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0-10-09周卓琳

科技风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摘 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相互融合的新教学模式,旨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本文以中国建筑史课程为例,分析将课程思政引入《中国建筑史》课堂的意义,提出教学设计具体措施,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结合课程自身的专业特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并将文化的基因根植在学生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课堂思政;教学设计;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持,它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建筑审美,城市建设,艺术创造。而中国古代建筑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哲学的综合体现。

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是世界建筑中非常重要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个分支,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学习中国古建筑是学习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中国建筑史》就是一门将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的课程。

为了响应及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精神,笔者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教育改革手段,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相互融合,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1]

《中国建筑史》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通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以时间轴出发,展开、梳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各个主要建筑类型、建筑构造特点、美学特征、设计手法等。教学目标是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中国建筑美的鉴赏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对于传统建筑及建筑文化的骄傲感。课程的设计是依托“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历史理论课程与建筑设计实训课程相互协调,引导学生在建筑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语汇,锻炼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以古建筑、村落保护为主题的课外主题活动,在进一步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将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他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2]因此在《中国建筑史》的课堂上进行思政改革不仅仅是将思想政治理论带入专业课的课堂,而且还要将思政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从而营造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政教学。

一、将课程思政引入《中国建筑史》课堂的意义

《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建筑的历史课程,它其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在建筑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片段、一个部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课程思政引入《中国建筑史》课程非常意义。这将有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崇高的政治信仰、无私的社会责任,并提高学生缘事析理、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

在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建筑师这一职业,建筑师与匠人之间的分界线并不像西方那么明确,进而中国也没有建筑学这一说法。中国现代的建筑院系的教学模式均来自于以西方。绝大部分学校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源自布扎(Beaux-Arts)的教学体系和包豪斯(Bauhaus)教学模式;部分学校沿用美国德州骑警(Taxes Rangers)教学模式和瑞士苏黎世教学模式(ETH-Zurich)。因此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发展深受西方建筑的影响。而中国传统建筑由于材料等原因,保留下来的遗迹较少,并且中国古代关于建筑的著作也非常稀少,所以相较与西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的学术资料并不丰富,从而导致现在许多的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建筑。而思政的介入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国的传统文化。

美国学者E·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提出,传统是社会的一种文化遗产,是过去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及行为方式所构成的。由于它的存在,使得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存在纽带,保持连续性及同一性。[3]中国的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建筑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延续。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以传统建筑为契机,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

著名学者杨大禹先生在他的著作《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中提出过这样的理论思想:传统民居就像人有遗传基因一样,也拥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基因。这一基因可以是由建筑形式、构件、符号、装饰色彩、材料工艺及建构技术等构成,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4]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产生的传统建筑文化可以表现出这个民族的自信力,也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主要依据。

几十年来,中国建筑设计及教学充斥着“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建筑设计思想及理念,而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建筑文化也表现出了日趋上升的势头,全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也愈发重视。而《中国建筑史》课程就是为学生普及中国建筑文化最理想的平台。将《中国建筑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热爱自己国家的建筑和建筑文化,激发他们的自豪感,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进而继承、弘扬。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得中国的古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的精神

建筑师这一职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特点,也是一份讲求刻苦耐劳和实事求是的职业。《中国建筑史》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要培养学生这样的职业精神。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协同,在课程思政的思想指导下,从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钻研,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将思政融入《中國建筑史》的具体措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了解及重视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基础。中国的传统建筑作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文化的传播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建筑学教育系统长久的“西化”,中国古代建筑资料及宣传的缺失等原因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没能贴近学生,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中扎根。因此急需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建筑史》课程当中。

(一)案例教学,学习前人事迹,引入爱国思政

利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寻找相对应的古代建筑实例。通过对于实例建筑的分析、讲解、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幻灯片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讲述中国古建筑研究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在艰苦环境下一生致力于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上”“课下”的互助式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满足感。鉴于本课程知识结构复杂,理论概念繁多的本质,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分层教学模式,培养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过程至关重要。因此采取课上理论教学,课下实践调研的互助式教学。在“课上”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模式、启发式的教学,避免满堂灌输,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鼓励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不断思考。“课下”结合理论知识布置小组调研任务,譬如调研本地区城市的宗教建筑等课题。促使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的讨论,培养协作互助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通过对地方古建筑的调研深入了解本地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将“课堂思政”的文化教育与课程实践相互融合。

(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2014年10月,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统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将中国建筑史课程与建筑设计实训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语汇和设计美学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并在建筑创作中融会贯通。同时带领学生分析一些优秀的设计实例,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雁西湖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等建筑。

同时利用现代新技术与中国古建筑理论知识结合,运用到社会综合实践中,例如将中国古建筑理论知识与计算BIM、VR技术运用到古建筑保护项目。

三、结语

中国建筑史的教学在课堂思政的引领下将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将更加注重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中华文化的自信。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放眼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中国民族博览,2019(13).

[3]E Shil,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

[4]杨大禹.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南方建筑,2011(6):7.

[5]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56-59+127.

作者简介:周卓琳(1989—),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建筑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