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20-10-09王辉
王辉
摘 要:承接产业转移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有利于缓解国家人才缺乏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还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都一直存在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和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以及扎实的教师素养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存在问题。但是承接产业转移这一战略,有效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采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和以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为保障等措施,切实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措施
产业转移是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哪种产业,在转移过程中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作为经济薄弱点,正在接受国家乃至国际的产业转移,这必然会带动当地的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必然会实现经济发展。无论是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还是产业升级后的产业生产,无疑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的质量必然也会影响产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主要包括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科研类工作的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是从事相关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的人才;技能型和技术性主要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而这一类工作者,也是将学术型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工作者。但是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现状来看,人才短缺、人才质量低是两个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问题主要体现在定位、教学、校企合作、教师素质等四个方面。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刻认识到学校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继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
產业转移是指随着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发生变化之后,某些落后的产业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去转移的一种现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比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我国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过一些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1]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从欠发达地区的角度来说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承接方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因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很多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无法针对当地的现实条件和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最终导致产业衰退、资源浪费。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产业转移也不能进行盲目转移,只有从现实出发,合理划分、优化布局,才能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因为职业教育是与产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职业教育,自然要将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紧密挂钩,为相关职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从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首先职业教育是为产业服务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产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知识,以此来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2]另外,高等职业教育也以产业为基础进行发展,因为产业的发展,会引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发展,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还能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充足的经验。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人才质量的提升,而且限制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进度和效率。
(1)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从定位来讲,我国很多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及时做出改变,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定位无法及时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也会受到影响。[4]因为专业定位和人才目标的问题,无法满足产业转移的客观需求,最终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为当地经济服务。学校无法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无法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互结合,最终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使用价值,企业的经济也无法得到发展。
(2)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缺乏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材无法及时进行更新,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社会中缺乏充分的竞争力。因为产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学校无法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变更教学内容,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其次是课程安排,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高职培养人才的重点在于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从相关课程安排来看,可以发现课程主要以理论性课程为主,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太多作用。
(3)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随着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各地要想充分利用产业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充分发挥产业的优势和作用。但是产业的优势和作用需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发展动力就是人才,为此,产业要和学校进行密切联系,产业要想充分得到发展,学校要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通过双方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而企业实习就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大多只是将实习作为一种形式,所以并没有真正将精力投入进去。
(4)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和扎实的教师素养。缺乏合理的教师结构和扎实的教师素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另一问题。[5]从现实情况来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都缺乏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效果。“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