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三重思考
2020-10-09卢黎歌吴凯丽
卢黎歌 吴凯丽
摘要:积极文艺作品通过融合思想认知视域,奠定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逻辑前提;通过引领主导价值认同,构筑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关键一环;通过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导向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实践归宿。使人们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最终汇聚成凝心聚力的巨大政治力量。积极文艺作品要担负起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使命,需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般方法论和文艺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其实践理路,即坚持问题导向以锚定价值坐标、站稳人民立场以筑牢价值根基、锤炼价值内核以提升价值品位。
关键词:积极文艺作品;视域融合;价值体认;思想价值共识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研究”(19JZD045)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9-0082-06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意识形态纷争竞夺激烈胶着,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处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交汇期。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主题,转换新思路和采取新方式,客观要求增强社会韧性以保障社会平稳发展,社会韧性最深层次的支撑源于文化自信,而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然而,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阶层的分化、思想文化的碰撞,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①,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观撕裂、思想多元、社会生存原子化等境况。发挥积极文艺作品的主流价值引领功能,消解错误价值观念、引领落后价值观念、引导非主流价值观念,最终整合汇聚成社会价值共识显得极为重要。
一、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本体维度
文艺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文艺根源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上层建筑领域,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软性的精神文化领域”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软性”并不代表其在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立场原则方面的不坚定,而是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刚硬性“比较而言”,具有创作主题生活化、话语表达通俗化、传播手段感性化和价值呈现潜隐化等倾向和特征。首先,创作主题生活化。生活化并非抛却历史视野、摒弃宏大叙事、放逐理性理想,也并非沉溺现实、矮化崇高,而是将宏大叙事与生活世界维度有机链接,通过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热点话题、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等作为创作题材,以个别表征一般,从而反映趋势和主流,增强文艺的主题亲和力和鲜活性。其次,话语表达通俗化。通俗化并非消解思想性和戏谑权威性,而是将精深的思想以浅显易懂、直抵人心的话语表达出来,增强文艺的思想穿透力和吸引力。再次,传播手段感性化。感性化并非弱化理性思维逻辑和强化浅表思维,而是顺应智能媒体发展趋势对文艺传播手段进行迭代更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移动APP、微媒体、短视频、Vlog、表情包等景观媒体,通过巧妙“借势”视觉化、形象化等传播手段,增强文艺的艺术感染力和体验性。最后,价值呈现潜隐化。潜隐化并不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和缺位,而是一改传统自上而下、直白植入的方式,文艺将主流意识形态潜隐其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流露,增强文艺的价值引领力和黏合性。
文艺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作品的内容是人脑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形式是将头脑中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后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形式,文艺作品是人脑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既可能真实地、积极地反映社会存在,也可能扭曲地、消极地反映社会存在。作为一种文化思想现象,它源于现实,又不等同于现实。它既可能培养高尚的情操,也可能使人意志消沉;既可能塑造健全人格,也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既可能推进社会生态风清气正,也可能诱导社会沉渣泛起。所以,有必要对文艺作品的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趋向进行分类:积极文艺作品和消极文艺作品。
所谓积极文艺作品,是指真实地、积极地反映社会存在,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能够起到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积极文艺作品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导向性(或方向性)等性质。其中,艺术性是积极文艺作品的前提,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特标识,重在陶冶人们的情操。思想性是积极文艺作品的核心,是保证文艺作品绵长生命力的灵魂所在,重在启迪人们的思维。导向性是积极文艺作品的重点,也是其“积极意义”的核心所指,重在对人们进行价值引领。值得注意的是,三者应保持有机统一平衡的状态。即作品应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政治性不可遮蔽艺术性和思想性;作品的思想性不可背离方向性,须知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为方向性服务的;作品的艺术性不可虚无思想性和弱化方向性。质言之,积极文艺作品往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导向正确,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引领人全面发展,牵引人向上向善的作用,对于引领多元价值思潮和形塑全社会价值共识具有重要作用。主旋律文艺、正能量文艺,甚至文艺史上的延安文艺、“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文艺经典,都是积极文艺作品概念基于不同划分维度的不同表达,或者具体形态表达。
