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0-10-09朱桂萍
[摘 要] 建设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适应现代本科教育的实践体系。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缺乏体系性、立足点不清晰等特点。在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建设“一基础、两模块,三层次、五结合”的创新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激励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激励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2016JGZ171)
[作者简介] 朱桂萍(197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242-02 [收稿日期] 2020-02-13
伴随中国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专业是面向特定行业、具有鲜明应用性的专业,建设应用型本科更具有现实意义。桂林旅游学院通过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桂林旅游学院多年的旅游教育办学经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
一、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国际高教界形成了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的潮流。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我国现有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本科院校,仍然偏向理论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应用能力特别是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2)部分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脱胎于高职高专院校,实践环节偏重技能训练,实践的范畴比较狭窄。管理能力实践缺乏落脚点及高度。(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缺乏定位清晰的实践教学体系,且课内实践模块、专项技能训练模块并无关联性,没有酒店管理专业整体运营管理的系统概念。(4)实践指导教师缺乏,理论老师缺乏行业经验,行业老师大多偏重技能训练,急需打造运用型本科教学团队[2]。
二、立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经过多年探索,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探索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包括课程体系、能力体系、运营平台体系、方法体系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举解决生产实习形式化、校外实习“自由化”、实训教学薄弱化、教学内容过时化等问题,并构建了“一基础、两模块,三层次、五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一基础”是全真运营的教学酒店,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产教研平台。学生从入学开始着职业装,在全真运营的酒店教学楼中,职业环境浸润。通过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最直接地获取实践性经验。全真教学酒店的经营管理为教学研究提供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的重大突破,是创新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
“两模块”是服务技能模块和商业能力模块。商业能力培养是建立在服务技术能力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全真运营教学酒店,学院利用西餐厅、咖啡吧、中餐厅等教学酒店部门的实操岗位,让学生一边培训岗位技能,一边参与酒店运营,了解各部门的核心运营要求,使二者完美结合。
“三层次”是指根据三个层级管理者所需的管理能力,实践教学分层分阶,对应三个层次管理能力进行四个阶段的培养。
第一阶段:专业认知及基础技能学习。学生作为专业认知过程,在教学酒店内进行先轮岗工作,体验、认知各岗位的真实工作,初步了解酒店的运营情况。
第二阶段:行業认知及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到国际品牌酒店进行为期6个月的企业实习,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行业中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运营情况,在一线岗位继续进行实践学习。让其所学在行业和社会中进行检验,同时也为下一个阶段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以酒店管理者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将应用与理论融合,开设主题酒店开发与经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其后学生将带着所学的管理、运营知识,到酒店的销售部、人事部等部门进行管理岗位实习。
第四阶段:管理理念、管理知识提升。教师以引导为主,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战略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其步入酒店中高层管理岗位做准备。为此,主要开设了战略管理、企业社会责任、金融管理等高级管理课程并应用到毕业项目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合”指中西结合、产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双创结合、教学与竞赛结合。构建课内课外实践教学两条线,双线并进,虚实结合,互相促进,螺旋上升,形成了完整的多元化、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层级管理者对管理能力的不同要求,对实践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分层分阶。实践教学对应分为技能、运营与战略与创新创业三个层次。构建了“实操—顶岗实习—理论课实践环节—后台岗位定岗实习—毕业论文及商业项目”的课内实践教学线,及丰富多彩的学生职业能力竞赛—兴趣小组—大使团—见习经理—兼职商业活动课外实践教学线,虚实结合,双线并进,互相促进,螺旋上升[3]。
三、意义与创新
“一基础、两模块、三层次、五结合”的多元、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多平台、分阶段、递进式、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多元、开放、协同的鲜明特色,打破了学校与行业之间、教学与实践之间、课程之间的重重壁垒,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由单一变多元、由封闭向开放、由孤立到协同的转变,产生了卓有成效的融合效应。
(一)企教融合,创新产教研深度融合机制
建立了国内公办院校唯一一个由学校所有,师生经营、管理与服务的教学酒店,突破了企业与教学的界限,实现了产教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真正实现浸润式教学,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素养显著提升。教学酒店业为学生们的科研、商业活动、大创项目提供了物质平台。
(二)建构了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了教学方法和内容
基于系统化理念,在国内首创“一基础、两模块、三层次、五结合”多元化、进阶式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了两个服务技能与商业能力两个模块,实现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构建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元化、分层进阶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重视双创能力,创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紧扣培养酒店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学院教学酒店、创新创业平台、项目研究和竞赛平台等多个平台,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训练在4年里分层、分阶、递进式地得到培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合作、师生共为,形成跨界、跨学科、跨年级多重协同的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模式,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根据不同节庆主题,布置教学环境、开发和设计各种创新活动等。
四、局限与发展
(一)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酒店需要进行运营与教学以及管理模式创新
作为对外经营的教学酒店的建设初衷是进行实践教学而设立的,但作为一个经营单位具有获取经济收入及运营的需要,在教学与运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对矛盾与限制。不保障运营正常进行,教学难以为继;偏离教学,则本末倒置。对教学酒店的管理要突破运营与教学的边界,进行管理模式创新。
(二)实践教师团队建设
本科实践教学分层体系必然对实践教师的资质有分层要求,对于技能型实践教学老师的能力要求偏重于技能,而理论实践型教学老师则要求更高,不仅有全面扎实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有丰富的酒店高层管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孙勇兴.合作办学条件下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10):201-203.
[2]方玲梅,沈菲飞,胡倩,等.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J].巢湖学院学报,2017,19(6):104-109.
[3]童广路.以就业为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系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8(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