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研究

2015-03-11孟婕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权益法合并报表企业合并

孟婕

摘 要:企业合并在优化资源及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近些年国内外企业合并案例,企业合并具有一系列的会计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合并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进行比较及选择,以期能够为今后的企业合并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企业合并;会计;合并报表;购买法;权益法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企业合并也就受到了更大的青睐。企业合并具有不同的方法,因而不同的会计方法也就会对合并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等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也就会影响企业合并后双方的利益,甚至可能造成企业合并失败。从现有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来看,国内外并没有专门针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可能遇到的方法研究,尤其是在2006年企业合并准则颁布后,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合并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就更少了。通过对企业合并的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找出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在实务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期望能够为今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一定的参考。

二、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企业合并一直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企业合并的目的及会计方法的选择都是企业合并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合并的理论主要包括:

1.管理协同理论。协同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甲企业的管理效率高于乙企业,那么当甲企业并购了乙企业,乙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将提升到甲企业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还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由此可知整个社会的管理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协调理论表明,如果有一家企业的管理效率较高,并且其管理能力也较高,那么其可以通过企业合并来使自身的资源得到利用。

2.经营协同理论。经营协同理论是指企业合并后企业的经营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张资产的经营规模。可以说,企业合并能够从经营协调理论中得到理论支撑。经营协同理论表明,企业合并可以降低合并双方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等。

3.财务协同理论。财务协同理论主要是企业利用闲置的资金来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降低投资所需成本。该理论表明,企业合并并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内部存在并不充分的资产,而是因为企业意识到现有的经营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应当增加其他领域的投资机会。

三、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1.企业合并方法的比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权益法及购买法两类。因而对企业合并权益法及购买法进行比较。

(1)在企业合并中,权益法主要是指参与合并的一方购买了另一方,合并双方并没有实际经济资源的交流,并购买企业的经济资源并不会受到影响,双方的经济资源都保持不变,只是双方一起承担未来竞争市场中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收益。而购买法是基于非持续假设来进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在购买法基础上,并购方将为并购行为支付一定的经济资源,而被并购方的原有经营规模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2)在企业合并计价基础方面,权益法可以看做是参与合并的股东而不是企业之间的合并交易。在权益法下,合并双方的经营权利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对参与企业的所有权进行了合并。购买法将企业合并看做参与双方的一种交易行为,通过两者的公平交易,合并方可以对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配,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商誉”。

(3)对于合并行为而言,权益法主要是合并双方的股权合并。该种合并方法主要是指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合并为一定新的企业。通过权益法,企业合并的参与者将一起对合并后的企业进行控制。购买法主要是参与合并的一方为了取得另一方的所有权,使用自身的经济资源来购买被合并方的股权。这种合并方法是一家企业通过使用自身资源的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资产的交易行为。

(4)对于企业合并而言,会计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购买法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有很多区别。购买法和权益法在合并前对于经济利润的处理是不相同的。购买法主要是将企业合并作为一项交易行为,因此企业合并之前的经济利润并不能并入,而且合并后被合并方的经济利润也不能并入新企业的经济利润中。而在权益法下,无论任何时候进行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经济利润都应当纳入新的企业中。

(5)从会计信息披露来看企业合并,购买法能够提供合并双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而权益法主要是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两者进行比较,购买法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能导致可靠性降低而相关性则增强。

(6)从财务后果来看,购买法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保持一种虚增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在合并当年编制报表时,利润表只能包括被合并方合并后实现的利润,而在以后年度将会包括全年的利润。而对于权益法而言,利润表应当追溯到合并前,因而这也就使得合并前后的利润表能够进行比较,能够消除购买法所带来的利润虚增问题。

2.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现实选择。从国内外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来看,换股合作占据较大比例。纵观我国近些年发生的各类企业合并,直接使用自身经济资源进行合并的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都是以自身股份来换取对方企业的股份。因此,权益法较为符合我国企业合并的基本需求,当然,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允许权益法和购买法结合使用。虽然权益法一直是我国企业合并的主要选择,但是因为其本身可能带来的财务后果也值得企业慎重考虑。从内部而言,权益法较易导致经济资源不合理分配,这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投资者更应慎重选择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而做出投资决策。从外部而言,我国已经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法,而购买法则适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但是这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企业合并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可能性。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对权益法设置较为严格的使用条件,同时还应当建立权益法审批机制,避免出现权益法滥用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海兰.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应用的比较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5):41.

[2]黄菊珊.合并会计研究[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1-140.

[3]郭艳芳.换股合并会计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R],2006.

[5]邹琳琳.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影响[J].财会研究,2007(8):13-15.

猜你喜欢

权益法合并报表企业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问题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中会计报表的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问题探讨
采用权益法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探讨
成本法下编制合并报表浅析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浅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控制权归属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定条件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