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身的丰厚储备铺垫起学生的生命高度

2020-09-29张宣良

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语文基础教育教育

张宣良

【关键词】基础教育;“大语文”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绝大多数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践行上,热衷于对热点问题和热门教学方法的探究学习,却对教育教学的本质性的使命与任务有些淡漠。殊不知,《课程标准》的整体教学培养目标是直指学生的终身成长的,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则是伴随学生终身成长的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教师只是关注了热点与热门,无异于“临渊羡鱼”。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更有成效?笔者试就自己近年来的探索和学习、听课与思考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第一,正确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确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的出发点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如,提出“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全球性文化视野,使学生将来适应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以谋求最大限度的成长发展所必需的素养。

第二,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设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学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丰富积累,增强实践,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如果把提升语文素养的“大语文”比作一架飞机,那么,课堂教学就如同机身,而课外的语文学习则如同飞机的两翼。学生课外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是随机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不关注学生课外的语文学习,但能够规划的只能是课堂的语文教学,而且也只能通过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课外所学。

1.设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在读写听说活动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即要让学生养成留意一切语言活动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运用中创造,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2.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积累。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相当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好,求知欲、自控能力更强,更具可塑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流而互相影响、补充、促进,从而能够更深刻、更确切地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本的精妙,自然增进积累。立足课堂,立足文本,让学生“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

3.创设精美和谐的语文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以深厚渊博的知识积累有效引领,开启学生思路,升华学生的认识和体会,让学生学得愉悦、有收获。唯有提高自身的素养,建立起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才能上出受学生欢迎的课。

第三,面对全球化浪潮的侵袭,教师应凭借自身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和对教材文本的独立解构,引领学生明确“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和理念,“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同时也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好语文的巨大潜力。每个人都有学习语言的潜力。我们初到人世时并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不到一岁就会叫“爸”“妈”;很快地,会说“谢谢”“再见”“你好”,能表达愿望,“我要”“不”……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成长的过程,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就是学生成长的標志。随着阅历的丰富,能更加以有意识地学习,我们的语文能力及各方面素养都有了更大的提高。所以,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把语文学得更好。

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的威力。小而言之,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往,须臾离不开说和写;大而言之,语言是世界事务、社会生活中最便捷有力的公器:国际常常组织通过“会谈”“谈判”化解矛盾,政治家的沟通承诺能避免冲突与更大的灾难的发生,国家、集团与地区“签订公约”来约束彼此行为……“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兵”,也不足以概括语言的威力和作用。

3.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体会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亲近文美意丰、耐人寻味的经典作品,感受语文的魅力,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增加学生的生活乐趣和力量。品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与温暖,感受都德《最后一课》中对母语的热爱……

于漪先生说:“如果把基础教育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语文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卓有成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引导学生更细致地体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这也是借助文本中透射出的一双双慧眼重新看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田上播撒、催发智慧种子的过程。

让为人梯的教师,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深度和文化视野的宽度努力拓展、挖掘文本的深度和宽度,积极引领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铺垫起理想的生命高度。

猜你喜欢

大语文基础教育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