积极文艺作品作为一种正向审美意识形态,既具有意识形态的“硬核”,又具有文艺的“软性”表达方式,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恩格斯称赞但丁的《神曲》宣告了“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列宁曾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用非凡的力量表达被现存制度所压迫的广大群众的情绪,描绘他们的境况,表现他们自发的反抗和愤怒的情绪”。列宁还高度赞扬欧仁·鲍迪埃创作的《国际歌》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凭借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俄苏文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思潮、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艺运动,都是苏联革命文艺在中国文坛上产生的回声。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呼唤革命的暴风骤雨,有意识地引导读者了解革命、参与革命, 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成为从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的‘解放區文艺到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文艺一脉相承的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③。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与感召凝聚功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早期共产党人在当时纷繁众多的主义思潮中注意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开始“将文学与革命相关联,视文学为改造社会的利器”④。随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的深入,党对文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到文艺可作为一种工具为阶级斗争服务。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开始将文艺正式纳入宣传工作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通过建立“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消灭敌人、打击敌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积极文艺作品,教育、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创业史》《红旗谱》等一大批作品,调动翻身主人参加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对文艺政策适时作出重大调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纵观党的文艺理论发展脉络可知,我国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时期起到一定的政治动员和价值引领功能,文艺始终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息息相关。既要反对将文艺绝对政治化的倾向,也要谨防矫枉过正割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即文艺工作者聚焦一定的时代主题和社会关切,借助通俗、生动、形象、活泼的话语,运用感性化传播方式将主导意识形态扩展下沉到社会大众层面,通过价值主体的沟通对话,寻求“相通的价值诉求”和“一元价值精神”,进而对社会主导价值产生情感上的信服与意志上的坚守,积淀为一种正向的“集体无意识”,凝聚起广泛的社会价值共识,最终引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逻辑进程
積极文艺作品往往内含着创作者积极的价值取向,当这种价值取向被社会多数人所接受时就成为 一种价值共识,从而整合利益诉求,筑实思想基础,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首先需搭建起作品与大众沟通理解的桥梁,促使双方视域融合,进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价值体认自觉树立起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价值追求,并在积极文艺作品的教化引导下夯实思想政治根基,使人们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最终汇聚成凝心聚力的巨大政治力量。
(一)奠定逻辑前提:融合思想认知视域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重要理论支撑,其认为理解过程是读者视域与文本所提供的视域处于一个相互交融结合的动态过程,并且理解的双方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分析视角。然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审视这一理论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强调以文本和理论为中心展开阐释、理解和应用,忽视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因而,应对其进行批判性借鉴,求取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的融合。即从现实的人出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既强调文本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同时关照人的主体性,通过关联与对话实现双方在“现实”意义上的视域融合,为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奠定逻辑和实践前提。
