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融入高校“以教促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0-09陈丽邹鸣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改革

陈丽 邹鸣

摘 要:作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阶段,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教育为以教促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和发展平台。本文基于现有高校教育改革和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改革困境和难点,分析智慧教育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中作用和机制,并结合新时代教育的多元素养培养的新要求,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以教促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智慧教育;以教促学;教学改革

智慧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发展的主流之一。现有国内外对智慧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和新技术建立的智慧教育信息化系统,基础架构包括感知、服务和应用三个维度,主要内容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和移动教育终端等方面。随着新时代高校多种形式教学的深入发展,智慧教育逐渐引入以教促学的教学改革中,尤其是面临疫情等特殊时期,智慧教育在高校以教促学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智慧教育助力高校以教促学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高校教学方式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均聚焦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鼓励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了高校教学从“以教为目标”向“以学为目标”的改革。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互联网+教育,通过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建设智慧校园,从而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1]。从各地智慧教育建设和以教促学改革的具体开展来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和理论的实践运用成为现代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之一,这也是国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基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多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作为高校教育根本标准的基础上,探究智慧教育背景下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与未来人才需求的矛盾,将智慧教育融入高校以教促学的教育改革值得高度关注。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应重视多元性,特别是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多元智能的理念,注重教学和学习的创新模式,结合自身学科的专业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改革来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专业领域知识能力、人际关系智能、语言和逻辑智能等多个方面的智能素养,因此,有必要发现和挖掘高校学生的多元的智能素养,并研究其相互间的复杂作用路径,通过分析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从而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最终调动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以教促学相结合的目标。

二、智慧教育助力高校以教促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机制

(一)现有教学困境需要智慧教育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产业和格局的变革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加剧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因此当前教育模式与未来人才需求的矛盾值得高度关注,而现有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学生参与课堂不深入、部分学生敷衍甚至逃避课堂等困境。虽然目前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分析、主题研讨、小组合作、项目探究等)已应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但是在尝试将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面临着诸多困难,最常见的是高校学生并没有自觉地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或创建者,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堂交流从传统的封闭式逐渐转为开放式,但是积极主动交流的氛围并未很好的形成;二是主题研讨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三是部分学生存在只关注正确答案或是遵从教师与课本的学习习惯。以上消极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学生缺乏求知的兴趣或者学习功利性过强等方面的原因,虽然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是如何解决学生消极应对课堂教学、如何协助学生有效回应课堂教学、如何落实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等难点是高校教育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内容。

(二)以教促学需要智慧教育

基于上文的分析,智慧教育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智慧教育的融入也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智慧教学融入以教促学的具体优势。一方面,智慧教育构建了以较促学的新模式,从而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智慧教育为高校老师提供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平台,有利于高校教师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前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高校教师具有较好的自身素养和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高校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其更好地推动学生多元素质培养,做好教学改革的领航员、设计师、教练员等多个角色,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智能素养。因此,智慧教育通过高校教师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和能力。另一方面,智慧教育平台为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借助于网络和智能设备等先进技术,高校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开发自身的智能素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智慧教育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提供了及时交流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开展交互协作,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形成一种无缝式的新型教育空间。这种新型教育空间具有及时、高效、灵活等诸多优势,尤其是在应对疫情期间,这些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2]。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以教促学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智慧教育创新共享教学目标

以教促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动机对于完成学习任务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智慧教育有助于师生更好的交流从而有利于师生共享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高校学生需要明确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且要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课堂教学在学生身心发展之中发挥积极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对于教学目标高度重视且了然于胸是前提,然后结合智慧教育的多种载体以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并通过智慧教育多种平台交流,一方面教师能阐述清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相互交流能使老师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共建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教学意图,从而不仅掌握理论知识的学术意义且能深刻理解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通过智慧教育创新交互式教学方式

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且需要根据学科的差异性、教学目的的差异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而智慧教育提供的多种形式的交互式教学方式能给高校教师更多的选择,且有利于高校教师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和精细操作。交互式教学方式是对传统单向传递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根据教学任务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引入智慧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教师合理组合多种创新教学方式,做到灵活运用和扬长补短,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思考并参与讨论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

参考文献:

[1]贺丹.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思考.人口与健康,2019.

[2]顾建民,沈其娟.以教促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3.

[3]叶天萍,张燕.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创客”校本课程建设.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积极老龄化视阈下江苏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104);常州大学商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以教促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CDSXY201904)

作者简介:陈丽(1986—),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管理;邹鸣(1974—),男,汉族,江苏无锡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智慧产业与卫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教学改革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