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一肩挑”干部体系建设
2020-09-30陈凌波
陈凌波
(作者单位: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
全面推行嘎查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从体制上加强了党的领导与嘎查村牧民群众自治的有机结合,促进协调运转、节约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对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行“一肩挑”极易产生党政职责不清等问题,可能对基层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健全完善“一肩挑”干部体系建设。
做到思想与实践并举。“一肩挑”干部的思想意识、政治历练和适应岗位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筑得强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够不够。要加强“一肩挑”干部的学习教育,以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要准确把握“一肩挑”干部所任职的地区特点等因素,通过部门包联带动、赴外交流学习以及“线上+线下”培训学习等途径,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要结合牧民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鼓励支持“一肩挑”干部奋发有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做到德行与才能并举。“一肩挑”干部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充分代表着民意,人选的酝酿、推荐要在源头上严把控、慎研判。要做到提前谋划,深入开展前期调研摸底,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换届政策,提早把相关人选放在合适岗位上锻炼,为换届做好准备;要注重“一肩挑”干部质量,重点从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增强基层干部实力和活力;要把“一肩挑”干部的考察评价贯穿选举前后,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检验衡量干部能力、品行与职务权力的匹配度,形成能上能下、淘汰落后的运行机制。
做到精细和规范并举。“一肩挑”干部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模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完善“三务”民主议事程序,切实保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一肩挑”干部要善于捕捉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探索便民利民服务、人居环境治理等群众自治模式,为农牧业生产、牧民群众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做到赋能与减负并举。坚持重心下沉,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让“一肩挑”干部鼓足劲、甩开膀开展工作。要探索建立包括“一肩挑”干部在内的基层干部职业体系,推行等级序列和绩效薪酬制度,保障基层干部待遇;要推动实施基层赋能增效行动,切实把“一肩挑”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便民利民服务、破解民生难题上,不断增强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