其一,积极文艺作品通过与人们生活世界相关联,实现视域交叠。积极文艺作品的影响对象是“人”。人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并随着实践变迁而变迁。积极文艺作品只有与人们的生活世界相关联,实现二者视域的关联或交叠,方能架起二者沟通理解的桥梁。因而,文艺工作者在其“前见”、“视域”上来理解与诠释价值取向时,要有将其融入到人们的文化心态、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的自觉,一方面通过解释性关联激发主流意识形态的直观感召力,另一方面通过批判性关联澄明主流意识形态的间接解释力,从而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如随着网络“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情感和信念优先于真相和逻辑,谣言、误传、阴谋论、带节奏、病毒营销等充斥视觉空间,导致真相被遮蔽、曲解和掩盖,一定程度上分化与损伤了社会价值共识。文艺须承担起意识形态博弈与辩护功能,以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创作源泉,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驳斥“后真相”的虚伪性、片面性和主观性,引领人们澄清价值判断并作出正确价值选择,为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奠定思想前提。
其二,积极文艺作品与人们建立对话关系,实现视域融合。伽达默尔主张对文本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读者和文本间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理解过程就是双方在保留原有视域基础上进行互动与交融,以期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新视域。同理,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也是试图通过对话,调动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使主导意识形态去“悬浮化”和人的思想意识的“拔高”和“上浮”,二者经由交互式对话走向融合,从而在某一个界面上凝聚起不同群体、不同价值诉求的人们的沟通理解和价值共识,达成互相“理解”,使文艺作品的意义域得以澄明和重现,实现二者精神的会通。例如,面对重大疫情,文艺创作者通过绘画、歌曲、小品、电视剧等多种形式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党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等主流意识形态作了生动注解,同时在关键时刻起到正向舆论引导作用,使人们切身感受到制度的伟力,思想意识得以提高和升华,自觉凝聚起携手抗“疫”的广泛共识。
(二)构筑关键一环:引领主导价值认同
当前中国正经历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社会内部诸结构之间的价值冲突、激荡与重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价值认知迷茫、情感淡漠、选择迷失等困境,价值认同呈现出“离心化”和“松散化”迹象,削弱了社会有机体的凝聚力。引领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关键一环。价值认同是价值主、客体通过双向交流互动机制达成共识的一种实践活动。
其一,积极文艺作品以主导意识形态询唤大众。“询唤”即“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认识的物质仪式的实践”⑤,旨在建构起意识形态与主体的关系。即通过意识形态的询唤,被询唤者确立了“我”的主体性意识,同时接受意识形态对“我”的定位,搭建起意识形态与“我”的桥梁,为“我”接受和认可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积极文艺作品通过多种文艺形式,揭露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陷阱和现实危害,辩证吸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合理成分,完善主导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论证主导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和优越性,并将主导意识形态内嵌其中,对大众进行询唤,激发其归属感、参与感、荣誉感等,进而通过构建“想象关系”,将大众询唤为与主导价值取向相契合的价值主体,最终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
其二,积极文艺作品缝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的距离。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由于理论范式的抽象性和话语表达的凝练性较强,在与大众生活世界和大众文化对接时容易造成视觉上的“强占”误解和事实上的意义稀释甚至消解。要想引领大众认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需通过一种“软性”介质进行转译,使大众在情感体验中“接受意识形态效果却感觉不到这个符码的作用”⑥,积极文艺作品即可充当这样一种“粘合剂”缝合大众与社会主导价值的裂隙。第一,缝合情感距离。积极文艺作品通过扎根生活世界,凸显人文价值关怀,探寻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心理的共情点和共鸣点,引发人们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互动,增强大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为缝合社会主导价值与大众的距离奠定情感基础。第二,缝合话语距离。“听得懂”“听得进”是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关键,这就需要积极文艺作品对接人们的生活世界,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和宣传载体。
(三)导向实践归宿:夯实思想政治根基
凝聚思想共识、强化政治认同是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旨归。积极文艺作品不仅单向度“输出”主导价值引领大众,也重在通过正面宣传、情感渲染、思想熏陶、艺术审美等表现优势引发人们的思想交流、互动、争鸣进而达成共識。
其一,积极文艺作品通过彰显制度优势凝聚思想共识。只有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切实的治理效能,进而物化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之维,扭住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价值底色,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才有利于凝聚起广泛的思想共识。改革开放催生出多元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和复杂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变革,为不同阶级阶层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并进行良性互动提供可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利于强化政治认同。积极文艺作品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表达方式,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摹写,而是基于客观现实在观念层面的创造性建构,通过古今、中外、前后比较视阈和理性审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绩效优势和理念优势,奏响主旋律最强音,形成正能量合唱团。
