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研究

2020-10-09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白马族群藏族

董 旭

1 前言

近年来白马文化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各类研究成果快速成长。一时间“白马热”成为了国内民俗研究中的强劲旋风,各地(特别是四川、甘肃两省)对于白马文化的抢救、发掘与保护也得到了稳步推进。然而目前国内对白马文化的研究集中于艺术、民间文学、旅游开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对于民俗体育这一独特文化符号的探索则十分匮乏。同时学界对于白马文化特征的分析,多是基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从体育领域出发,对白马文化的寻根溯源尚属空白。因此深入两省三地(四川平武、九寨沟,甘肃文县)白马藏区,开展对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已成为完善白马藏族“文化拼图”的重要一环。

2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白马藏族是一支世代聚居于川、甘两省交界,人口总量不到两万的特殊族群。多年来封闭的自然环境与相对集中的居住条件,为其民俗文化的长久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原始的传承方式(如没有文字记录,各种民俗靠口述或父子相传)及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对于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则十分不利。通过调查发现,相比与周边其他族群(如北川地区的羌族、甘孜地区的康巴藏族),其民俗体育活动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由表1可知,川西北地区的白马藏族与同区域的羌族和康巴藏族相比,其民俗体育活动的现状存在着种类少、规模与影响力小,开展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自然与人口条件的限制。白马藏族聚居于川西北与陇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区内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平地非常有限,这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与保存十分不利。同时相比于羌族与康巴藏族,白马藏族人口十分稀少且各乡、寨的距离较远,难以组织的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或赛事。这些先天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与发展。

表1 川西北地区白马藏族与周边族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现状对比

图一 解放前四川平武地区白马藏族马具图

其次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状况的改善,白马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以川西北地区(四川平武)的白马藏族为例,该族群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游牧为主要的生存方式。其民俗文化中也存在着哆药伍(赛马)、捞拉锣(骑马抢夺麻布圈)等,与放牧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活动。然而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白马地区不再以牛羊、马匹为主要的生产资料,这些体育活动也随之逐渐消亡。目前只有当地部分老人还对这些体育活动存在记忆,而开展这类活动所用的马鞍、马铃、马铁等器具早已陈旧不堪。(见图一)

再次外来体育活动的影响。在平武白马藏区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当地已因地制宜建成部分小型体育设施(如小型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当地人平时多以篮球、乒乓球及慢跑等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丰富业余生活。而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如打臭(近似于藏族乌朵)、社鲁特(拉杆)等已在日常生活中消失。

最后文化保护策略的失误。多年来当地为保护其民俗文化,对于白马藏族的民间文学与美术、舞蹈及音乐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投入,并利用其成果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与资源。但对于白马藏族民俗体育的研究投入则十分稀少,从而造成了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出现了保存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及外来体育活动的影响等因素,使得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相对落后。与周边其他族群(如羌族、康巴藏族等)相比,其民俗体育活动的种类少,影响力小、开展不足,这些问题制约了白马文化传承的持续性与全面性。

3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

比对发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与周边族群(羌族、康巴藏族)有着较高的相似性。而三地之间白马藏族,同类的民俗体育活动其活动要素(如名称、器材与规则等)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特征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表2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特征表

在数次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共发掘、整理各类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十余种。为此研究以○代表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与周边族群同类体育活动的相似度,相似越高则颜色越深,直至完全相同。以△代表三地之间白马藏族同种民俗体育活动的差异度,颜色越浅表示两者的差异越大,乃至该项活动为这一地区的白马藏族所特有。

3.1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相似性特征分析

通过列表(见表2)发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深受周边文化特别是藏文化的影响。以三地流行的 “阿哇”和“扯包拉沙”为例,虽然各地对其命名有所不同,但活动所用器材、场地标准与规则设置与藏族传统的体育活动“荡秋千”与“押加”完全相同。其他的民俗体育活动如卡则(摔跤)、哆拉克(抱石头)都与藏文化中的同类体育活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现象表明藏文化对于白马藏族的影响十分巨大。而这种相似性也随着白马藏族聚集地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距。以四川九寨沟的白马藏族为例,该地距离传统藏区较近,受藏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厚,其民俗体育活动的相似性更高。如当地流行的体育活动呷热(赛牦牛)与康巴藏族的赛牦牛极为相似,但在平武与陇南地区的白马藏族则无此类的体育活动。表明此项活动是由传统藏区传入当地,而非白马藏族自身演化形成。

同时三地共有的体育活动—哆拉克(抱石头)的不同,更能体现出藏文化对不同地域白马藏族影响力的差异。虽然活动的规则与组织形式(参与者单手抱起并掷出几十斤到上百斤不等的石块)三地基本相同,但平武和陇南地区的白马藏族是在石头上涂上传统的白色颜料,而九寨沟地区则多以藏族崇尚的黑色颜料为主,部分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老人甚至直接将活动所用的石块称为“格萨尔王石”,这一现象表明白马文化起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3.2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差异性特征分析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与周边地区虽有一定相似性,但其部分体育活动中依旧保留着自身特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与其他族群之间的差异。白马藏族虽与其他族群长期杂居,其民俗受到周边文化(特别是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其部分体育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特色。如甘肃陇南白马藏族,其聚居地距离传统藏区较远,民俗体育活动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同四川地区的白马藏族相比,当地民俗体育活动的相似度较低,且拥有打鸡毛、白沟地及射草人等特色体育活动,文化习俗也保留着自身特色。

