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0-10-09高姣姣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高姣姣

摘 要:该文从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提高园林树木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为高校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172-02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Course——Tak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of Lv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AO Jiaojiao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Luliang University, Luliang 033000, China)

Abstract: Some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about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latform,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methods of course assessment, etc.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and for cultivating of local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Applied talen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Landscape dendrology; Teaching reform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應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1]。吕梁学院园林专业成立于2016年,2017年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指出应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园林树木学作为园林专业核心模块“园林植物与生态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其内容涉及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及植物养护管理等方面。而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内容冗杂,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树木种类难以理解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本研究针对当前吕梁学院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提高园林树木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借鉴,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园林专业人才。

1 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和雨课堂教学平台

园林树木学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树木种类繁多,因而必须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树种的树形、叶、花、果、枝、干等特征及其在园林中应用的电子照片,而且相对应的树木标本可以更直观地加深学生对各种树木形态识别要点的掌握。电子照片(图片库)的构建,可以使学生由课堂的客体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收集、构建和识记园林树木的名称、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积极性[2]。

据统计,目前在吕梁学院校园中,园林树木种类多达5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约10种,被子植物约40种。针对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教学素材匮乏(尤其是树木标本较少)的问题,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积极性以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3],同时充分利用吕梁学院校园中丰富的园林树木种类,笔者于2018年和2019年,通过将园林专业16级和17级学生以5~6人分为1个小组和成立园林植物观察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详细观察和记录校园园林树木树形、叶、花、果、枝干等观赏特性,对校园园林树种拍摄电子照片和进行标本压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此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在自己家乡(全国各地)对公园、景点或道路中各种园林用途树种进行调查和拍照记录,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园林树木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丰富课堂内容和增加课堂容量[4];除了多媒体教学外,我们采用了云课堂平台——“雨课堂”进行班级创建、学生管理、教学课件共享及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更新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6],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实现“知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启发式[7]、案例式和讨论式[8]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方面,将教学模块中的一个小单元内容让学生通过独立备课、授课等环节,实现角色互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将学生以3~5人分为1小组,布置相关主题调研任务,如北方观花灌木应用、吕梁生态园、莲花池公园树种调查等,引导学生查阅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寻找答案,通过PPT课件的形式进行汇报,而后教师、同学对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性学习。通过“互换参与式”和“互动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的探索,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合作、演讲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园林树木学属于“识别是基础,应用是目的”的课程类型,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9]。除理论讲授外,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最佳途径,除校园植物以外,吕梁学院新建了园林花木实验室和植物标本室,吕梁市新建了如意湖公园、知春湖公园等,为园林树木学实践提供更多的素材。今后可充分利用好实验实训环节和实习环节,除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园林树木的应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终极目标。

3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公平评价学生

考核作为检查教学的一种尺度,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根据园林树木学课程的特点及吕梁学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园林树木学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别为40学时和16学时,因此,本课程使用理论课试卷考试结合实训课综合考核。通过选择笔试考核占50%,实践考核占40%(包括树木识别与鉴定、树木标本采集与制作、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实训态度等方面),平时考核占10%(包括出勤率、上课纪律、平时作业)等多种考核形式,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4 结语

吕梁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學生自身参与、收集园林树木电子照片和压制标本,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校园林树木压制标本、吕梁学院部分园林树木和杭州植物园树形、各种器官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图片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印刷成《园林树木识别及应用》彩色图册;同时,学生利用假期,完成了全国各地各种园林用途园林树木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丰富了电子教学资源和素材。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与雨课堂教学平台,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程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卓丽环,陈龙清.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赵大球,陶俊.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图片库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195-196.

[3]田学辉.基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82-83.

[4]赵大球,孟家松.多媒体教学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379-380,383.

[5]余红兵,黄琛,周小梅,等.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04):73-75.

[6]徐天明.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06):136-137.

[7]蒋亚华,谢如伟.高校园林园艺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园林,2011(8):50-51.

[8]付晓云,周广柱,李智辉,等.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585-587.

[9]田治,杨艳.“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3):43-45.

[10]卢鳗,李志涛.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04):74-7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