其二,积极文艺作品通过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我国经济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一定程度的利益分化造成价值诉求多样化的局面。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寻找价值之间的“重叠共识”,推动价值再构,消解多元价值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形成“普遍性价值理念”,可集约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和实践力量。“搞好文艺创作和批评,文学家、艺术家和批评家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昭示更美好前景,为民族描绘更光明未来”⑦,以此来激发政治认同感和汇聚实践合力。积极文艺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擘画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前景,讲好中国攻坚克难奋斗不止的故事,激发起人民积极的政治心理体验,树立起正面的政治认知,形成积极靠拢、主动亲和的政治情感,实现坚定的政治认同,最终汇聚成巨大的实践合力。
三、积极文艺作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实践理路
积极文艺作品要担负起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使命,需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般方法论和文艺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以锚定价值坐标、站稳人民立场以筑牢价值根基、锤炼价值内核以提升价值品位。
(一)坚持问题导向,以锚定价值坐标
积极文艺作品作为一种正向的审美意识形态,意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辩护、实践导向、价值引领和情怀培育功能。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好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空场域,科学研判并精准聚焦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锚定作品的价值坐标,以廓清人们的思想和理论迷雾。
其一,增强本土文论创新,助益重大问题阐释。当前我国文艺市场“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尴尬境地,呼唤文艺创作的新自觉。这种新自觉并非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从“有”到“优”的蜕变。核心要义在于创新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以本土理论阐释本土实践中凸显的重大问题,从而“明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强化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体认”⑧。新时代为积极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时空场域和素材源泉。然而当前文艺市场不容乐观。一方面,冷战以来西方话语强势传播并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话语建构,本土话语体系处于弱势,存在套用西方概念、理论和话语体系解释中国实践发展的尴尬境况。用西方理论裁剪中国审美的“违和”现象难以引起精神共鸣,更遑论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矛盾和问题,西方运用固有意识形态偏见和冲突分析框架模式大肆曲解、抹黑,使我们深受负面舆情言论之害。积极文艺作品要进一步增强植根实践的自觉,对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和话语凝练,创作出更多能够在文艺市场中广泛流通的“知识硬通货”⑨ 和艺术硬通货;构建起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用中国特色文艺理论指导文艺创作,用中国特色文艺话语体系解释中国道路、精神和制度;强化本土社会变革经验的理论阐释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吸引力和自信力,释放积极文艺作品的影响力。
其二,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助益重大问题解决。问题既是时代呼声的集中体现,也是文艺创作应该紧扣的脉搏。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主导意识形态客观上存在理论供应相对滞后、解释乏力和话语权疲软等现象,应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升理论整合能力,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有力回应社会重大关切。“重大社会关切”即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公众意志的集中体现。要引导公众意志形成集体理性,需瞄准公众意志与国家意志的连结点,通过价值引领实现公众意志与国家意志的交汇。积极文艺作品通过瞄准社会重大关切,紧扣时代最紧迫的问题,以富有解释力的彻底理论掌握群众,以富有亲和力的艺术表现打动观众,反映人民心声,促使公众意志汇入国家意志洪流,使人民与时代发展同鸣共振,激发起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站稳人民立场,以筑牢价值根基
价值共识形成的前提是具备共同的价值利益诉求。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赢得人们内在思想认同,前提是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站稳人民立场,探寻并满足大众的利益需求点,拓展人民共同利益。
