营原则形成合作投资机构。此类企业具有特殊的运作模式,需要重视税务管理。借助税务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聯营企业纳税意识,可以减少联营企业运作成本,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来看,本文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研究价值。
1.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及其法规与合并报表特征分析
1.1联营企业增资扩股概述
联营企业,指的是至少两个及以上的企业依据平等经营原则,自愿组成投资组织。联营企业具有特殊性,在联营企业经营管理中,税务管理是比较关键且重要的内容。受权益法的约束,联营企业增资扩股过程中,原有投资企业若没有按照股权比率增股,则可能会导致联营企业中投资企业的占股降低。在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后,投资企业应具备净资产份额,但其与原有股权投资资产占比有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联营企业增资扩股行为,更多是股东之间的相互活动。投资企业若未依据原有股份比率,提高联营企业中的投资额,导致的股份比例下降属于投资企业处理股权行为,需要结合股权处理方法,对此种行为展开核算、处理。
1.2联营企业增资扩股相关法规
现阶段,联营企业增资扩股现象比较普遍。基于此类企业的特殊性,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系列性的法规,规范税务管理相关内容。依据法规,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需要特殊处理。其一,企业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且不能够拖欠或是减免应缴纳的税款。此条规定,是为防止企业发展中出现规避税收的行为。其二,企业与其他企业重组一年内,不能够更改运营模式。若企业违反此项规定,将不符合特殊处理要求。其三,无论是企业被合并的股份,还是被合并的资产,要在规定比率的控制范围内。国家相关规定中,在被收购企业整体资产中,被收购企业的经营资产需要占比达到至少75%。其四,企业重组一年内,所得股权股东不能随意交易股权。
1.3合并报表的特征
在联营企业增资扩股中的合并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编制的内容,可将母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帮助母公司掌握子公司的发展状态。根据对合并报表的分析,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合并报表的编制者。合并报表的编制,以母公司为主,母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决策能力,在编制报表时,可以依据子公司运营情况、财务状况等,及时更新报表内容。依据母公司自身和子公司的运作状态,将能够获取的效益凸显出来。第二,合并报表的报告主题。在合并报表中,其主题是将母公司、子公司组成统一体;其内容以个别报表为主。因个别报表的主体,是个别部门,所以合并报表的主体可看成联营企业。报表中,主要体现的是联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运营状态、财务资金流动情况等。
2.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处理
在对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的业务进行处理时,一般要遵循新会计准则、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系列性法规政策等。为进一步明确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的处理现状,本报研究以具体案例展开分析:A公司为了扩大规模、竞争实力,以3500万元、5000万元的本金,分别向B公司、C公司进行投资。在投资后,A公司获得了B公司35%的股权;获得了C公司80%的股份。三家企业属于联营企业,在对其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处理时,三家公司均采用相同的业务处理方式,不考虑其他税务影响因素。C公司经过A公司的投资后,其净资产、股本及盈余公积分别为7000万元、6000万元和200万元。针对A公司,B公司增加普通股2000万,将A公司作为合并C公司的对价。B公司的股价,是每股1元,当日股市4元。依据企业的新会计准则,在重组一年内不可运营的相关规定下,A公司需要支付评估费用50万元,此时该公司所得税为25%。
在对A公司业务进行处理时,可转让C公司的股权,并开展如下活动。其一,贷。A公司针对C公司开展投资额为50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二,借。A公司针对B公司展开投资额为8000万元的长久股权投资。除此之外,A公司向银行贷款的金额为50万元。依据企业重组情况,A公司重新控制、管理相关业务,以资本公积3000万元为基础,进行纳税,计算750万元当期所得税。依据企业重组业务的税收规定,公司可于业务特殊处理期间备案,享有该期不上缴所得税的权利。
在对B公司业务进行处理时,B公司收购C公司股份80%,依据会计准则,可展开如下业务。其一,贷。资本公积3600万元,实际收到的资金是2000万元。其二,借。针对C公司展开投资额为5600万元的股权投资。B公司账务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法规相关内容展开处理,资本公积3600万元,应该在当期所得税中进行合理调整。若该业务依据重组的业务进行处理,则可不用或是延迟缴纳所得税。
在对C公司业务进行处理时,该公司只需要将股东转变即可。也就是说,将原有股东A公司,转变为新股东B公司,A公司与B公司的实收资本均为4800万元。对于C公司而言,业务的重组并不会影响纳税。
3.联营企业相关业务处理的总结
通过对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的处理,可总结出如下内容:其一,在对合并报表业务处理时,需要明确企业会计的标准,通过合理标准的设计,使业务处理有据可依。其二,明确入账资本。一般情况下,合并的企业通常会以被合并方原有账面股份情况,决定具体的入账资本情况。其三,制定标准。在制定业务处理标准时,主要依据的是国家税务局相关规定,更新入账流程和规范。因而可以看出,在对长期股权业务处理时,税务核算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政府相关部门可加强对税收政策的规范,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实现对联营企业投资活动的有序引导。联营企业可依据政府政策,合理、科学的设计税务,从全面角度上降低企业的整体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就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出台的法规政策中,虽然对以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善,但是更新的约束条件因复杂性较强,所以很难使联营企业享受应有的待遇,需要进一步放宽制约。
4.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已经由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发展形势下,联营企业增资扩股现象日益普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合并财务报表处理的作用。通常来讲,联营企业有效处理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能够控制成本。在掌握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及其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对合并报表的特征展开分析,并以数据分析方式对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进行处理,针对处理结果展开总结。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的探究下,可以为日后提高联营企业增资扩股合并报表业务处理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孔丽,周筑平.企业并购中特殊业务会计处理探析[J].时代金融,2018,715(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