(2)不同区域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差异。目前白马藏族聚居区分散在四川九寨沟、平武与甘肃陇南地区,三地之间交通不便、距离较远,因此各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四川平武与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藏族由于地处高寒草原地带,其民俗体育活动(如呷热、哆药伍)多有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而陇南地区的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如打鸡毛、射草靶)则存在着狩猎生活的痕迹。同时由于各区域之间的阻隔,部分同类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在形式与内容上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民俗体育活动“打臭”(陇南称之为臭搂沙),平武与陇南地区活动形式是靠一根带拐弯的木棍将当地树木上的寄生包(当地成为“牛”)击入一个土坑(当地成为“锣锅”即牛圈的意思)。而九寨沟地区的“打臭”则是用麻绳圈或牦牛线绳,高速旋转石子以击打树上的“牛”,相同的活动名称但组织形式与道具则完全不同。

3.3 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特征形成的原因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着相似性与差异性两个显著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1)藏文化的强大且不同的影响力与辐射能力。白马藏族作为定居于川西高原边缘的特殊族群,自古以来其民俗深受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因此白马文化在艺术、文学、宗教等领域,都与藏文化有高度的相似与重合。而民俗体育活动作为白马藏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难免受到了藏文化的影响。同时这种文化的辐射能力,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距。调查中发现,四川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藏族由于距离传统藏区较近,受藏文化的影响较深,其民俗体育活动的相似度则较高。相反甘肃陇南地区白马藏族由于距离较远,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其部分民俗体育活动依旧保持了自身特色。

图二 陇南白马藏族曾使用的伐木与狩猎工具(钉牛:拖拽木材、火枪:狩猎)

(2)各地民俗体育活动起源性的不同。民俗起源于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是某个地区或民族中的大众所创造、共享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也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需要。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白马藏族,其民俗体育活动的起源有着较大差异。其中四川九寨沟、平武地区的白马藏族,世居于川西草原地区,多有游牧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而甘肃陇南地区的白马藏族伐木和狩猎曾是其主要的生活来源(见图二),因此其民俗体育活动中森林生存技巧与狩猎技术成为了重要内容。(如拉妙坎、射草靶)这种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迥异,使得各地白马藏族的民俗体育活动出现了起源性的不同,故而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3)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产生的演变。白马文化的传承有着先天的劣势,即人口较少、分布较分散且无文字记录支撑。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与口口相传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人为的失误与修改。随着这种变化的日积月累,各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也难免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时近年来由于白马文化研究热潮的降临,各地学者纷纷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学者们由于角度与思路的不同,产生了对白马文化的不同解读,这些观点上的差异也会对事物的本来面貌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特征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其中内因在于白马文化传承的先天劣势与各地迥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外因在于藏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及学者们对于其文化价值的不同解读所造成。这些特征对于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与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马藏族逐渐形成了独特、浓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相较于其他领域,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有着种类较少、影响力弱,开展不足的现状。同时其民俗体育活动与其他族群的相似度较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这些问题的严重影响了白马文化保存的完整性与多元性,因此为保护白马藏族日益衰减的民俗体育活动,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1.统筹规划加强对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发掘与保护。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保存有着先天的劣势。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当地老人的凋零,其民俗体育活动失传的风险日益提高。同时目前学界对于白马文化研究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各种资料呈现出较大差异甚至矛盾的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可邀请白马文化专家,统筹开展对三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搜集与整理。通过学者们的集思广益,逐步统一认识,还原部分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本来面貌,为更好的保护白马文化做出贡献。

2.因地制宜开展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种类少、规模小,影响力较差是当下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推广。因此加强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已刻不容缓,所以当地应因地制宜合理开展各类民俗体育活动。如四川地区的白马藏族可利用丰富的草场,恢复其游牧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如哆药伍、呷热和捞啦锣)而甘肃地区的白马藏族可开展山地旅游活动,向社会推广其独特的山地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的推广,逐步扩大白马文化的影响力。

3.强化白马藏族与周边地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由于藏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与辐射力,白马藏族与周边其他族群在文化上有着较高相似性与共通性,这一特征为其与周边地区之间建立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为此白马藏族可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凝聚力量共同实现民俗体育活动的持续更新与传承。

体育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意志的体现,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也是对白马文化精髓的表现。希望在未来的岁月,各地能够加强对白马藏族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与传承,帮助白马藏族这一古老族群在本世纪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白马族群藏族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The Light Inside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演变》《藏族少女》
一匹白马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素衣白马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