其一,通过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聚合共同价值体认。毛泽东指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性产品,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对象化表达。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侧”变化,供给更加多元积极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长足发展,社会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更多关注精神领域成为可能。加之东西方文化交流、民主参政意识和审美情趣等的提高,“需求侧”由“基本生存”转向“自由发展”,积极文艺作品应更多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要,还要根据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供给更高品质的积极文艺作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质”而不仅限于“量”,文化消费呈现升级趋势,对文艺作品的诉求超越了娱乐消遣和单纯感官享受的低端域,指向精神慰藉、价值引领、自我提升、教化风气等更深层次和更多向度的高端域。通过供给“好”“精”“美”的积极文艺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其二,通过接洽人民话语表达方式,破除价值话语藩篱。价值具有实践性,不同的价值主体由于实践基础的相异造成话语圈层化现象。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需借助一种较为通约的话语进行价值传导。话语作为意识形态的交流载体,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只有当其表达方式贴合接收对象的思维习惯和现实需求时,才可有效传播。面对新的时代主题,文艺工作者应贴近人们生活世界,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显现的新思想、新内容、新理论、新困惑和人们道德、情感、价值的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转化为富含群体意识和价值追求的议题。从而将艰涩的思想和理论,合理转译为人们可触可感可知可及的内容,延长话语解释链条,引发精神共鸣。随着社会转型和新媒体的广泛普及,民间舆论场的扩大化正影响和改变着当今舆论格局。新思潮、新词汇、新表述层出不穷,远非传统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所能阐释回应。文艺工作者应注重把脉受众的体验和感受展开叙事,实现话语方式的结构性改善,运用接地气、有温度的生活话语、大众话语,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增强主导价值的话语亲和力。要转换话语阐释思维,从宣传思维转向故事思维。不同于传统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外在植入性,积极文艺作品具有直观、生动的表现优势,可通过讲述故事、展现情节、流露情感的方式抓人眼球,春风化雨。
(三)锤炼价值内核,以提升价值品位
价值内核是积极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凝集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需着力提升自身价值品位,通过“批驳错的”“统合低的”来锤炼价值的引领作用。坚持批判为要,与错误思潮“势不两立”,彰显价值真理性;坚持建设为本,保持核心价值的“高势位”,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其一,驳斥错误社会思潮,彰显价值真理性。唯有以文艺作品的价值真理性驳斥错误思潮的虚伪性,方能扫除藏身于文艺领域的思想障碍,提升积极文艺作品的价值品位。近年来,受社会转型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文化领域出现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或改变叙事方式迎合大众猎奇心理,或更新产品包装增强迷惑性,或巧构思维陷阱增强隐蔽性,或“巧妙嫁接”日常生活世界进行传播渗透扩大影响,或借重要时间节点和热点话题制造噱头,一旦“合体”发酵,负面影响将成指数级增长,严重冲击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面对干扰人们价值判断和消解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现象和思潮,积极文艺作品应在价值观上“突出重围”,驳斥错误文艺思潮背后的资本逻辑、错误世界观和错误价值立场,揭露其虚伪性和错误性,澄清大众的疑惑,保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文艺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引领与推动作用。
其二,保持核心价值的“高势位”,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减少价值冲突,是形成社会价值共识的坚强基石。核心价值的认同效力源于“其内蕴的知识、价值、規律和表现美等品质的含量高”⑩。积极文艺作品要发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之功效,需锤炼作品的价值内核,保持核心价值的“高势位”建设和培育,进而统摄、辐射、引领、凝聚多元社会思潮。积极文艺作品通过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课题,体现时代精神,增强价值牵引力;通过吸纳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精华,提升价值涵容度;通过自我更新反省、动态整合理论体系以保持价值先进性。藉此,积极文艺作品以富有牵引力、涵容度、先进性的核心价值对多元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引导人们于价值对话、沟通、交流中向核心价值聚拢、靠齐,进而凝聚起社会价值共识。
注释:
① 袁银传、郭亚斐:《试论当代中国价值共识的凝聚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7期。
② 樊亚平、丁丽琼:《“软性”新闻中的意识形态建构——基于日本产经新闻网莫言获诺奖报道的话语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③ 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110页。
④ 周建华:《党的早期文艺制度的生成及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8期。
⑤ 张一兵:《身体化隐性构序的治安逻辑——朗西埃生命政治哲学解读》,《哲学研究》2012年第12期。
⑥ 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修订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560页。
⑦ 董学文:《在攀登文艺高峰征途上高擎理想信念旗帜》,《红旗文稿》2017年第2期。
⑧ 李迎霞、卢黎歌:《议题设置引导网络意识形态:价值、遵循、理路》,《理论探索》2019年第6期。
⑨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自觉与新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5年第1期。
⑩ 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2期。
作者简介:卢黎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049;吴凯丽,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49。
(责任编辑 刘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