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2020-10-09吴静
吴静
[摘 要]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痰标本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071份痰标本运用WHO-NET5.4软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02株:真菌91株(15.11%)、G-菌385株(63.85%)、G+菌126株(20.93%)。结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常见,此外真菌也有较高的感染率。
[关键词] 老年患者;痰标本;耐药性
[作者简介] 吴 静(197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122-02 [收稿日期] 2020-05-13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且症状不典型、病情严重;尤其肺部感染,可引发多脏器衰竭和DIC。老年患者由于反复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往往多重耐药;加之代谢功能降低,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做到合理利用抗生素。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福建省老年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60—89岁,平均73.6±4.7岁)痰标本1071份。经涂片每低倍镜下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为合格痰标本。
2.方法。(1)病原菌分離、鉴定。菌株的分离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鉴定到种。(2)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和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鉴定仪,结果参照美国CLSI2012年标准判定。(3)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5.4微生物实验室数据处理软件。
二、结果
1.临床标本病原菌分离情况。1071份送检标本经低倍镜镜检合格的有893份,不合格者退回重送。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检出率依次为:共检出病原菌602株(56.21%):其中G-菌385株(63.85%)、G+菌126株(20.93%)、真菌91株(15.11%)。部分患者痰中检出了两种及以上病原菌。见表1。
引起感染的G-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G+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等。
2.主要G-菌耐药情况。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妥布霉素耐药率<2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0%。见表2。
3.主要G+菌耐药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呋喃妥因耐药率<1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30%;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对阿奇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仅对莫西沙星较敏感。见表3。
三、讨论
呼吸道感染往往以病毒居多,但本研究中细菌检出率较高(56.21%),原因在于老年人普遍免疫力较低,且常伴有基础性疾病,肺部易发生感染;送检者又常有肺部感染指征,导致高检出率。真菌检出率为15.11%,与老年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种类多,易导致呼吸道菌群失调,增加真菌的感染机会[1]有关。
检出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与大多数报道相符[2-3]。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该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4])外,其他G-菌均对亚胺培南有高敏感性。此次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检自住院病人,且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研究中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效。除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他G-菌对加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也有较高的敏感性。
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测定的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面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与其为人体正常菌群,且老年人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造成体内细菌广泛耐药有关。
随着个体化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病人血药浓度监测及以MIC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5],如何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是今后研究的方向,细菌的耐药情况研究可为临床更精细的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瞿良,姜昌丽,成富,等.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分离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162.
[2]李江萍,廖国林.2013-2016年武汉市普仁医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2):342—345.
[3]刘光兰,杨怀.中医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531-533.
[4]张秀红,宋惠珠,先龙.65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5):2815-2816.
[5]崔泽林,肖迨,婷婷,等.血流感染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17,1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