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匠运斤 薪火相传——“海上天工”海派非遗主题联展圆满举行

2020-10-09砂纸圆活

至爱 2020年9期
关键词:古船天工船模

文|砂纸 图|圆活

01 “海上天工”展览现场一景

02 海派微型中国古船模创作艺术家陈昌华作品

03—04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黄根宝作品

大匠运斤,薪火相传。2020年7月10日到28日,宝库文化携手海派非遗传承人,甄选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海上天工”海派非遗主题联展。

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石雕”传承人陶昌鹏被誉为“中国石壶第一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从事石砚雕刻创作的陶昌鹏首创石雕壶艺术,引发了一场“茶具革命”,石壶的出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要素。与瓷、陶、紫砂壶相比,石壶艺术更为精妙,因其自然花纹与丰富的石色,为石壶雕刻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除了极具观赏价值外,石壶石料中含有多种人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而他的磐石茶具也被人称赞为“矿泉壶具”,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黑科技”茶器,正是海派文化兼容并收的体现。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黄根宝打造的微缩小提琴曾以1.98厘米的超小尺寸连续打破世界纪录,他的迷你小提琴不仅100%还原了原物品外貌,还兼具演奏功能。在做微雕之前,黄根宝原是一名音乐家,因为酷爱收集乐器,又苦于家里可用于收藏的空间不足,在寻找解决办法时,他突发奇想:要是能够把乐器全部缩小收集起来,不就不会占用那么多的空间了吗?本来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乐器收藏梦,没承想在微缩手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海派微型中国古船模创作艺术家陈昌华擅长微型中国古船模制作,他的作品多为风帆古船,包括大福船、沙船等船型,把船模做小做精、做旧如旧,注重在细节处还原历史沧桑感。

海派瓶装船模创作艺术家王双淮在从事古船模制作之前曾是一名海军,制作瓶装模型首先要制作木料,随后用特制的长镊子在瓶中组装起来、光是靠想象就能体会到,在瓶子里组装榫卯,打绳结有多难。微型瓶装船模制作工艺繁复,特别需要耐心和细致。

手绘彩蛋代表性传承人英自海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蛋雕作品。鸡蛋的厚度仅为0.3毫米左右,在其表面雕刻相当有难度,需要利用鸡蛋上那一层薄薄的色素层在其表面做影刻。这种源于6世纪的复活节彩蛋艺术,是近年来逐渐兴盛起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利用切割、镶嵌、雕刻、彩绘、装饰等技术,让蛋雕展示出更绚烂的一面。

“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传承了海派剪纸艺术风格,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李守白用剪纸的形式去讲述老上海的故事,他的作品《上海人家》,乍一看会以为是一幅油画,其实是一件采用套色的剪纸作品。

本次“海上天工”的展陈设计也是别出心裁,首尾两端柔软的旗袍和刚硬的石雕互相过渡,材质从硬到软,再由软及硬,展现了不同工艺之间的碰撞交融,现场还有石库门同款“宝库里”,一秒穿越回老上海。以慧眼,以愉心,让中国人更了解上海,让我们一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沪”人。

猜你喜欢

古船天工船模
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研究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古船和木墩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四大古船复原“大帆船时代”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2016 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 部分获奖作品选登②
船模静水横摇试验的不确定度分析
巧用俏色做文章 浑然成趣巧天工
西洋船模王——童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