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模式浅析环境监测站发展现状

2020-10-09王馥云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的不断重视,我国地方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本文采用SWOT分析模式,選取南充市环境中心站(以下简称南充站)为案例,从南充站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重视人才建设、完善分配机制、加强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SWOT;态势分析法;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手段之一[1],环境监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也是环保事业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体系。环境监测站直接承担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各项任务,为环境管理服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SWOT模式简述

SWOT即态势分析法,由美国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分析,将影响研究对象发展的各类因素,按照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矩阵排列,从而为研究对象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其中,优势、劣势属于研究对象内部条件分析,机会、威胁则是将视角放在外部环境变化上。

二、优势分析

(1)人才队伍素质高。人才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南充站)共有在编职工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6人,占比42%,本科生30人,占比48%,高级工程师21人,中级工程师26人,中高级职称占比76%。充分显示了南充站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为监测能力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监测业务能力强。南充站成立于1978年5月,经过40余年发展,已成为四川省三大流域环境监测中心之一和全省环保系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应用与污染防治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是国家环境大气、酸雨、地表水监测网络站,国家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监测站和嘉陵江流域环境监测中心站。培养国家环保部认定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骨干”8人。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通过项目334项,持证348项,具备地表水109项全分析能力。其次,经过多年发展,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执法监测等多个监测领域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业务能力上领先于该地区社会监测机构。

(3)社会公信力强。南充站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环境监测机构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公平、公正的监测地位[2],在监测过程中本着对社会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始终保障监测数据的质量。其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南充站定期在公共平台上公布监测信息,并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因此,与企业相比南充站更具社会公信力。

(4)注重学术研究。南充站积极与高校等机构开展学术课题研究,2019年联合北京大学及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开展《南充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现状与来源研究》,2019年与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南充市主城区重点时段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独立开展《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技术应用于南充市环境介质总放射性本底调查及大气研究》,为南充市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发表论文,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促进技术专研和技术创新。

三、劣势分析

(1)任务重人员少。近年来环境监测任务越来越重,例如地表水监测由原来的25项增加到现在的109项,监测频次由2月1次变为1月1次,噪声、气、水等监测点位增加,近年来又新增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项目。监测任务增加的同时,因辞职、借调、退休等原因,造成实际在岗人员减少,事多人少的矛盾突出。

(2)激励机制不完善。任务重人员少使得加班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南充站加班补助费很低,或者只能采用调休的方式解决加班问题,但大量的工作任务使职工正常公休或者调休存在一定困难。其次,目前的收入分配机制仍是“吃大锅饭”,薪资待遇与职称、工龄等对应。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会磨灭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动力,影响工作效率提高[3]。

(3)监测设备老旧。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且政府拨款有限[4],导致部分监测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南充站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和抽风系统、应急供电系统等配套设施老旧、性能下降,经常出现故障,运行维护的成本高。其次,一些经常分析的监测项目,如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因不能添置先进监测仪器,仍沿用过去的传统监测方法。

四、机遇分析

(1)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发展观念转变,国家日益重视环保事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明确了环境监测重要性和监测站的重要地位,为监测站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机构垂直改革。2015年起在中央的领导下,各省逐步推动市(州)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南充站目前已上收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管理,垂直管理后领导班子任免、日常运行经费、业务考核等由省厅负责,减少了当地政府的依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政府干预监测工作。

(3)社会的现实需要。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监测成果走向社会,监测机构将更多的进入公众视线[5]。首先,监测项目增加意味着需要加强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有利于监测机构技术实力的提升。其次,公众参与在环保事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6],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监测数据,加强了对监测站的社会监督,促进监测站在日常工作中严保数据质量。再次,环境监测现实需求性增强,环境监测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性凸显,有利于更多地吸引专业人才流入,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五、威胁分析

(1)市场化的冲击。随着生态环境系统“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程度提高,监测站和监测企业必然共同发展[7]。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监测中可能与受利益驱使与被监测单位或地区达成利益联合,容易出现数据造假行为。其次,大多数中小型环境监测企业,由于仪器设备配置不完善、性能低,人才力量薄弱,质控把关不严等原因,监测数据质量低。假数据、低质量数据的存在,难免对整个环境监测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负面冲击,若任其泛滥,将导致群众对整个环境监测行业的不信任,监测站作为其中一环,必然也会受到波及。另外,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增加和发展,为体制内的监测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与监测站对比,企业的工资待遇普遍较高,晋升空间大。

(2)规范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现有的监测技术规范尚未全面形成统一,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需要完善,部分环境要素的监测缺少国标分析方法[8]。不同地区和机构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存在差异,容易对监测结果产生争议,影响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如2019年南充某企业对南充站在废水监测中针对悬浮物的采样方法及监测结果提出质疑,而国家及四川省相关质控标准、技术规范均未对该采样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仅在《南京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实施细则》查阅到关于悬浮物采样规定。

六、发展对策及建议

(1)重視人才建设。待垂管完成人员编制解冻后,可有重点地引入高素质人才,针对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可按照相关招聘规定,采用直接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具有实用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人才培训计划,可针对监测新增项目、新方法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加强队伍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2)完善分配制度。监测站人员现有工资由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构成,因而在绩效工资部分可以实行按劳分配或同工同酬,同时提供合理的加班补偿,利用激励手段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财政支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监测站的财政支持,加强对监测站的运行经费保障,合理资产配置。其次,加大对监测站能力建设的投入,确保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换代。另外,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职工加班补助。

参考文献:

[1]战友.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153.

[2]谢文理,朱凯,施昕澜,蒋少杰,薛银刚.基于SWOT视角下我国公益性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趋势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5):149-151.

[3]刘刚.环境监测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展望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6):101-102.

[4]王倩.环境监测市场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166.

[5]王淑霞,曹杨.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4):8-9.

[6]郑思齐,万广华,孙伟增,罗党论.公众诉求与城市环境治理[J].管理世界,2013(6):72-84.

[7]滕加泉,陆加琪,刘芳,薛银刚.新常态下环境监测的机遇和挑战[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6,7(6):59-62.

[8]沈磊.关于我国环境监测制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96-98.

作者简介:王馥云(1993—),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综合管理。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