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再空对空
2020-10-09齐叶敏
齐叶敏
摘 要:开展小学数学二年级“长度测量”的教学活动,善用学生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度量的意义;调动学生丰富感官体验,形象感知测量单位“厘米”和“米”,建立长度表象;针对学生忽视估测的现象,剖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度量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长度测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9/22-0050-03
在以往二年级“长度测量”的教学经验中,学了“测量”单元后,学生们能很快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或1米有多长,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也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对度量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都显得十分顺手。看似轻而易举的背后,学生却时常出现以下两种困难:一是单位误选闹出笑话,面对实际问题不能选择恰当的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长度,空间观念薄弱;二是忽视估测,不会估测,甚至出现把精确测量的结果略做修改,假冒估测结果来填出答案的情况,丢失了估测能力。
如何让低段学生在课内首次接触“长度测量”时即能切实把握度量的意义,有效建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空間观念,并养成估测的意识呢?
一、善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度量的意义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创造空间。”关于空间的研究,自古以来都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低段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关于物体长度的直观认识,比如自己的身高等等。然而数学意义上的长度,指的是对一维空间图形的度量,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学生认知存在困难。
(一)亲身经历测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自主建构数学认知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7、8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抽象概念的认知需要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在课堂为学生还原古人测量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经历“只会比较长短有时无法满足需求——可以借助生活中确定的长度来度量被测物体——选用不同的度量单位所得的结果不方便交流——制定统一的标准测量长度”这一过程。循着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学生对测量的本质、测量的单位以及测量结果的理解有了亲身体验。
(二)自选单位测量教室和课桌的长度,自发产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并非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展、自主建构的思维活动。
在“教室有多长”的教学中,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自由讨论测量方案,确定测量工具,然后小组内分工协作,展开测量。有些小组用数学书本测量,得到教室大约有34本书长,也有小组用尺子测量,得到45把尺子长的测量结果,还有小组用走一步的步长去测量,测出有16步左右……在测量教室的实践和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不同测量工具所得测量结果的不同,同时也与使用同种测量工具的小组比一比测量结果是否一致,反思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渗透正确度量的方法,为下一步的相关学习奠定基础。
在“课桌有多长”的教学中,学生遇到了较短长度的测量问题。有了上一节课的活动基础,学生自主选用测量标准,很快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教师适时提出质疑: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学生感受到由于测量标准不一样,产生了千差万别的测量结果,造成了人们交流的不便,这才有了国际统一标准的长度单位。学生在思维的层层深入中感受到测量的意义和测量标准的统一,也对“厘米”和“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丰富感官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认知标准的测量单位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知建构的过程。“先学后教”的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组织、指导、促进学习的帮助者。
(一)以具体直观的形式引入长度单位“厘米”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概念的引入,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概念的重要前提。学生对“厘米”概念的认识,如果单纯从教师传统讲授中习得,内化的概念将是抽象且脱离实际的,空间观念的培养也变为空谈。
首先要从直观认识尺子开始。学生认真观察后发现:尺子上数字从最左边的0开始有顺序的排列,刻度线均匀分布还标注了“cm”,表示长度单位“厘米”。然后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教师给予肯定并追问:“尺子上还有没有其他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促使学生探索发现“厘米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那段长度都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的表象。
(二)借开放式的感知活动建构“厘米”的长度观
借助肢体认识1厘米,学生主动参与感知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只手将学具1厘米长的小棒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不动,用另一只手把小棒轻轻抽出来,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留下的这段距离大约是1厘米。有趣的“1厘米”,点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教师再请学生合拢手指,重新打开成1厘米的程度,用小棒进行验证或调整。静态的1厘米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感知活动,联系起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们找到: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订书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借助身边的物体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找尺子上的2厘米、3厘米、5厘米等不同长度,学生进一步认知: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在一系列具体直观的形象感知中,学生多维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主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活动中,全面建构起“厘米”的长度观。
(三)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米”
长度单位“米”是“厘米”单位的发展和延伸。由已有概念引出新概念,能使教学过程简化,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此,“米”的认识,无需从头再来,而是有效沟通它与厘米间的联系。
课内组织学生用1厘米长的小棒摆一摆,一根接一根,先摆出10根,认识这是10厘米。一直到用100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出1米,得出1米=100厘米。看上去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操作活动,却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1米”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充分感知了长度单位“米”的意义,亲身串联起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度量的空间观念
张丹教授曾指出:“估测有助于学生理解测量单位的特征和过程,并获得测量单位大小的认识。”可以看出,估测是依托于学生对度量的充分感知,又服务于学生对测量单位的准确把握。
(一)估测被学生轻视的背后,是对估测意义的不领会
国内外學者都曾这样指出,“学生对精确答案有一种偏好。”“学生都强调以追求精确值作为主要目标,而估计则一直被忽略。”估测就好像计算教学中的估算一样,常常被学生忽视。教师口口声声强调的“请你先估一估”,学生们总置之不理。一方面这确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看出学生“不愿估”的背后是“不明白估的意义”和“不会估”。
“长度测量”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还包括学会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正因为如此,估测是测量教学中不可丢弃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估测被学生接受的前提,是估测方法的探索习得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这样指出,学龄期的儿童,特别在意成功感和勤奋感的培养。在估测方法的首次尝试中,如果能获得被认可、被鼓励、被赞扬,那么学生对估测的积极性、独创性也会被进一步激发。
教学活动“估一估铅笔有多长”,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开展的。学生被要求放下尺子,凭借脑海中的厘米估一估手上的铅笔有多长,同桌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很多学生说是依靠前面记住的1厘米去估的,看看它有几个1厘米。他们提到已经知道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可以用食指去摆一摆,看看有几个这样的宽度。显然他们已经领悟测量的意义,能活学活用了。
课堂上也有学生提到自己对10厘米很有印象,比较后得知这支铅笔比10厘米短一些,大概是9厘米。这种根据参照物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推测同样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探索学习中,学生们体会到了直观的估测与具体的方法,由学生探索发现的这两种估测方法,也能很好地迁移到其他长度单位的估测问题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展“思维”拳脚的时空。“长度测量”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学生踊跃参与的身影。一方面,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充分感知,在脑海中有了具体的空间观,不会闹“床有2厘米长”的笑话了,而且对厘米和米的关系有效沟通,也为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打下了扎实知识根基。另一方面,对度量意义的深刻感知,对估测的特别关注,也真正发展了学生度量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庞加莱.科学与方法[M].李醒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4.
[2]孔凡哲,曾 峥.数学学习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张 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孙冠央.习估测之术 悟度量之道——小学数学低段长度估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