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利胆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的疗效观察
2020-09-30樊世龙
樊世龙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玉树815099)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青藏高原地区常见疾病,由于高原地区居民的高脂饮食习惯、体型肥胖、身处高寒缺氧环境等因素,因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胀闷或疼痛等症状[1]。目前临床外科治疗主要采用腹腔镜技术,微创手术虽创口小但仍属于有创性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2]。疏肝利胆汤具有清热凉血、疏肝利胆之功效,是中医治疗各类胆囊、胆管疾病的常用药,伴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取得较好临床疗效[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疏肝利胆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110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30 例;年龄 26~70 岁,平均年龄(45.76±5.81)岁。对照组男 24 例,女 31 例;年龄 26~72 岁,平均年龄(45.82±5.9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西医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 版)》诊断标准[4];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5],辨证为肝胆气郁证型:主症,右胁胀痛,遇怒加重;次症,胸闷不舒,纳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滑;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既往存在胆系手术史者;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存在胆管癌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采用传统的3 孔法放置套管和器械,暴露胆囊三角,解剖游离出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钳夹切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除胆囊,查无胆漏及出血;缝合切口,术毕。
1.3.1 对照组 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册证号H20171042)1 g 溶于1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2 次/d;注射用加替沙星(国药准字H20052138)200 mg 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2 mg/ml 溶液,静脉滴注,2 次/d。治疗2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利胆汤,药方组成:金钱草60 g,郁金、鸡内金、延胡索、赤芍、丹参、茯苓、生姜各15 g,半夏、黄芩、广木香各10 g,枳壳、陈皮、柴胡各 12 g,水煎服,1 剂 /d,分早晚2 次服用。治疗2 周。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常州必达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92221063,型号:BeamCyte-1014)检测 CD3+、CD4+、CD8+水平,并计算 CD4+/CD8+。(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 5 ml,3 500 r/min 离心 10 min,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TNF-α,试剂盒购自湖南德荣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2 周后,两组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组别nCD3+(%)CD4+(%)CD8+(%) CD4+/CD8+治疗前 观察组对照组55 55 t P治疗后 观察组对照组55 55 t P 58.55±3.47 58.23±3.40 0.174 0.862 68.25±3.65*61.37±3.59*7.648 0.000 29.56±3.28 29.17±3.46 0.039 0.969 35.82±4.05*31.79±4.10*5.273 0.000 25.43±2.92 25.39±2.87 0.073 0.942 20.28±2.81*24.39±2.26*8.453 0.000 1.16±0.15 1.14±0.16 0.338 0.736 1.76±0.42*1.26±0.40*4.22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2 周后,两组 IL-6、TNF-α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IL-6 TNF-α治疗前 观察组对照组55 55 t P治疗后 观察组对照组55 55 t P 160.15±13.50 150.57±13.34 0.227 0.821 40.25±7.59*46.80±8.25*4.333 0.000 66.41±5.28 66.47±5.20 0.060 0.952 30.03±4.05*43.81±4.52*16.839 0.000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胆囊内或胆表颈部被结石阻塞,导致胆汁潴留于胆囊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6]。手术治疗虽可有效改善病情,但术后恢复过程较慢,加之玉树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患者身处高寒缺氧环境,导致机体内血液呈高黏状态,人体内有效氧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氧饱和度下降,心、肺、大脑等重要脏器组织长期受到高原缺氧环境的影响,组织有效氧灌注量及摄取量均降低。单一腹腔镜手术治疗易导致机体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从而造成组织及细胞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身体机能恢复[7]。因此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寻求有效的术后快速恢复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学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归于“胁痛”等范畴,病机在肝胆功能失调、肝气郁结、胆汁潴留、日久成石,治疗应以祛湿排石、疏肝利胆为主[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周后,两组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IL-6、TNF-α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利于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原因在于疏肝利胆汤药方组成中,金钱草、黄芩性微寒,味咸,可清利湿热;郁金性寒,味苦,可利胆退黄、行气化瘀;鸡内金、茯苓性平,味甘,可消食健胃、利水渗湿;延胡索、半夏性温,味辛,可活血利气、降逆止呕;丹参、赤芍、柴胡性微寒,味苦,可祛瘀止痛、和表解里、疏肝解郁;枳壳、陈皮性温,味苦,可行滞消胀、理气健脾;生姜性微温,味辛,可解表散寒;广木香性温,味辛,可清热凉血、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消积排石、清热利尿之功效[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钱草、广木香可抑制结石形成,具有排石、抗炎等作用;郁金、赤芍、丹参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鸡内金具有通淋化石、健脾消食等作用,能够促进结石排出;茯苓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力,达到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柴胡能够降低TNF-α 水平,发挥解热、抗炎作用。因此,疏肝利胆汤能够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0]。
综上所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利于降低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改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